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灭亡原因:被史书隐藏的太深,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迪丽瓦拉
2024-11-04 17:35:10
0

原标题:西周灭亡原因:被史书隐藏的太深,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关于西周灭亡原因,史记中将之归于周幽王,认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国灭。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将西周灭亡原因归于周幽王等少数几个“奸人”显然不客观,更是其他人推卸责任的行为。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屡见不鲜,乃至将王朝灭亡归于“红颜祸水”等,由此亦可见文人本色。

其实,西周灭亡非一时之过、非一人之罪,而是有一个衰亡过程,到周幽王时已积重难返。以考古发现的西周首都防线来说,若无重大改变,灭亡只是迟早之事!

现代考古印证历史

史记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严允侵犯西周,国人深受其苦,作诗讽刺周懿王治国无能)。”因为狄戎入侵,一度兵临都城,导致周懿王迁都犬丘。《国语》也记载西周中期时,玁狁袭扰王畿。

周懿王的儿子周夷王,继位之后想要扭转局面,以至烹杀了齐哀公,但还是不能阻止王室衰落,越来越不能号令诸侯了,《史记·孔子世家》中就说“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史书记载的内容,还缺少更直观的感受,而现代考古发现让人惊心动魄,西周在军事上的确出现惊人的衰退。

在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甘肃崇信于家湾墓地、甘肃灵台白草坡墓地、灵台姚家河墓地等,都位于陇东的兵家之地,考古取得重要发现:西周早期,这些墓地器物丰富,反映当时西周实力强大,掌控了陇东;西周中期,位于陇东的周人遗址与墓葬急速减少,其中墓葬规格、出土情况、分布范围等都相应衰减,反映出周人在陇东地区的衰退,已无力固守陇东。

上述考古显然印证了西周中期衰亡的记载,但问题是:陇东既是进攻前线,又是京畿防御阵线,因为无论西周都城在丰镐、还是在岐山周原,都距离甘肃灵台等地不远,只有不到200公里,所以陇东失守,就使得京畿岌岌可危,那么西周会怎么再建防线呢?

宗周防线面临崩溃

当时,从陇东到关中平原,主要有两条通道,即泾水河谷与千水河谷。需要说明的是,灭亡西周的西戎,史记等记载是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主要还是通过这两条河谷南下。

泾水河谷方面,近年考古发现的“西头遗址”,是泾河流域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商周时期遗址,如今基本确定为西周“豳师”所在,该遗址商周时期面积高达到200万平方米,从商代晚期可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

相比泾水河谷,千水河谷更为重要,因为此地位于陇山与千山之间。西周晚期“逑鼎”铭文“蠢玁狁出捷于井阿”,而散氏盘铭文记载“井阿”在今天宝鸡凤翔一带,紧邻千陇谷地出口,玁狁攻击井阿,显然是想经千水河谷进入关中,同时可见西周晚期这条防线岌岌可危。

以周原考古看,西周都城应在宗周周原(周原遗址中有大量窖藏青铜器,应是匆忙之中埋下的,若非敌人突然攻破城池,何至于此),而通过千水河谷出口就能到达周原。因此,千水河谷不容有失,故而周人对此非常重视,在此部署了很多军队。但到西周晚期,宗周已经直接面对狄戎威胁了,已经没有战略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千水河谷出口一带,还涉及到一个周代重要封国——郑国。过去,古人认为“郑地”在陕西渭南华县,但从出土金文与考古材料来看,“郑地”在今天凤翔雍水北岸,也即千水河谷出口一带。

搞清楚郑国初封所在,再来看一段史料,就明白西周危险了。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将弟弟姬友封在郑地;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郑桓公感到危险,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于是在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迁到洛水东部,就是春秋郑国所在。

郑国迁到东部,表明了两件事:一是千水河谷防线非常危险,随时可能会被攻破,故而郑桓公想要离开;二是郑国东迁必然导致千水河谷防线遭到进一步削弱,更便于狄戎打破防线。如此,背叛周幽王的郑国,后来支持太子姬宜臼,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余论

