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义的民团钞票
迪丽瓦拉
2025-11-22 20:31:46
0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的赤色统治,以钟子衡为首的当地民团组织:“瑞金善后维持会”和“瑞金匪灾善后委员会”的名义也发行过可在全县流通的钞票。

它是瑞金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且是在红白对抗的特定环境下由民团发行的钞票,具有其别样意义,是瑞金本地货币发行史上不可忽略或遗漏之金融大事。

今年9月22日,受江西大藏家徐安民先生之邀,到南昌阅其宝贝,畅谈收藏之事,获益良多。其中,他拿出几张“瑞金善后维持会”和“瑞金匪灾善后委员会”(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二会”)发行的钞票给笔者欣赏。惊叹之余,自觉太孤陋寡闻,虽为土生土长的瑞金人,也从未听过和见过此东西。离开时,他随赠笔者一本2014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其个人专著《江西民间钞票》,书中列入了上述钞票。因书中对其介绍简洁,他嘱笔者看能否更深入地挖掘它发行的前因后果,并赠两种壹圆实钞各一。令笔者非常感动!

闲暇时,阅其书,观其票,颇费周章地查阅相关资料。期间,因机缘借得一本老同事黄维魁珍藏的1941年民国版《瑞金县志稿》,并到赣州市图书馆阅读到《中央苏区革命史调查资料汇编》,再结合1993年版《瑞金县志》和相关族谱及个人撰写的相关文章。它们之间相互印证,去伪存真后,才基本搞明白“二会”发行钞票的来龙去脉。

一、徐安民先生专著中所列7张“二会”钞票:

(一)“瑞金善后维持会”发行的毫洋壹圆、伍角、贰角和大洋伍角、贰角五种面额的钞票:

图1:毫洋壹圆正面

图2:毫洋壹圆背面,印章上面毛笔填写“日”和“1209”,为票号编码。民间习惯根据时竟,用一组有一定寓意的词组来作各类票据的冠字,再加阿拉伯数字作编码,以便统计发行数量和起一定的防伪作用。

图3:毫洋伍角

图4:毫洋贰角

图5:大洋伍角

图6:大洋贰角

上面红色和黑色的两种钞票,图案简洁一致,木刻油印。票幅均约7.8×11.8cm左右。左铭“毫洋”或“大洋”二字,右落币值。币值底加盖钟子衡、杨家泽个人印章(见图3)。所谓“毫洋”,是指银毫。当地人又叫“毫子”;“大洋”指银元,亦称“光洋”。当年有1角,2角中山毫、袁头毫两种随同各种银元在本地市面上流通

图案中间上方为一卷轴,上书:“瑞金善后维持会”,下写“准完粮纳税”,中间花团环绕一楼房,系当年的县府门楼。最下端则落:“限二十年阳历二月底兑现”,即1931年2月。

对应它的时代,则是朱毛领导的红四军辗转于赣南与闽西之间,还未定都于瑞金之时。

自1927年8月25日,贺龙、叶挺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路过瑞金,搅动民众革命思想开始,特别是1929年至1931年上半年间,当地老百姓称其为“又红又白”时期。即一会儿红军或暴动队占领,一会儿国民党兵或民团武装占领。不管谁占领,都要向民众筹粮筹款,有时一天几拨人马。“有时白天白,晚上红,有时上午白下午红”。那时是普通民众最苦时期。

(二)“瑞金匪灾善后委员会”发行的毫洋壹圆和毫洋伍角两种面额的钞票:

图7:毫洋壹圆

图8:毫洋伍角

图9:图7局部放大图

上面红色和墨绿色的两种钞票,图案风格、印制版式大体与瑞金善后维持会一致。票幅均大小也基本一致。左铭:“全县以三成租谷作抵”,右落款直接加印上负责人钟子衡等5人名,比前5张多了3个人名。再看冠名之卷轴,系一只蝙蝠状动物左右各插一把红婴枪,双翅展开一卷轴,上书:“瑞金匪灾善后委员会”。蝙蝠在南方常被赋予吉祥的象征意义,其形象常与“福气”有关。

更有点意思的是,中间图案粗略看为一花团,中间一把枪上斜挂着一面旗帜插入于高山上。但细致观察,它却是个“双重意象”或叫“多重视觉图”:几个猪头马脸似的人物,在不同的角度或线条的组合下,又能看出不同的似人非人的其它形象。显然这是在妖魔化对手。用这种带点幽默感的艺术图画印刷在发行的钞票上,是一大创举。恐怕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

