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氛围。所有的细节都是通过采访这些元帅的亲人和子女得出的。 由于大家都知道,元帅的子女通常是在父辈的光辉下成长的,因此人们往往会对他们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些人认为他们的成功,都是依靠父辈的帮助。在一次与陈毅的次子陈丹淮的谈话中,肖伟俐就无意间提到了这个话题。 这位元帅的后代没有任何回避,甚至主动提到:你升职了,别人很容易说,你看,这不就是因为你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所以才得到了提升。
不过,陈丹淮对于职务进步是否源于家庭背景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家庭背景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因为党内矛盾重重,领导和父亲如果有分歧,反而可能会成为负面因素。 尽管如此,他对外界的质疑并不感到不满,他认为这是必然的现象。 他非常坦然地说:既然你出生在这个家庭,你就必须承担这些言论,但你们怎么说都可以,我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责任就行。你们说我没有能力,也不一定就是事实,我的能力会在我的工作中得到体现。 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陈丹淮思维清晰、逻辑严谨。尽管他在1992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拥有许多荣誉,但他一直过得非常低调,人们也常常称他为帅门才子。 这种谦逊的品格,与他家族的家风密不可分。陈毅元帅,作为解放军四大根基之一——华东野战军的创始人,对他的人生和品格的塑造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早年间,由于军务繁忙,陈毅很少有机会照顾到家庭。 例如,陈毅曾与家人长时间未见面,十多年里他们更多经历的是生离死别。建国后,陈毅被调到上海主持政务,这才有机会在1950年将家人接到上海。 按理说,陈毅此时应该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但现实却是,陈毅将家人接到上海后,并没有多少时间陪伴他们。 当时的上海社会混乱,工作压力巨大,国民党特务活动不断,陈毅的父母也不能随便出门,这让陈毅的父亲颇有怨言…… 因此,陈毅对待自己儿子的时间也少之又少。虽然他始终关心孩子们,但因事务繁忙,他实在无法像一般父亲那样时刻陪伴。 然而,尽管陪伴较少,陈毅对儿子的教育却从未放松。事实上,陈毅对孩子们的教育与一般家长截然不同,他并没有像传统父母那样从小就严格管教,而是给予了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充分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1958年,陈丹淮正在读初三,这时候,他曾一度迷上了郭化若的《新编今译孙子兵法》。这本书讨论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与《孙子兵法》之间的关系。 陈毅偶然看到儿子在看这本书,心中非常激动,但他并没有在儿子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见解,而是询问儿子: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陈丹淮虽然没有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但他仍然表示出了兴趣。 陈毅听后沉思片刻,然后建议道:你在读的时候要注意,毛主席的军事思想,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死搬硬套的。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陈毅的教育方法,他没有直接告诉儿子如何理解书中的内容,而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不要拘泥于教条,理解毛泽东的思想要有自己的看法。 仅仅几句话,陈毅便通过自身经历总结出教条主义的教训,并向儿子传达了毛泽东哲学的精髓。不久后,陈毅又郑重地拿出一套《毛泽东选集》,并告诫儿子:好好读这本书。 陈丹淮后来回忆道:我真正接触到毛泽东思想,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它为我奠定了政治基础,之后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在这本书的指引下进行。 1961年,陈丹淮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陈毅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还特地为儿子写了一首诗。诗中提到许多内容,其中有一句特别值得一提: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 这首诗既是对儿子的教诲,也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当然,陈毅对待其他儿子的教育也同样严格。 1963年,陈毅的另一个儿子陈昊苏加入了党组织,陈毅为此十分激动,百忙中抽空与儿子进行了四次长谈。在这些谈话中,他没有直接教儿子如何为人民服务,也没有唠叨该如何做一个好党员。他做的,是与儿子一起回顾自己的往事…… 陈毅讲述了自己家庭的变迁,从一个破产的地主家庭,逐渐形成反抗的意识,后来通过洋学堂学到了西方的理念,激发了自己强国的梦想。 在西方,他体验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但深入贫民窟后,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黑暗面和工人的悲惨生活,于是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回国后,陈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经历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挫折,最终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通过这些个人经历,陈毅通过言传身教,向儿子讲解了革命的艰辛和党员的责任。他还特别给三儿子陈小鲁讲解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陈毅没有直接夸赞毛主席的诗有多好,而是通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句,讲述了毛主席关于人民的重要哲理——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力量。 陈毅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要记住,长大后要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这种方式,陈毅的孩子们很早就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找到了人生中的指导原则。 因此,虽然陈毅的孩子们并非个个成才,但每一个都具备了良好的修养,他们勤奋朴实、信念坚定。尤其是陈丹淮,后来成为了少将,也是陈毅元帅后人中唯一的一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