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送的数十车好肉,霍去病宁愿放臭都不吃,却让7万胡人丧命
迪丽瓦拉
2024-11-04 08:41:49
0

原标题:汉武帝送的数十车好肉,霍去病宁愿放臭都不吃,却让7万胡人丧命

汉武帝手下最为出色的将领霍去病,一直都是武将的典范,十几岁便在战场厮杀,封狼居胥,获封冠军侯,是多少人望尘莫及的高度。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便是粮草,汉武帝为了支持霍去病出征,专门为他准备了数十车好肉,可霍去病宁愿给放臭了都不带着吃,这又到底是什么呢?

匈奴进犯,汉军出征

汉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百姓们的温饱都是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当然是不希望发生任何战争,能够让内部百姓休养生息,先解决粮食温饱问题。

中原地区的土地是最适宜粮食种植的,所以只要能够维持住政局的稳定,不打仗,不遇上罕见的天灾人祸,农业稳步发展,耕种面积扩大是必然。

但北方的匈奴们却并没有这么好的土地,他们生活的地方土地贫瘠,环境又寒冷。再加上匈奴这个民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出身,不擅长耕种。

为了抢夺粮食土地,那时候的匈奴频频进犯汉朝的北部地区,由于北方地理环境的原因,匈奴攻击有高山做掩体,高山之下便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土地。

再加上匈奴人骁勇善战,在汉朝建立初期,北方百姓频频受扰,而汉朝的铁骑又难以与匈奴对抗,所以只能通过和亲的方式来维持北方的安定。

但是匈奴并没有那么容易满足,即便是有了公主前往和亲,北方仍然并不安定。

这种局势直到汉武帝登基才有所改变。汉武帝登基之后,汉朝的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草也逐渐充足,大汉已经有能力与匈奴一战。

汉武帝又是个不愿压抑不肯服输的性子,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匈奴频频进犯而无动于衷,既然匈奴还不满足,想要跟中原对抗,那他们就跟匈奴打到底。

有了决心还远远不够,需要有一个敢跟匈奴硬碰硬的武将带领,卫子夫为大汉皇后,在后宫之中的表现暂且不论,她的弟弟卫青,可是实打实的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

有了卫青领兵,大汉终于能跟匈奴一较高下,而不是继续靠着和亲等举动粉饰太平。但除了卫青之外,更年轻的将领的出现,且大放异彩,让汉武帝是真的笑得合不拢嘴。

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年纪轻轻勇猛无比,十七岁就上了战场,且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他的舅舅卫青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霍去病之前,即便是在这个年纪进了军营,也是从底层的士兵开始做起,而霍去病仿佛生来就是为战场而生的。

在战场上不仅勇猛,且头脑清晰,善用兵法,年纪轻轻就立下了赫赫功绩,让汉武帝对他赞不绝口,接连发下赏赐。

汉武帝作为帝王,对于霍去病到底为何如此宠爱,霍去病又在前线立下了怎样的战功,让他时至今日仍然为人所称道呢?

封狼居胥,英勇无比

霍去病的出身其实并不高,在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之前,他们一家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人家,生活清贫,母亲也不过是一名女奴,他自幼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当时还不是将军的卫青是霍去病实打实的舅舅。

后来卫子夫被立为皇后之后,在汉武帝的有意扶持之下,卫家地位水涨船高,连带着霍去病的身份也不同以往。

在霍去病展现出超出常人的领兵打仗的能力之后,他的舅舅卫青,以及汉武帝,都愿意倾尽心力去培养他。

穷人乍富很多人都会习惯过上奢靡的生活,但霍去病却不是贪恋钱财欲望的人,他忧国忧民,也清楚边关局势,知道匈奴频繁进犯大汉疆土,十分担忧边关百姓的生活。

霍去病更是直接当着卫子夫的面说过,“将来希望能跟随军队出征匈奴,为大汉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有了卫子夫这样一层关系,汉武帝自然召了霍去病进攻,发现他确实在兵法谋略上颇有心得,颇具才华之后,更是毫不吝啬,专门留他在自己身边。

