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簪花是怎么和做官联系起来的
迪丽瓦拉
2025-10-22 09:05:04
0

明 黄慎 《韩魏公簪金带围图》

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有一回写韦小宝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巡视扬州,衣锦还乡。扬州府知府吴之荣设宴款待。席间,布政使慕天颜摘了一朵碗口大的芍药花,说这芍药有个名称,叫作“金带围”,若插在头上,日后会做宰相。

这段小说情节显然是虚构的,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慕天颜讲的那个“簪花为相”的故事,多半也是假的。其实不然,金庸笔下的虚构情节,其实暗合一段真实的宋代典故,这朵芍药的“预言”,远比小说更富传奇色彩。

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韩琦因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推行“新政”被贬出京城,任扬州太守。新政失败,加上被贬,韩琦心里多少有点受挫。但好在扬州是个好地方,不仅富裕,而且还很美。

扬州之美,自古便载于典籍——有“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之说,“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出自《东坡志林》)的美誉更是流传已久。扬州芍药中,出名的很多,但有一种花形、花色尤为特别。它一枝四杈,每杈都开了一朵花,而且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远远望去,就像身穿红色官袍、腰系金色腰带的宋朝官员,因此,当时的人们便称此种芍药为“金缠腰”,或“金带围”。

按宋代官制规定,只有宰相才有资格穿红色官袍、系金色腰带。因此,官员视此花为升迁吉兆,民间则流传着“金带围现,将出宰相”的预言。如此祥瑞奇花,可遇而不可求,而韩琦竟在自己的后花园中,与之不期而遇。某日清晨,韩琦发现园中的芍药竞相开放,甚是惊艳。忽然,一株奇异的芍药让韩琦眼前一亮——这花一茎四杈,每朵花瓣上下绯红如朝霞,中间一圈金黄蕊恰似腰间金带,在春风里轻轻摇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金带围?韩琦掩饰不住喜悦。因为当时同在大理寺供职的王珪、王安石两个同事也正好在扬州,韩琦便立马命人去邀他们前来一同观赏。既然花开四朵,那就凑四个人吧!所以韩琦便又邀请州黔辖诸司使前来,但不巧的是,此人正好身体不适,无法前来。于是韩琦就临时请路过扬州的同事陈升之参加。

传说当时在饮酒赏花之际,韩琦很是兴奋。酒过三巡,他半开玩笑道,听说簪了这种芍药,日后可以当宰相。说完,韩琦剪下这四朵金缠腰,依次簪在四人冠上。本是图个吉利,刚好有个理由喊友人前来相聚赏花饮酒,但谁也没想到,此后的三十年中,头戴簪花的这四个人,竟真的都先后做了大宋宰相。

这段充满戏剧性和宿命感的佳话,被做过扬州司理参军的沈括,完整地记载在他的《梦溪笔谈》中,题目为“四相簪花”。众所周知,作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的沈括,那是出了名的严谨,在记载这段往事时,他还特意注明“金带围”的花色“上下红,中间黄蕊间之”,活像宋代宰相的朝服形制。这种芍药从此被赋予神秘色彩,大家渐渐相信,这花是上天给读书人的暗号,是仕途坦途的预兆。

除了沈括,“四相簪花”的故事后来还被很多文学名家所记录。其中,明代萧良友编纂、杨臣诤增订的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启蒙读物《龙文鞭影》中,有“韩琦芍药,李固芙蓉”之说,更使“四相簪花”的故事家喻户晓。

“四相簪花”不仅被文人见诸文字,更成为画家钟爱的题材。最著名的当数“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他曾作过《韩魏公簪金带围图》。这幅画中的韩琦,手执一朵“金带围”,正簪于头上。人物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洒脱。无独有偶,“扬州八怪”的后裔、清末民初画家李墅,也曾绘制过一幅《四相簪花图》扇面。画作上人物众多,有不少的侍女、童子,但其主要人物是四名头戴簪花的男子。其中,右侧一人簪花,左侧三人头簪芍药,围桌而坐。整个画面工笔重彩,人物的姿态神情皆十分生动传神。正是有了这些画作,让千百年后的我们,得以遥想那场因奇花而起的佳话。

其实“四相簪花”能成为流传久远的佳话,全仗一个“巧”字。倘若只开一朵花,或者开了很多花,这个故事就很难圆满;再比如其中一个人的官职没有到达宰相,那样也就不够完美了。总之,簪花容易,成为佳话难,毕竟日后的命运,那是根本无法预测的。文/马庆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孝... 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女性政治家,而孝庄太后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个清朝,她无疑是最耀眼的女性之一。尽...
原创 直... 这组图片展示了清朝入关后直到灭亡期间,10位皇帝原配皇后的画像,基本呈现了她们的真实容貌,并附有简要...
他是历史上活的最久的人,享年4... 在古代,许多皇帝都极力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渴望自己的统治能够持续千年万年。为了延长寿命,他们尝试了各...
区区赵国就能把匈奴打趴下,为什... 当赵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击败匈奴,甚至让他们不敢再南下牧马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个地方性的小国...
原创 明...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宋朝和明朝这两个大朝代都曾经历了对其统治极具威胁的重大事件,分别...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形象在历史上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因为他特别关注民生...
明朝“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西... 标题一提到“恐怖组织”,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因为通常我们理解的恐怖组织是指那些极端主义分子通过暴力...
清政府灭亡后,清皇室为何不学元... 清朝和元朝都是由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且都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推翻了。那么,为什么在元朝灭亡后,元...
项羽乌江自刎以后,他手下的部将... 刘邦的手下多是勇猛的将领,在与项羽的战争中,他也吃了不少苦头。无论是出于公私情感,刘邦都不可能放过那...
原创 原... 秦朝征战的美味:锅盔与羊肉泡馍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在战争年代,粮食的保障尤为重要。要想赢...
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考古证实留... 1976年,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的队员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
明朝共16个皇帝,将他们名字连... 大明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璀璨的明珠,历经几百年,依然让人津津乐道。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贫寒,曾是一个...
原创 当... 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因其高超的医术,常被后人称为“华佗再世”,这也反映了他在中医学界的崇高地位。由...
原创 徐... 618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瓦岗军解散,许多原本的瓦岗军将士选择归顺唐朝。然而,他们在唐朝的待遇并...
原创 子... 在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魏延曾提出一项计策,计划带领五千精兵穿越子午谷小道,奇袭魏国的长安。这一计策最终...
诸葛亮死后,杨仪权势正盛,又诛... 在蜀汉政权中,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局势发生了剧变,内部权力斗争愈加激烈,且在任用官员上进行了一些重大调...
原创 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是一段英雄辈出的历史,每一位英雄豪杰都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在...
秦国名将王翦:沙场英雄,功劳卓... 秦国能在春秋战国的众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除了历代君王的深谋远虑与秦国人特有的精神,还少不了一代又一代...
原创 那...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曾对光武帝刘秀说过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这句话揭示了乱世...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场战斗发生在刘备为替被东吴杀害的关羽复仇时,刘备带领大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