落底为:古历本年九月底兑现。没表年份,但与上面五张钞票联系起来看,显然两种版面的钞票均出自同一类人和同一时间段。究竟谁为先后,稍后我们再来分析与推断。

但无论谁先后发行,这些钞票均是向民众作筹款筹粮之用。所谓“准完粮纳税”,指持票人到期可不兑换成“洋毫”或“大洋”这类硬通货,而直接抵应上缴的公粮和应纳其它之税赋。而“全县以三成租谷作抵”,则是向持钞者表明发行钞票的本钱与按期兑现保障。敢承诺兑付期,一是说明有底气,也自信;二是表明诚信,便于筹资。足见这一组织的号召力强大到足以影响或替代民国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1926年11月,民国瑞金县政府成立)

上述“二会”印发的钞票,除号头人物钟子衡和2号人物杨家泽外,余3人在搁笔时未寻到其痕迹。

二、头号人物钟子衡其人其事

钟、刘、杨为瑞金三大姓。钟姓排前,有十几个分支,史上其族人最多,九堡更盛。据口述资料,当年九堡土豪劣绅和有钱人也最多。

1993年版《瑞金县志》“武装力量”一节中,有这样一段叙述:“靖卫团属豪绅地主武装组织,始建于民国19年3月。是时,九堡钟子衡倾产筹建“靖卫团”。自封总团总,与红军和地方革命力量相对抗。同年9月,民国县政府利用钟子衡之“靖卫团”改组为“县民众自卫团”,设总团部于城中,实行委员制,以钟子衡为总团总。总团部内设军事、财务、文书、粮食4股,各村设分团,村里壮丁皆为分团团员。城区商界组织商团,隶属于总团部。至民国20年9月初6日被红军消灭。”

1940年版《瑞金县志稿》“金融概况”一节中,有一句简洁而重要的话:“民国19年(红军)进占县境时,民众自卫团守城抗战,曾一度发行钞票,以资周转。”

上述二志说明:一、钟子衡系瑞金九堡人,“靖卫团”和“县民众自卫团”首领均是他。二、民国19年,即1930年,他领头发行过钞票。三、与红军对抗,于1931年农历9月初6(公历1931年10月16日)被红军消灭。如果真是此日,离公历11月7日在叶坪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仅差22天。

为何钟子衡有组织印发钞票的能力与权限呢?

《瑞金县志稿》把此背景叙述得更清楚:“民国193月,......红军周昌云部由梅坑夜袭县西东坑,......县党部及各机关人员,在壬田市组织靖卫队,因众寡悬殊,退往沿冈市山地,县党部执行委员钟闻奇被执死之,新任县长彭为贤离职他往。全县遂陷于无政府状态。

地方行政,自彭县长出走后,即归停顿。民众自卫团总团部成立后,始有负维持地方秩序之责者。

总团部于指挥作战外,清查中共分子亦其努力。红军巨头黄公略所派之侦探队亦被破获。民国1910月黄公略派侦探队队长刘秉钧,率队员32人,携带伪造各县护照,化装入境,皆被捕就戮。

913公历11月3日),自卫团克复城垣。

可见,自1930年9月开始,地方行政实际上是依赖于钟子衡改组后的“县民众自卫团”来维持了。等于县域行政实行了“军管”。期间得到国民党军队的武器支持,逐渐演变成国民党一支重要地方武装。是时各乡均成立了维持会。为取得经费,故开始以“瑞金善后维持会”名义发行钞票,承诺于次年公历2月底前兑现。

又因1931年2月与3月间,钟子衡在与红35军和红12军的几经争夺,最终于3月26日(农历2月初8)败出持续占领了半年左右的县城,退至九堡。从此,再未踏进县城。

故可以推断,钟子衡等没有料到,据城半年左右战事会如此之紧,农民暴动和红军战力如此之强,使其没有能力来及时兑现1931年2月底前应兑付此前发行的钞票。于是再于1931年1、2月间,为扩大影响力和抵抗力,团结其他姓氏,另行组织“瑞金匪灾善后委员会”,并以其名发行钞票,限于当年农历9月底兑现。是时正是秋收季节,也便于承诺兑现。这样做除可解决第一次发行的钞票到期后难以兑现的问题外,第二次发行钞票的名义还更具蛊惑力和号召力。从“瑞金善后维持会”印发的钞票上只2人印章,而“瑞金匪灾善后委员会”印发的钞票上增至5个负责人来分析,也是如此。

