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上耳熟能详的六国饭店,怎么建的?怎么消失的?在今天哪里
迪丽瓦拉
2024-11-04 22:21:59
0

原标题:民国史上耳熟能详的六国饭店,怎么建的?怎么消失的?在今天哪里

六国饭店,这个昔日北平城中的繁华地标,如今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回忆。它的产生、发展和消失,都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

六国饭店的由来

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了,根据1860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约定,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先后入驻东江米巷,其他各国也相继在此建立使馆。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根据《辛丑条约》,东江米巷改名为东交民巷了,随后,就在这里陆陆续续建立了一大批外国银行、邮局、医院等西式建筑。六国饭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建立的。

“六国饭店”并非是因为六国投资改建而得名。实际上,六国饭店指的是“Peking Grand Hotel des Wagons-Lits”(北京瓦贡里饭店),是由当时著名的“瓦贡里”公司(Compagnie desWagons-Lits)建立的,该公司成立于1872年,创始人是比利时人乔治·纳格尔。该公司的主打业务是长途国际铁路运输,经营自己的豪华列车,最著名的是东方快车和蓝色列车。此后,该公司又将“豪华”理念应用到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宾馆饭店的建设中,于是乎,位于中国使馆区的“六国饭店”诞生了,1905年建成投用,成为北京内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饭店,“乃北京最壮美建筑物,房费一日八美元”。

六国饭店在国内早期的报端中被音译为“瓦冈利饭店”“瓦贡里饭店”“定哇罔斯利慈饭店”,也意译为“卧车饭店”。国人根据其坐落在使馆区和与之相称的豪华与排场,称其为“六国饭店”或“各国饭店”,“六国饭店”则是最为时人接受的称呼而被延续了下来。

20世纪初的六国饭店

六国饭店里发生的大事

六国饭店在京城中独具光彩,除了在规模和经营范围上的优势外,依照不平等条约,中国政府无权干涉六国饭店的经营,也不得到此抓人,因此六国饭店也成为各方人士的避难所。

以往我们熟知的六国饭店故事,往往都是发生在民国时期。只因该饭店正式起用时已是清末,到19122月清帝逊位时,该饭店才建立不足10年。而实际上,清末的六国饭店也发生了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它建成后,很快便成为东交民巷使馆区的重要社交场所,为近代中国各种政治活动提供了空间。清末发生的各类外交、政治、经济事件,多多少少都和六国饭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中外条约的签订及借款的洽谈、招待各国来使和国外团体、考察及筹办宪政、接待各省请愿代表、帝国主义在我国利权的争夺等,很多都在六国饭店内进行。

众所周知,《马关条约》的签订,一方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各国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另一方面使共同争夺辽东半岛利权的日本和沙俄的矛盾日益加深。战后,日俄两国也就双方在中国的利益分配多次与中方交涉。从1905年到1911年,国内报刊多次留下了日本、沙皇俄国与清政府在六国饭店内进行交涉的记载。如光绪三十二年(1906),日本特派来华使臣入住六国饭店,每天与中外王公大员应酬;日本人回国之前又在六国饭店大摆筵席,宴请清廷的王公大臣,总税务司赫德、副税务司布列敦及日本驻华官员也列席作陪。日本人临走前,清廷大员们还纷纷赠送礼物:“醇亲王赠瓷瓶一对、书一卷,振贝子王文韶戴尚书赠挂瓶、瓷瓶各一对……极尽敦邻“友好”之事。

满足了日本帝国主义,沙皇俄国的要求又纷至沓来。1911年前后,沙皇俄国多次非法越界侵占中国领土,中俄双方经过反复交涉后即将达成协议,这时即有某外国驻京公使等提议,以中俄两国交涉完毕,现已“言归于好、和平了结”为由,打算在六国饭店宴请中国外务部诸官员及驻京俄使,“开筵畅饮,以敦睦谊,且表欢忱”。此举正中外务部官员下怀,遂急忙赶去六国饭店,早早筹备起来。对此,时评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务部官员筹办六国饭店盛宴,是装作“和事佬”,幻想可以“杯酒弭兵”。然而,帝国主义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侵略的狼子野心,又岂能是几顿盛宴可以缓和!