即便是这样,霍去病也从未更改自己的习惯,依旧练习着自己的骑射武功,时常拿着兵法研读,汉武帝见他这样,自然更是欢喜不已。

等到十八岁时,霍去病对随军出征的想法再也遏制不住,他主动向汉武帝请缨,跟随自己的舅舅,前往边关应对匈奴攻势。

当时,汉武帝虽然十分欣赏霍去病的才能,但他那时毕竟还是个少年,担心他进了军队不能适应。但最后还是封了霍去病为校尉,派他跟卫青一起出征,也算是跟自己的小舅子一起有个照应。

作为舅舅,卫青对霍去病的本事十分熟悉,也知道霍去病定然是不甘心只跟在自己身后的,他也愿意给霍去病历练的机会。

真到了战场上,霍去病激动不已,以前自己一腔热血,无以报国,只能纸上谈兵,如今到了边关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虽然对霍去病的本事有几分了解,但霍去病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让他大吃一惊。谁都没有想到,霍去病能带领仅仅八百人的骑兵,自作主张避开匈奴主力,从侧翼直冲匈奴大营,趁着敌军守备空虚将这场敌众我寡的仗给打赢了,俘虏了上千的匈奴。

消息传回京城,汉武帝万分惊喜,当即封了霍去病冠军侯,自此霍去病的名声,在整个大汉传开了。

这位年纪轻轻的将领,成为大汉百姓心中的战神。汉武帝高兴极了,自己当真是没有看错霍去病,他果真是一位能实现他心中抱负的好将领。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锐气势不可挡,汉武帝当然要好好嘉奖一番,除了封号钱财这些身外之物,寒武奇也清楚霍去病在前线打仗最稀缺的是什么,生怕霍去病饿着,所以为他备好了数十车好肉,专门送给了他。

可这些来自圣上的赏赐,霍去病却一口没动,让人琢磨不透,难道这御赐的肉藏了什么深意吗?

宁可腐败,维持军心

行军打仗的途中最忌讳的就是粮草不足,为了前线战士们能吃饱,汉武帝也是耗费了心血的,甭管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在前线如何指挥,他必然能将补给运到,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打仗。

为了额外嘉奖霍去病,补给之中,汉武帝还专门送来了数十车新鲜肉类,希望霍去病在前线也不受委屈,吃好穿好。

当时的储备条件不比现在,肉这种东西更是稀罕物,很多平民百姓家中根本吃不起肉,汉武帝能将这么多的肉类运到前线赏给霍去病,可见他对霍去病的器重。

接受赏赐的时候,霍去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恭恭敬敬地领了汉武帝的赏赐,可这些专门赏给他的新鲜肉类,霍去病拿到之后却是动都没动。

这些数量不少的肉类就那么堆放在那里,路过的士兵看见了自然是要眼馋的,可时日一长,肉质开始腐坏,已经开始散发出不新鲜的味道了,霍去病仍然是动都不动,这让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

军中甚至有些人生出了怨言,“原以为跟着将军能吃香的喝辣的,没想到将军是这么个铁石心肠的人,宁可看着肉放坏了,也不跟弟兄们一同畅快一番。”

但不管底下的人如何想,霍去病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动用这些御赐之肉。

其一是因为这些肉是汉武帝赏给霍去病一人的,如果他自己一个人吃了,让自己手下人眼巴巴的看着,自然是不行的。他也希望能够跟军中的弟兄们一起美餐一顿,但这毕竟是御赐之物,他若随意处置,于理不合。

