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大开杀戒,最终选择了落草为寇。进入梁山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和坚定的胆识,武松得到了宋江的高度赏识。他在征战辽国、田虎、王庆以及方腊等人时,立下了赫赫战功。 《水浒传》的结尾,武松在与方腊的战斗中被包道乙用飞刀砍断了手臂。此后,武松不再愿意跟随宋江,他没有跟随宋江入朝做官,而是在杭州的六和寺度过了自己的晚年,享年80岁。 回顾武松在《水浒传》中的表现,他无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儿。尽管如此,细心阅读原著的读者会发现,武松每次与人打斗之前,总是会以某种方式调戏对方的妻子,这一点引人深思。
一、顶天立地的武松 虽然《水浒传》中的梁山有108位好汉,但真正能称得上好汉的,只有武松和鲁智深等寥寥数人。大多数梁山好汉不过是些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的恶徒,而武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他有着除恶扬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高尚品行,面对美色的诱惑,他依然保持了非凡的毅力。 记得当时,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了猛虎,在阳谷县偶遇了自己的哥哥武大郎。此时,武大郎已与潘金莲成婚,并且在阳谷县拥有了一栋房产。武大郎邀请武松入住,却不料潘金莲对武松进行了诱惑。 原著中写道:那妇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武松愤怒地夺过酒,泼在地上,严厉地说: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并推了一把潘金莲,让她摔倒。武松接着说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 武松这番话表明了他的立场,他是一个坚守原则、顶天立地的汉子,绝不会做出伤风败俗的事。然而,问题在于,每次打架之前,武松似乎都会调戏一下对方的妻子。那么,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二、调戏对手的妻子 武松曾因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刺配到孟州。在路过十字坡时,陪同的两个公差看到了孙二娘的美貌,便带着武松进入了酒店。武松早已注意到,孙二娘虽然美丽动人,但她的眼神中透着凶光,这个酒店看起来十有八九是个黑店。然而,这两个公差却决定在这里停留。 原著写道,武松问道: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孙二娘答道: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武松进一步说道: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这句话,显然是故意的。武松这样调侃孙二娘,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一个按理来说应该安分守己的汉子,为什么会主动挑逗孙二娘呢?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醉打蒋门神的时候,武松同样有调戏蒋门神妻子的举动。当时,武松假装喝醉,戏弄酒保,之后便开始对蒋门神的妻子进行调戏。施耐庵在原著中写道,武松对酒保说:过卖,你叫柜上那妇人下来相伴我吃酒。酒保阻止他说:休胡说!这是主人家娘子。武松则回道:便是主人家娘子待怎地?相伴我吃酒也不打紧! 看起来,武松明明是一个铁血汉子,面对潘金莲这样的美人也能坚定自守,但为什么在面对孙二娘和蒋门神的妻子时,却会做出如此截然不同的举动呢? 三、鲁智深给出关键线索 其实,施耐庵通过鲁智深的行为,给出了答案。鲁智深和武松一样,都是梁山上的英雄人物。曾经,鲁智深在担任渭州经略府提辖时,因为替金翠莲出头,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在与镇关西动手之前,鲁智深并没有像武松那样先调戏镇关西的妻子,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激怒了镇关西。原著中写道,鲁智深来到镇关西的肉摊前,让镇关西亲自切了十斤精肉。接着,他又要求镇关西切十斤肥肉,再切十斤寸金软骨。镇关西忙活了好一阵,终于忍不住说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智深听后,毫不客气地把两包肉扔向镇关西,激怒了对方。镇关西气得无法抑制,愤怒中抢起了刀来。 通过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看出,鲁智深有意激怒镇关西,故意让他失去理智,最终使得镇关西在与他对决时方寸大乱,招架不住。而武松的做法与鲁智深类似,他在与孙二娘和蒋门神妻子的互动中,故意采取了激怒法,通过挑衅和戏弄,让对方失去冷静,从而为接下来的决斗铺平道路。 这个策略正是武松能够在对决中总是胜利的关键所在。与蒋门神相比,虽然他武艺高强,但因为缺乏情绪控制,最终只能沦为二流人物。而武松则凭借自己冷静的应对,成为了顶尖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