宣统元年三月十二日(190951日)是光绪帝梓宫奉移于崇陵之日,各国均派遣专使来京恭送。清廷为了接待列国“大佬”,专门拟定《接待各国大使事宜》,第五条内容是“租六国饭店房屋为专使驻所”,接待时长为九天,:自三月初六日至十五日止,专使们在六国饭店的餐饮消费均由外务部买单

六国饭店在其存在的几十年里,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1933年发生的张敬尧暗杀案,此案很有戏剧性。下面就详细说一说。

当时,过气军阀张敬尧投靠了伪满洲国,被任命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他潜入北京,秘密住进六国饭店,谋划要联络旧部,在华北进行军事政变。

5月4日,军统局北平特派员郑介民向“北平站”及“天津站”传达了北平最高军政当局下达的制裁令,要求在一周内刺杀张敬尧。

北平站的负责人陈恭澍回忆说:“这是一道突如其来的紧急制裁令,事前毫无准备的行动任务,乍听之下,顿时茫然失措,大有手足无措之感。”

因为在当时,军统在北平的成员,只有北平站的负责人陈恭澍及他的部下杨英、戚南谱、白世维、王云孙,还有天津站的负责人王天木。这些人中,除了王天木有一定的特工基础外,其余的都是赶鸭子上架,半路出家。

几个人聚到一起,硬着头皮制定了行动方案,由白世维扮作王天木的跟班,先到六国饭店去现场勘查,摸摸情况。

六国饭店坐东朝西,进门是一个旋转门,地上铺着红地毯。一楼是大厅,有长长的前台。由于只有四层,没有装电梯。上楼的台阶,宽宽的能走4个人。在二楼的通道口,摆着一张小桌,有茶房在那值班,随时听侯客人的呼唤。茶房介绍说,三楼与二楼的格局相同,但是四楼却是给常客使用,房间价钱及布局都不一样。

六国饭店内部:一楼大厅

由于怕打草惊蛇,王天木、白世维不敢上到三楼或四楼去看,只能呆在一楼大堂暗暗观察。就这样连续干了四天,没有什么发现。

到了第四天中午,王天木及白世维打算去吃午饭时,转机突然出现:他们遇到一位做西服的熟人应掌柜,从楼上走了下来。

王天木立刻迎上去打招呼,应掌柜随口说:“他做了两套衣服,我今天来试样。”同时用手在下巴颏儿比划了一下。

就这么一比划,王天木如闻惊雷,但他不露声色。

原来,张敬尧的下巴上就长着一撮毛,所以王天木判断应掌柜是在给张敬尧做西服。在饭店里人多眼杂,他不便详细询问。

王天木、白世雄立刻找到陈恭澍,三个人一起来到“应元泰西服店”。

应掌柜以为他们来定做西服,没等三个人开口,就说自己太忙了,现在正在给张敬尧做衣服,而且必须要在两天内做完,因为张敬尧两天后就要离开北平。

应掌柜还透露张敬尧住在三楼,包了三间房,他的副官及参谋长也在一起住。

张敬尧的踪迹,就这么无意中得到了。

由于当时“北平站”只有一把手枪(白世雄佩戴),而他们要对付的却是三位职业军人,陈恭澍担心白世维一个人力量太单薄,于是找到部下戚南谱,希望他能尽快弄到一支枪。戚南谱说,现在哪里搞得到枪!还是买把刀吧。这样,戚南谱也成为刺客之一。

第二天是5月7日(接受任务后的第五天),一大早,几个人凑到一起,再次商量刺杀方案。由于还是担心力量悬殊,王天木建议由他夫人到天津去接一位江湖杀手过来,等那人过来后,由几位刺客去敲三楼张敬尧等人的门,到时就好动手。或者等应掌柜去给张敬尧送西服时,破门而入,实施刺杀。

几个人计划好后,王天木的妻子上了回天津的火车。王天木与白世维则回六国饭店,为将要到来的刺客预订房间。

谁知当天下午将近一点时,正在吃饭的陈恭澍突然接到电话,电话里白世雄说:咱的活儿干完了!

陈恭澍不相信,用手猛掐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怎么回事!?

原来,回到六国饭店的王天木与白世维,为今晚要来的刺客预订房间。本来想预定一间三楼的,前台却说三楼都住满了,只有二楼才有空房。

两人老大不情愿,跟着前台来到二楼看房间。

在走廊里走着时,正好路过一间客房敞着门。王天木随意瞟了一眼,见里面有个人坐在床沿,正看着窗外,若有所思的模样。

此人长方脸,鼻端高,两腮瘦削,留着两撇小胡子,下巴额儿底下还有一撮长毛,这不正是张敬尧吗!

