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至死不愿渡江的真相:只因他发现一个秘密,他彻底感受到绝望
迪丽瓦拉
2024-11-04 11:09:03
0

原标题:项羽至死不愿渡江的真相:只因他发现一个秘密,他彻底感受到绝望

前言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弄潮儿”,而陈胜吴广无疑是推翻秦二世暴政下的英雄人物,他们无疑是发起了反抗的号角,随后各路英雄揭竿而起。

但最终也只剩下了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两人曾是共患难的兄弟,但为了争夺这天下,成为天下霸主,也成为了敌人。

我们都知道最后的胜方是刘邦,而那个西楚霸王则自刎于乌江,若是项羽当初选择过江东,又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然而历史是不可更改的,项羽为何最终不肯过江东?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其实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让他彻底绝望,这个秘密又是什么呢?

一、群雄争霸

秦朝末年,世人对秦二世的暴政早已心生不满和愤懑,随着陈胜吴广率先掀起起义的号角,各地英雄豪杰也纷纷揭竿而起。

最终也只剩下项羽和刘邦这两位枭雄,能够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可见两人都非等闲之辈,那么项羽又是一步步走到自刎乌江这步的?

项羽其实出身不差,出身贵族,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想当年,楚国也是一个大国,若是没有秦始皇,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楚国。

但随着后来的几代君主不务正业,楚国也逐渐走向了灭亡的局面,最终被秦王用诡计灭国,可以说楚国上下都非常愤恨。

最终只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一段佳话,在秦朝只经历了秦始皇一位帝王之后,在秦二世的手中,天下又变得分崩离析,英雄豪杰揭竿而起。

群雄争霸,项羽的叔叔项梁也开始纠集部下,并将项羽带在身边,准备推翻秦王朝,当时项梁还在会稽太守殷通手下,殷通则对项梁说道:“我们如今要起兵反秦,而你和桓楚被封为大将军,要替我灭掉秦朝。”

项梁却对殷通说:“你要是想找到桓楚,就让项羽去吧,他知道桓楚在哪。”等殷通将项羽叫来,项羽便将殷通杀死,提着殷通的人头就出了帐子。

殷通的部下见首领被杀,早已乱作一团,项羽则趁乱之际,杀了近百人,整个郡府都哀声一片,胆小的已经跪在地上起不来了。

项羽先是将当地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召集到一起,并对他们言明起兵反秦的道理,有殷通的前车之鉴,就算有人有异议,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表达意见。

于是就此在吴中起兵,并派人前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的士兵,最终统计有八千精兵,这对于项羽绝对是一件好事。

毕竟手下已经有了一些人马,随后他便对郡中豪杰进行了部署,分别派他们做校尉、司马等官职,而项梁则成为了回会稽太守,项羽则是一名裨将,打着巡行的名义占领下属的各个县。

二、兄弟反目 一争天下

后来陈胜的起义军被秦军所镇压,陈胜被杀,情况发生了变化,项梁便召集部下对后面的事情进行规划,居巢人曾范增前来告诉项梁,若是不立楚国后人选择自立,一定不会长久的。

好在项梁比较听劝,认为范增这番话有道理,便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孙雄心,仍将他立为楚怀王,而项梁自封为武信君。

其实就是打着西楚的旗号,方便行事,项梁后来率军在东阿打败了秦军,并分别派项羽和刘邦前去攻打城阳。

最终将秦军打败在濮阳东边,秦军被迫退到了濮阳城内,项羽和刘邦这两员大将在此刻还是共同破敌的好兄弟,但谁能想到两人后来会将彼此视为劲敌。

为了争夺天下的霸主之位,打的你死我活,争个头破血流,但眼下是看不到未来那么远的,若是能够看到未来,两人断不会走到一起。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打败濮阳城内的秦军,两人并没有选择强攻,而是选择攻打定陶,并斩杀了秦军将领李由。

项梁接连打败秦军,非常的高兴,此时也为自己能够有如此战绩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危险正在悄然而至。

正是因为他得意忘形,被秦军反咬一口,并为此丧命。原来此时秦军已经派来大量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秦军的支援后,很快便突袭项梁了。