其二则更多的是从行军打仗的角度来考量,吃一顿肉事小,影响了军心事大。

将士们在外打仗,本就是靠着一颗击退匈奴报效国家的心。他们为什么从军,为什么对匈奴充满了恨意,就是因为他们清楚只有打赢了匈奴,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可若是在战前,将士们就顿顿能吃上肉了,前线的日子也不难熬了,难免懒惰懈怠,生出了惰性,会对前线战局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稳定住军心,保证上下军队一鼓作气,彻底击溃匈奴,索性便将这些肉都放臭了。这些放坏了的肉,换来的事匈奴七万人的臣服,这笔买卖可划算得很。

从这也能看出,霍去病并不是用兵如神,对军中民心的揣度也鞭辟入里,他清楚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军心,所有享受都要为报效国家而让步,这些肉自己不吃又能如何。

只可惜天妒英才,霍去病这样犹如天神下凡的武将,如此年轻便立下了赫赫战功,封狼居胥,本应该前途无量,未来继续为国效力,却没想到早早逝世,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他的早逝,对于当时的大汉是一笔巨大的损失。时至今日回看历史,也少有能与霍去病比肩的武将,后人在感慨霍去病的功绩之时,也都对他的早逝而扼腕。

参考文献:

《汉书·纪·武帝纪》

《史记·七十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

《漢書卷五十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世纪印度的司法体系 左侧的 Mallikarjuna 寺庙(最初称为 Trailokesvara 寺庙)由 Badami...
原创 赤... 诸葛亮在动员孙权共同抗曹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舌战群儒的场合。要不是他凭借出色的辩才和雄...
秦始皇死在巡游途中秘不发丧,丞... 谁都想不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驾崩后,赵构等人为了掩人耳目,秘不发丧,为了遮掩尸臭,竟然将秦...
明朝最难解之谜——郑和究竟有没... 如果说元朝的最难解之谜在“马可波罗有无到过中国”,那明朝就是郑和下西洋。因为他差一步就实现“地理大发...
山东东平赵氏来源!东平赵氏家谱 编辑 | 趙英雄 东平赵氏,这个在山东省平度市东平镇赫赫有名的家族,其辉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始迁...
原创 历...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
原创 刘... 前言 三国猛将里,谁的结局最让人一声长叹? 不是战死的关羽,也不是败亡的吕布。 而是那个在长坂坡七...
原创 两... 权力与控制的演变:尼古拉二世的覆灭 权力并非天生赋予某些人,而是通过影响力与对大众的控制力逐渐积累...
原创 1... 1868年,正值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与中国接壤的岛国发生了重要事件。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发布了《王...
一个民族的自我救赎之路丨活动回... 1945年,德国战败,却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完成惊人蜕变,以繁荣民族的姿态站在欧洲一体化的前沿。这个国...
原创 许... 耿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与外交家。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以英勇与智慧的将领形象,战功赫...
原创 历... 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普通人,犯错在所难免,更何况是身处高位、手握重权的皇帝。然而,...
原创 朱... 历代皇帝能够登上龙椅,并非易事,每一位皇帝的登基之路,背后都伴随着残酷的争夺和血腥的斗争。无论是历史...
原创 蒋... “蒋经国的饭可以吃,他的话不能信。”这是台湾学者胡平在他的著作《在台湾的三十年的人生锻炼》中提到的一...
原创 东... 如果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中与日军展开全面对抗,结局会如何?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东北地区的遭遇深...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修道者 历史上有很多修道者,今天我来跟大家说说比较有名的几个大智大能者。 一:姜子牙 一代道门传奇人物,儒、...
原创 韩... 《——【·前言·】——》 在汉朝历史上有一个人,他是赫赫有名的兵仙韩信的唯一传人,虽然只学到了师傅那...
原创 东... 在中国历史上,宗室成员通常是王朝的支柱,承载着王室的血脉和权力。然而,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宗室却并未能...
第一位日本老八路——前田光繁的...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在敌强我弱的状态下,团结一致,奋起抵抗,流血牺牲,终于打败...
商朝生活有多恐怖?贵族用500... 提起商朝,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十分阴森的感觉。其实不光是我们,就连春秋时期的霸主晋悼公,竟然仅仅是观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