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下大乱,这一时期的明朝已经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给明朝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内忧。崇祯帝面对内外交困,感到前途渺茫。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末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武将,与其他朝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些英勇的武将或被崇祯帝猜忌致死,或被党争所害,使得明朝失去了最后的支持。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一个人的出现成为了明朝的救命稻草。这个人就是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黄景昉。虽然大多数人对他不太熟悉,但在晚明时期,黄景昉却成为了明朝的宰相。
他的出现似乎为摇摇欲坠的明朝带来了一线生机。
崇祯十六年,明朝已经岌岌可危,面临灭亡的威胁。在这一年,发生了两起官员任免的事情,引起了明朝朝堂的震动。首先,南京管理长江的官员裁撤一文一武,崇祯决定专任武臣刘孔昭,这让朝廷的文臣感到不安。
同时,副都御史惠世扬被任命后迟迟未上任,崇祯帝决定削去其官籍。黄景昉对此感到不满,他认为崇祯帝的做法过于草率。尽管黄景昉对崇祯帝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辞官,显示出他的自知之明。
黄景昉辞官后,仅仅干了十个月,就于崇祯十六年九月离京返乡。
离京之际,他仍然心忧朝廷,向崇祯帝上了一份长篇的奏折。在这份奏折中,黄景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试图挽救岌岌可危的明朝。他建议崇祯帝放权,让地方豪强和士绅办乡兵,允许他们创办自己的武装。这一建议实质上是类似于古代的分封制,让各地的豪强和士绅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
这一举措对于当时的崇祯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他的眼中,这可能意味着地方豪强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令他感到不安。
黄景昉的奏折为了不让崇祯帝怀疑,他提出了三种建议。
首先,他指出陕西、河南等地社会治安体系已经崩溃,农民起义屡禁不止。其次,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明朝的税收无法征收,官员没有俸禄,士兵没有军饷,朝廷的财政状况严峻。最后,黄景昉提出给地方上的豪强政策,让他们自筹资金招兵买马,组织自己的军队。
这样的建议,在当时的明朝朝廷看来,可能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然而,崇祯帝对这些建议表示不同意。这一时期的明朝,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黄景昉的建议或许在当时并未见效,但到了三百年之后,清朝却找到了苟延喘息的续命良方。
在晚清时期,面对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实行了与黄景昉类似的政策。允许地方豪强创办团练,借力地主武装来对付起义军。清朝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都是通过办团练而崭露头角。与明末时期的情形相似,清朝晚期同样面临国库空虚的问题。为了维护统治,清朝采取了类似的策略,给地方组织政策和官职,让他们自筹军费,组织兵马。
这样的举措导致了湘军、淮军、楚军等地方武装的兴起。不管怎样,地方士绅组建的团练武装为清朝续了六十年的命,太平天国运动也因湘军的出现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