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娘子,英国公的独女,嫁给沈国舅后,却饱尝了屈辱之苦。英国公,作为开国元老,手握兵权,在朝廷的旧臣中地位举足轻重。而国公夫人,则是京城管眷中最不讲情面的一位,言辞凌厉而有分量。在这个家庭背景下,为何张大娘子在国舅府受到如此大的委屈,为何她整日闷在屋子里自怨自艾,却未见得到英国公夫妇的援手呢?
张大娘子的前期遭遇,以及她为何不得到英国公夫妇的支持,或许可以从她的盘算中找到一些线索。张大娘子嫁给沈国舅,虽然家世显赫,但并非幸福姻缘。在她难产的时候,发出“爹,娘,女儿尽孝了”的呼唤,显示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对于这场政治联姻,张大娘子或许只是视之为孝顺父母的一种方式。她为了不让父母为难,选择嫁给沈国舅,但她未必愿意因受委屈而回娘家哭诉,让父母为她担心。此外,张大娘子身边的仆人也颇为听话,难产之际,她不让找母亲,只派遣妈妈明兰来寻求帮助,暗示着对沈国舅家庭事务的一定掌控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国公夫人知晓女儿或许受到一些委屈,也未必清楚委屈的程度。张大娘子在委屈中忍让,或许是想给沈国舅一些时间,增进夫妻感情。她甚至欣赏沈从兴对亡妻的深厚感情,显示她是一个重感情、明事理的女性。她并非想为难小邹氏,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沈国舅能够接受她这位新妻。然而,这样的盲婚哑嫁缺乏感情基础,使得张大娘子在初期并未得到理想中的支持。
或许,张大娘子并未意识到小邹氏是一个极具战术心机的对手。在国舅府内,小邹氏表现得软弱,时时装扮成柔弱的样子,却隐秘地使用卑劣手段对待张大娘子。然而,张大娘子忍让退让,反而助长了小邹氏的气焰,使得国舅府陷入鸡犬不宁的境地。国公夫人很可能因此选择了保持冷静,不因为一时的义气而让全家陷入危险。毕竟,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摧毁什么,而在于保护什么。英国公夫妇深谙这一道理,因而对女儿的委屈选择了视而不见。
国公夫人对女儿的选择可能也是出于一种权衡之计。英国公率先与新帝联姻,其地位在朝廷中显得尴尬。国公夫人清楚地知道,若英国公在公开场合曝光女儿所受的不公,只会引来一众议论与嘲笑。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公夫人与女儿共同选择保持低调,等待时机。张大娘子的苦楚固然让英国公夫人心生不忍,但她们深知,一个男人的强大不仅在于他能摧毁什么,更在于他能保护什么。
张大娘子或许并未意识到,她在这场家庭战争中过于忍让,反而让小邹氏逐渐得寸进尺。她对沈国舅表现出的善意和努力,并未得到相应的回应。而小邹氏对张大娘子的龌龊手段,导致后者一直受到压制。或许,张大娘子需要在这场家庭战争中展现一些自己的强大之处,以震慑住对手。在这方面,她或许可以借助盛明兰这个有力的证人。盛明兰是一个清明果断的人,她的背景特殊,又在新贵圈中混得开,与张大娘子有相似之处。然而,这需要盛明兰主动出击,展示自己的气度和格局。因此,国公夫人可能事先安排了仆人对盛明兰的监视,以确保她的真实表现。
在张大娘子看来,这场婚姻是她为了家族荣耀而努力的一种方式,她并未有意让沈国舅为难。然而,这种盲婚哑嫁,缺乏感情基础,导致了初期的种种困扰。然而,张大娘子的坚韧和聪慧最终让她找到了化解困局的方法。她在国舅府的种种委屈中咬紧牙关,同时通过盛明兰的出现,为自己寻得了有力的支持。国公夫人对女儿的委屈也是在等待时机,等待有力的证人出现,为女儿撑腰。
小邹氏的跋扈固然令人愤懑,但并未对张大娘子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张大娘子或许认为,小邹氏在初期只是让她受了一些气而已,不至于对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这种处世之道与盛明兰在管教下人时的原则相似,不是一味惩罚,而是看似纵容,实则保持底线。然而,这种忍让却使得小邹氏逐渐逾越底线,甚至在张大娘子难产时阻挠她的生产,形成了一场更为严重的危机。
英国公夫妇最终接回女儿,太后也对小邹氏做出了惩罚。此时,国公夫人对女儿的支持成为了关键。她们不仅成功维护了女儿的尊严,还在太后面前博得了同情。国公夫妇并未被小邹氏的跋扈冲昏头脑,而是清醒地选择了保持冷静,等待合适的时机。最终,张大娘子的勇敢和聪明使她成功脱困,为整个家族争得了尊严和荣耀。
或许,张大娘子的这场婚姻对她而言是一次历练,是她成熟的过程。在生活的风雨中,她学会了少些虚张声势的矫情,多些不动声色的拼命。在这次的家庭危机中,张大娘子或许并未如愿得到英国公夫妇的早日支持,但她最终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胜利。这段经历对她而言,成为了成熟的标志,也让她最终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