至于钟子衡如何与地方农民暴动队和红军抗衡,《瑞金县志稿》第七章“中共据境纪实”中,用了大量篇幅对其叙事,颂其功德,褒其义举。除因立场原因而使用褒贬词不一外,其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与所对抗的红军部队番号和暴动队伍多寡,均与《中央苏区革命史调查资料汇编》中上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组织采访这一时期当事人的口述资料记载的情况基本一致。其叙述的:九堡牛婆寨战役(1930年农历3月),城垣之克复与民众自卫团之组织(1930年农历9月),10月初9日城郊战(1930年),破罗汉岩(1930年农历11月),正月初9日城郊战(1931年),城垣再陷与中共内讧(1931年农历2-3月)等章节把敌对双方攻守细节叙述得让你如临现场。

“死守新陂”最后一段,讲述钟子衡率自卫团于1931年农历9月初2至初6,历时5天,在当年渡头乡第3保新陂(今冈面乡)与红军独立3师进行决战时,“县总团总钟子衡于退出新陂时阵亡。......民众自卫团自城垣退守新陂之一路,至此全部罹难。”《瑞金县历年剿匪阵亡官兵暨殉难义民荣哀录》所列2000余人,将其列为榜首。

红军独立3师由原红35军改编,军长邓毅刚(湖南汝城人,闽西红军重要创始人),时任独立3师师长,在围剿钟子衡的自卫团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因伤势过重而牺牲,时年28岁

1930年8月间,钟子衡与会昌欧阳江民团等人组成了五区联防(瑞金、兴国、宁都、于都、会昌),共同对抗当地农民暴动队、游击队和红军正规部队。自1930年3月至其死亡一年半左右,他不仅与原红军35军和改编后的独立3师对决过,还前后分别与红军高级知名将领陈毅领导的红22军、左权领导的新红12军、彭德怀领导的红3军团和罗炳辉领导的红12军等几番交手。虽以弱抗强多吃败仗,也足见其骁勇和善战。

于此也可知,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夜,拿下瑞金,稳住瑞金经历过一段反复争夺,敌我双方和老百姓均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异常艰难时期。如将其故事编写成影视作品,也是非常精彩和富有教育意义的。

还让笔者费了一番功夫的是,上世纪50年代当事人的口述资料所讲上述事件的主要角色,并非二部地方志所说的钟子衡,而是一个名叫钟运标的九堡人。其身份也是“靖卫团”和“民众自卫团”主要头人。后经多方证实,此二名系同一人,生于1867,晚清秀才,胆略过人,族中威望高。“子衡”不是其常用名,除官方外,少为民间所知。

钟子衡死亡时间又出现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官方编纂的二志说法时间上一致,《瑞金县志稿》说其于民国20年9月初6日在“退出新陂时阵亡”。《瑞金县志》说其于“民国20年9月初6日被红军消灭”。即公历1931年10月16日应该是编纂者借用了前者这一说法。第二种是《中央苏区革命史调查资料汇编》记载死于1931年2月,说罗炳辉率12军来瑞“把欧阳江赶回会昌去了,任新捉到钟运标杀了,并把头带回县。”第三种是民国民教馆长黄嘉焕个人回忆文章中说其被歼日为1930农历8月13日,即公历10月4日。与第一种说法相差12天。

根据1930至1931年时间轴上发生的事件来推断,《瑞金县志稿》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可信度更高。且该书编纂于1940年,成书于1941年,离这段历史最接近。后二种说法,均为个人记忆,时间易错,但被杀方式“把头带回县城”,用于“示众”的做法,则可能让人印象深刻,也符合当年民众情绪价值的表达方式。

三、2号人物杨家泽其人其事

过去的瑞金有“杨半县、刘半街”一说,意思为县城及周边多为杨姓和刘姓。杨姓又因其迁徙来源不一,所居方位不同,故又分东南西北杨。四支中尤以西杨一族人丁最旺,势力最强。清未明初年间,九堡钟姓与西杨氏因在县城争执地盘,发生过一场震惊全县波及几大乡镇的大规模械斗事件。这场械斗,造成双方各死亡3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经济损失更不用说