项梁因为没有来的及防备,最终兵败被杀,而项羽和刘邦攻打陈留的时候,久攻不下,如此下去会将所有人都耗在这,于是两人商议撤退。

项羽率领一部分军队在彭城西驻扎,而刘邦则带领剩余的军队在于砀驻扎,后来两个人就慢慢走到了对立面,尤其是随着其他起义军先后被消灭,这天下只在他二人手中。

两人是在鸿沟和议后,项羽率兵向东走,但刘邦却在此时撕毁了盟约,打破了这种平衡的关系,刘邦便开始追击项羽,并试图将项羽一举消灭。

但当时和刘邦约好一同追击项羽的韩信和彭越却没有来,这反倒让最初处于主动地位的刘邦处于被动局势。

刘邦主动追击项羽也不过是仗着有韩信和彭越等人的帮衬,如今他们二人没来,自己显然无力与项羽一敌,最终项羽反过来击败刘邦,刘邦只能在深沟高壑中坚壁不出,等待救援。

三、自刎于乌江

刘邦在等他的援军韩信前来救他,为了能够说服韩信,许诺给韩信加封土地,于是韩信便率军前来为刘邦解围,直至楚军侧背。

想要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项羽,而梁王彭越也率领数万大军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和刘邦的主力军共同逼退楚军。

这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不得不说刘邦这外援挺多,刘邦在韩信和彭越的帮助下,解了被围困的局势。

总之,刘邦就是凭借各方的助力一步步逼退了项羽,将项羽逼退到垓下,此时项羽在垓下已经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困境,还陷于刘邦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中。

可以说败局已定,但是项羽还是想搏一搏,他夜间率领八百骑兵突围,并成功突围,等天亮刘邦等人才发现项羽逃跑了。

灌婴于是立刻率领五千的精锐骑兵前去追击,然而等他渡过淮河的时候,只剩下一百多人,而且在阴陵时还迷路了,于是便向一个老农问路,老农回答道:“往左走。”

项羽如此信任老农,却不料中计,陷入一片沼泽,等他脱身,汉军已经追过来,一番激战过后,项羽又狼狈而逃向东边跑去,到达东边的山上时,身边只是二十八人,身后却是数千名汉军。

面对如此困局,项羽也没想到投敌,还进行了排兵布阵,率军杀敌,斩杀近百人,但直到他们逃到乌江,才知道江郎才尽,乌江亭长劝说项羽回到江东,只要人在才能东山再起。

可项羽却说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拒绝了亭长的提议,自刎于乌江,有人认为项羽太过英雄主义,其实是因为他看透了一件事。

这就是人性,从老农陷害他,他便知道人性的丑恶,对这样的人性感到失望,同样也不想自己回到江东,给自己的父老乡亲带去杀戮,毕竟胜败早已定下。

结语

若是项羽回到江东,还不等他重整旗鼓,刘邦的大军就已经抵达,还会加重江东地区的杀戮,不如就此结束,至此项羽也释然了,毕竟穷尽一生追求的东西,让他明白了人性不过如此。

这个秘密才是真正令他感到绝望的地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台谏制度宋代以前就有,秦汉台谏制度经过长期发展,至宋代已逐步成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皇权专制的一项...
原创 我... 前言 中国历经24个朝代,光是叫得上名的皇帝就有将近五百个。在这些皇帝中,有的政绩斐然,在历史上留下...
原创 英...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战争,而战争的大多数目的就是征服更多的土地,占据更多...
原创 李... 古代,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经常爆发战争。民族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不过,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
原创 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内部矛盾,无论是太后垂帘听政,还是太监乱政,...
原创 开...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大多经过了长期艰苦环境和斗争的磨练,这些苦难使得他们拥有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
原创 红... 1935年,在蒋介石“步步为营”的战术下,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的根据地不断被蚕食,革命的...
原创 西...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唐太宗李世民以诗寄情,感叹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千秋...
原创 为... 在古代那个冷兵器时代,战场上除了锋利兵器以外,士兵所穿的铠甲也是十分重要,作为防护士兵身体的护具,质...
原创 满... 导言 长白山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
原创 这... 我国古代战乱纷纷,也是因为战争多的缘故,我国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称得上战神...
原创 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巍巍中华从此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纪元。经过几十年战火的摧残,中...
原创 玄...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其实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场大豪赌,在玄武门事件之前,就有算命的人对李渊说,说...
原创 兵... 许世友将军作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其实关于他的军衔问题一直都有着许多讨论。比如在1955年正式授勋之前...
原创 陕... 陕西发现目前最早的青铜器,专家看到33字铭文,盘点其为镇国之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陕西临潼的一个小...
原创 中... 在中国这片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土地上,总有一方领土,上演着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故事。例如成为许多王朝政治中心...
原创 通...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典故和传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中华民族...
原创 淮... 毛主席在中原重用粟裕,意味着速胜。所谓“速胜”,就是冒着一定高风险的快速胜利。网络上盛传,毛主席曾对...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他们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当然在这其中有的人做的事情非常的有...
原创 贵... 贵州发现史前人类遗址,专家:罕见且珍贵,有望揭开华南古人之谜 对我国的考古工作比较关注的朋友都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