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灭亡原因:被史书隐藏的太深,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迪丽瓦拉
2024-11-04 17:35:10
0

原标题:西周灭亡原因:被史书隐藏的太深,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关于西周灭亡原因,史记中将之归于周幽王,认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国灭。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将西周灭亡原因归于周幽王等少数几个“奸人”显然不客观,更是其他人推卸责任的行为。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屡见不鲜,乃至将王朝灭亡归于“红颜祸水”等,由此亦可见文人本色。

其实,西周灭亡非一时之过、非一人之罪,而是有一个衰亡过程,到周幽王时已积重难返。以考古发现的西周首都防线来说,若无重大改变,灭亡只是迟早之事!

现代考古印证历史

史记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严允侵犯西周,国人深受其苦,作诗讽刺周懿王治国无能)。”因为狄戎入侵,一度兵临都城,导致周懿王迁都犬丘。《国语》也记载西周中期时,玁狁袭扰王畿。

周懿王的儿子周夷王,继位之后想要扭转局面,以至烹杀了齐哀公,但还是不能阻止王室衰落,越来越不能号令诸侯了,《史记·孔子世家》中就说“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史书记载的内容,还缺少更直观的感受,而现代考古发现让人惊心动魄,西周在军事上的确出现惊人的衰退。

在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甘肃崇信于家湾墓地、甘肃灵台白草坡墓地、灵台姚家河墓地等,都位于陇东的兵家之地,考古取得重要发现:西周早期,这些墓地器物丰富,反映当时西周实力强大,掌控了陇东;西周中期,位于陇东的周人遗址与墓葬急速减少,其中墓葬规格、出土情况、分布范围等都相应衰减,反映出周人在陇东地区的衰退,已无力固守陇东。

上述考古显然印证了西周中期衰亡的记载,但问题是:陇东既是进攻前线,又是京畿防御阵线,因为无论西周都城在丰镐、还是在岐山周原,都距离甘肃灵台等地不远,只有不到200公里,所以陇东失守,就使得京畿岌岌可危,那么西周会怎么再建防线呢?

宗周防线面临崩溃

当时,从陇东到关中平原,主要有两条通道,即泾水河谷与千水河谷。需要说明的是,灭亡西周的西戎,史记等记载是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主要还是通过这两条河谷南下。

泾水河谷方面,近年考古发现的“西头遗址”,是泾河流域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商周时期遗址,如今基本确定为西周“豳师”所在,该遗址商周时期面积高达到200万平方米,从商代晚期可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

相比泾水河谷,千水河谷更为重要,因为此地位于陇山与千山之间。西周晚期“逑鼎”铭文“蠢玁狁出捷于井阿”,而散氏盘铭文记载“井阿”在今天宝鸡凤翔一带,紧邻千陇谷地出口,玁狁攻击井阿,显然是想经千水河谷进入关中,同时可见西周晚期这条防线岌岌可危。

以周原考古看,西周都城应在宗周周原(周原遗址中有大量窖藏青铜器,应是匆忙之中埋下的,若非敌人突然攻破城池,何至于此),而通过千水河谷出口就能到达周原。因此,千水河谷不容有失,故而周人对此非常重视,在此部署了很多军队。但到西周晚期,宗周已经直接面对狄戎威胁了,已经没有战略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千水河谷出口一带,还涉及到一个周代重要封国——郑国。过去,古人认为“郑地”在陕西渭南华县,但从出土金文与考古材料来看,“郑地”在今天凤翔雍水北岸,也即千水河谷出口一带。

搞清楚郑国初封所在,再来看一段史料,就明白西周危险了。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将弟弟姬友封在郑地;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郑桓公感到危险,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于是在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迁到洛水东部,就是春秋郑国所在。

郑国迁到东部,表明了两件事:一是千水河谷防线非常危险,随时可能会被攻破,故而郑桓公想要离开;二是郑国东迁必然导致千水河谷防线遭到进一步削弱,更便于狄戎打破防线。如此,背叛周幽王的郑国,后来支持太子姬宜臼,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余论

史书记载,因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众叛亲离,兼之申国、缯国勾结西戎,最终轻松攻破西周京城,灭亡了西周。

但从军事角度看,西周千水河谷防线原本已经岌岌可危,而郑国东迁更是削弱此地防守力量,必然会加剧这一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千水河谷防线崩溃是迟早的事情,更别提还有申国、缯国作为内应,从而可以让狄戎更快的兵临周原城下、以及攻破周原(估计也有内应配合狄戎)。事实上,郑国东迁三年后,西周被狄戎灭国。

作为亡国之君,周幽王必有亡国之罪,但他未必如史书所说的那么荒淫无道,或许可以参考明朝崇祯皇帝。毕竟,岌岌可危的国势,周幽王不可能看不到,而想要扭转局面,就必然要遏制诸侯野心,损害诸侯、大臣的利益,这可能才是周幽王“荒淫无道”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甲马飞腾压陇东——金文所见西周王朝的西北经略》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华简与《古文尚书》真伪:清华... 孔传《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增益二十五篇的真伪,堪称中国学术史上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学界依靠传统方法...
原创 如...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他早年间雄才大略,13岁即位,22岁亲政,以令人钦佩的果决除掉了嫪...
原创 我... 文|老达子 本文共3628字,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五千年...
原创 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 正如唐太宗...
原创 一...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正是阴雨霏霏的时节。 北魏皇帝(孝文帝)拓跋宏率马扬鞭走在队伍前列,...
原创 如... 如果当年亚历山大没有走错路,而是直接进入了华夏境内,那么大秦帝国能否扛住马其顿方阵的冲击? 作为欧洲...
原创 古... 文丨异文录 编辑丨异文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
原创 太... 太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镇国公主,也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她忠于爱情...
原创 苏... 二战爆发后,德国率先对西欧国家发动了进攻,没有多久,西欧的各个国家就臣服德国的闪电战下,整个西欧基本...
原创 卓... 冯太后是北魏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她原名冯跋,出生于北燕皇土的卑贱家庭,因其父亲被杀,而被迫作为...
原创 吕... 吕布作为三国时期无可争议的战力第一,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要属...
原创 女... 引言 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女真人之所以能打败辽宋,是因为他们从西亚引进了先进的军工设备,以及营造铁浮...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契苾何力真心归唐 诺曷钵正自唐归国,闻吐蕃大举来侵,自知力不能支,竟遁...
原创 孙... 前言:“打仗你不如我,宫斗我不如你。”这大概就是对于孙策和孙权兄弟俩的客观评价。 自魏国太和元年(公...
原创 4... 导语:在封建制度下,受到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使得女性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受到了桎...
原创 是... 今天,大鹏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山东安丘峡山水库四周出现大量蝗虫,水库周围的庄稼已经被蝗虫啃光。 当然...
原创 1... 前言 1955年,党中央为了表彰那些革命战争年代有功的同志,决定对这些革命英雄授衔。这次授衔是对革命...
原创 海... 一幅1890年前后的彩色雕版画《艾弗里追赶莫卧儿宝船》插图:PETERNEWARKHISTORICA...
原创 唐... 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为何立即从长安迁都到洛阳呢。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才智过人,有...
三国乱世里,他被称江东小霸王,... 孙策在三国中,后世的人对他的评价,常常认为没有得到官职是他行军的动机。袁术不给他官,曹操给,帮曹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