史书记载,因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众叛亲离,兼之申国、缯国勾结西戎,最终轻松攻破西周京城,灭亡了西周。

但从军事角度看,西周千水河谷防线原本已经岌岌可危,而郑国东迁更是削弱此地防守力量,必然会加剧这一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千水河谷防线崩溃是迟早的事情,更别提还有申国、缯国作为内应,从而可以让狄戎更快的兵临周原城下、以及攻破周原(估计也有内应配合狄戎)。事实上,郑国东迁三年后,西周被狄戎灭国。

作为亡国之君,周幽王必有亡国之罪,但他未必如史书所说的那么荒淫无道,或许可以参考明朝崇祯皇帝。毕竟,岌岌可危的国势,周幽王不可能看不到,而想要扭转局面,就必然要遏制诸侯野心,损害诸侯、大臣的利益,这可能才是周幽王“荒淫无道”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甲马飞腾压陇东——金文所见西周王朝的西北经略》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乱世里,白帝城的泪与桃园的... 章武三年的白帝城,风裹着江雾吹进永安宫,刘备躺在病榻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诸葛亮的手腕。帐外的雨声淅淅...
原创 此... 公元214年,刘备成功迫降刘璋,攻占了益州各地。那时,益州的管理体系已因刘璋宽松的统治而陷入混乱,社...
原创 吴... 同是1950年台北马场町刑场上倒下的英烈,吴石、朱枫、陈宝仓早已被追封烈士,骨灰陆续归乡,可多年来总...
环球展讯|在世界各地探索古埃及 上海的埃及大展刚刚结束,艺术爱好者可继续在世界各地探索埃及文明。在荷兰的莱顿,五百件展品,以十位跨国...
传统与现代融合“交响” 古村落...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晒秋”的样子你见过吗?当文化遗产遇到乡村振兴,拥...
原创 朱...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传奇人物——朱元璋。这位老哥的故事,简直是活生生的“超级逆袭剧”,从一个乞丐一路爬...
学者麦克法兰、赵鼎新对谈:欣赏... “我们就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瓶中的苍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这个著名比喻,被英国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艾伦·...
图知道|《步辇图》:原来古代大... 今天是10月21日,星期二,农历九月初一。早八人打起精神,一起走进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现藏于...
宋代簪花是怎么和做官联系起来的 明 黄慎 《韩魏公簪金带围图》 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有一回写韦小宝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巡视扬...
是亲人,是战士,是《沉默的荣耀... 热播剧《沉默的荣耀》迎来大结局。这部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隐蔽战线英雄为原型、聚焦1949年前...
吴石牺牲罪魁祸首,不是谷正文也... “喊你一声学长,转身就递刀。”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吴石被枪决。多数人以为他是被叛...
原创 西... “项羽”在秦末乱世中崛起,凭借一身神勇建立西楚政权的男人,早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悲情英雄之一。 无论是...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档案史料亮... 新华社广州10月21日电(记者邓瑞璇)为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丘逢甲档案史料及台湾光复档案推介活动2...
原创 历... 战国时期的战争与人口损失 战国时期,秦国嗜好战争,导致整个时期约260万人在战火中丧生,其中约17...
原创 日... 无论在哪个国家,许多人都偏爱大眼睛的外貌,尤其在选择伴侣时,眼睛的美丽常常成为一个优先考虑的因素。然...
1985年,医生告诉邓稼先,他... 1985年,邓稼先从罗布泊回京,他的病已经非常严重,仍然想参加会议。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癌症,必须住...
原创 他... 李运昌,这位新中国的开国将领,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虽然他参与革命的时间较早,但他并没有亲自参加过战...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天,刘备的臣子们纷纷劝他进位为汉中王,并上表请汉献帝批准。随后,他们在...
原创 晚... 在晚清末期,法国传教士梅荫华在山东、北京等地进行福音传播工作。期间,他拍摄了大量记录当时人物和社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