王天木用手悄悄捅了白世维一下,使了个眼色,低声说:“嗯,就他。”然后快步走向楼梯口,以便警戒楼上楼下再来人。

白世维立刻也心领神会,从长袍底下掏出手枪,两步跨进房门,朝着正想站起来的张敬尧的胸部连开三枪,枪枪命中。接着,也跑向楼梯口,俩人飞也似冲出六国饭店,转眼淹没在人流中。

原来,张敬尧本来在三楼租有三间房,三个人每人一间,但他有烟瘾,又不愿被人打扰,所以就在二楼另外要了一小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等到他过完烟瘾,倒成了枪下之鬼。

另外,张学良易帜,有关各方就是在六国饭店开展谈判的;著名报人邵飘萍被人诱骗,走出了六国饭店,才被枪杀;北大校长蒋梦麟被北洋军阀列入黑名单,他在六国饭店内躲了三个月。

六国饭店的消失

1945年日本投降,六国饭店曾是美国军官驻地。

1949年北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时,曾在六国饭店门前通过。六国饭店也曾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代表的驻地。

解放后,六国饭店改为外交部招待所,1988年8月5日10时30分发生火灾,烧毁该招待所(六层建筑)的礼堂、部分客房和餐厅,烧死1人,损失折款44.7万余元。

这起火灾,是因电焊工施工人员在地下室用切割机切割通风管道时,引燃通风管道外侧的三合板造成的。电焊工是一个来自京郊的农民工,没有受过任何的防火安全教育。他在法庭上辩称,他是来自乡下,不懂城里人盖房子还要防火的规矩,只知卖力气挣钱,不知道怎样干活才能安全,决无存心惹事之意。请求政府对他宽大处理。最后,他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火灾后有人提议在原址上重建六国饭店,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提议并未落实。如今,六国饭店的原址上已经建起了新的建筑——华风宾馆,而六国饭店的历史则只能通过资料和回忆来追寻了。

参考资料:

《清末六国饭店风云》李 璜

《张案——八》

《北京六国饭店是怎样消失的》王铭珍

说说你的看法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宋代馆阁藏书漫谈 官府藏书是我国古代四大藏书体系中最早出现的藏书体系,主要有中央政府的国家藏书为主。它不仅保存了灿烂的...
原创 在... 《鲁班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猛一看还以为这只是一本讲木匠的工具书而已。实际上,《鲁班书》可是...
原创 英... 两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和人员都很丢人。 “这些鞑靼骑兵没有弓箭,每个人肩上都背着一杆火枪,他...
原创 原...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古代史》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孤军奋战的英雄即使...
原创 普... 作为苏联最主要的遗产继承者——俄罗斯的总统,普京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及对于苏联的诸多看法和印象,这其中...
原创 世...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聊一个超神秘、超有趣的历史话题 —— 世界历史上消失的十天,而且神奇的是,好像唯...
原创 魏... 魏忠贤临终前还给崇祯进言,能延长明朝寿命,可惜崇祯不听 在明朝的最后阶段,魏忠贤统领的团体与当时的东...
原创 明... 20 世纪中叶,山西宁武县一处明代古墓的发掘震动史学界。当考古人员清理墓主头骨时,一道 13 厘米长...
中华民国三年壹圆 中华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这一年,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每一次朝代更迭都伴随着血腥的屠杀,在这一次次屠杀中,最惨的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而是...
原创 古... 当观察中国古代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四百多位皇帝中,只有少数十位活到了七十岁以上,甚至只有五位达到了八...
原创 多... 晚清时期,尽管兵微将寡,但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依然迫不及待地拿海军作为外交使节,发挥“移动国土”的作用...
原创 溥...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末帝溥仪有关的轶事趣闻,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
原创 三... 历史常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可图定也。 历史上众多名将中,...
原创 镜...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二历史社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一组图集是拍摄于二战敦刻尔克战役之后的老照片,通过这...
原创 盘...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神化了很多人,真实历史上的他们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厉害,但是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
原创 盘...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最坑爹的谋士都有谁吗?三国时期虽说是谋士如云,但并不是每个谋士都能为主公排忧解难,...
原创 皇...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特殊的时代,叫做士族时代。这个时代是贵族最后的延续,处于支配力量的阶级正是士族...
原创 皇... 皇太极的后宫在清朝历史中算是非常奇葩的一个,因为从他最爱的海兰珠来看,古代历史上26岁高龄加入皇宫的...
原创 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大多数人对内蒙古草原的第一印象。 从这句歌谣我们也可以看出,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