2号人物杨家泽(1866-1942),号南鸥,江湖人称南鸥相公,就是西杨氏人。出身名门,晚清秀才“1919年起任商会会长,瑞金西杨族长;1923年任江西省第一届议员,县财务委员;1930年任瑞金剿匪民众自卫团副团长(分管筹集军费)等职务”由此可知,印发钞票,筹集军费一事由其主管。

其族人撰其事迹主要有三:一是热心教育事业,为瑞金西杨族捐资办学;二是为孙中山第一次北伐军许宗智部于1922年6月从吉安回师韶关至翁源一带与陈炯明的叛军激战数日,后因弹尽援绝而率余部一万余人退入瑞金休整时,身为商会会长他,受县府委派召集商人磋商,顺利地筹集了军费、军粮等物资供应北伐军,确保了地方安宁和商户财产保全,此后当选为江西省议会议员兼督修省志委员等官位;三是1934年10月红军北上后,他反对国民党军和还乡团在瑞金清乡剿共中的极端行为,曾利用职权和各种关系,解救了不少群众和担保相识的在押“政治嫌犯”。

嗟夫,文章千古事,成败一念间。二位晚清大秀才,算得人中翘楚,族中人凤。如当年能立民族根本之大义,顺应历史大潮,去2000多年姓氏与宗族封建思想之小义,不为国民党所用,必将成另一番人生之风景,造福于瑞金,名传于后世。惜哉!

四、此钞票的发现过程、大致数量与收藏及文化价值

徐安民先生在其书中介绍说这批实物是1997年春节后,在赣南一农户拆除老屋时发现的,数量有数百枚之多。由于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不是原主人遗漏于老屋,这些钞票早已灰飞烟灭于尘世。更何况它的发行与流通期只有半年左右,发行量本就不大,存世量更是稀少。因此,它的现世,变得弥足珍贵。

2013年江南初春拍卖会上拍卖了五张此种钞票,起拍价500元,结果含佣金成交价为2875元。平均每张价格为575元,在当年就已超过了很多民国政府发行的稀缺钞票价。因为,收藏界有人把它定义为军用钞票,也不无道理。

图10:2013年江南初春拍卖会上拍卖的5张钞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安民先生只收藏到这7种币值钞票,当年究竟发行了多少种币值呢?一位网名叫“泉痴”的藏友来信说全套共9种(枚),除本文展示的7种外,还有“瑞金善后维持会”大洋壹圆券和“瑞金匪灾善后委员会”毫洋贰角券各一种。可惜未见实物照。

撇开立场观点和意识形态,就历史现象和历史产物而言,它是瑞金货币发行史上的重要金融大事,应当详载地方史志。其实物也是重要文物,反映了特定年代的文化现象,有助于后人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与理解,应加以保护。

瑞金金融史上除这次发行的钞票具有别样意义外,18年后又发生过一起“粪泼当年大银行”,瑞金“本票”一度替代法币的有趣事件。下篇文章再聊,谢谢阅读!

注释:

①⑦《瑞金县志稿,编纂于1940年,成书于1941年,2016年5月瑞金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重印,p103,p122。

②⑤《中央苏区革命史调查资料汇编》卷一江西人民出版社,吴永明主编,2023年3月第一版。p329、p204。

⑥《瑞金县志》中央文献出版社,瑞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3年8月第一版。p606,p47,p312。

《苏区人物志》《中央党史出版社》2009月第一版。p58。

《瑞邑西杨氏》杨衍峰,2007,p20

《西杨氏族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命运与清朝的衰败紧密相关。尽管他身处一个腐败的体制中,但他在许多方面...
原创 历... 提到谥号为炀的皇帝,大家通常想到的是隋炀帝杨广。然而,实际上,陈后主陈叔宝的谥号也是炀。那么,炀究竟...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
原创 八...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解放军军官在前往法国参加航空展的途中,决定放弃回国,选择滞留海外。这位军官名叫...
原创 古... 在谈到中国古代历史时,万户侯这一荣誉往往频繁出现,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被封为万户侯的人物。例如,西汉...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召... 中新网重庆11月22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22日在重庆启幕。 围绕“信...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