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百年古树竟见证这段历史
迪丽瓦拉
2024-11-05 15:36:30
0

原标题:新发现!百年古树竟见证这段历史

近日,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以下简称“三师”志愿者)在省乐昌林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植物科学画绘画培训时发现了1株树龄在116年左右的锥栗古树。据介绍,1928年著名植物学家蒋英在乐昌猴子岭采集的锥栗植物标本可能就来源于这株古树。

笔者了解到,古树位于广东省乐昌林场细梨坑工区,树种为壳斗科栗属锥栗,长势良好,树高12.84m,胸径80.38cm,东西冠幅13.50m,南北冠幅16.12m,平均冠幅14.81m。

锥栗古树的枝干。 受访者供图

此次发现古树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位于乐昌坪石镇,是抗战时期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的办学旧址,这里真实地呈现了抗战时期华南及港澳高校在坪石办学的辉煌历史。2019年6月,“三师”志愿者在韶关西京古道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时,在乐昌坪石一带发现了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学校办学的历史遗址遗迹,由此揭开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的序幕。

近年来,广东省“三师”志愿者深度参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在“三师”志愿者的技术支持下,已完成了全省18个地级市31个县(市、区)共22条总长1340多公里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网络的生态修复。修缮了古驿亭、驿站、古桥等重要历史遗存272个。同时,在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省“三师”志愿者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已登记造册的古树名木数量达85561株、古树群907处,在开展古树保护的同时,把自然教育、研学、红色旅游等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系统丰富、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游径,打造出开放式、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2024年,广东进一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继续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新建古树公园24个,促进古树名木与城市乡村、历史人文和谐共存,留住绿美广东乡愁记忆。

南方+记者 邵一弘

通讯员 林荫

【作者】 邵一弘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开... 封建统治时代终于走向了终结。明清两代的皇帝们曾经居住的宫殿,曾经以金碧辉煌的气势展现出极致的奢华。然...
原创 他... 1967年8月,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张震向叶帅请示,希望能前往北京汇报工作,获得了批准。这对于他这样高...
原创 蔺... 蔺相如,这位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最初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他因“完璧归赵”一事深得赵惠文王的宠爱,最终...
原创 宋... 孟子在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句话告...
原创 华...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进行了合并,正式组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粟裕担任副司令员,...
原创 封... 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剧情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故事讲述了商朝末期,纣王昏庸无能,宠信奸妃,滥杀忠臣,最...
宁可放弃本国也要保住伪满洲国,... 为避免错过冷热防务的优质文章,请。 1945年二战进入最后时刻,日本越来越朝着“一亿玉碎”的方向发展...
原创 他... 1959年,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德因为在一次会议上公开批评军区司令员许某和政委唐某,并且写下大字报,导...
原创 2... 提到大清王朝,许多人立刻联想到的是腐朽、衰退与国家丧权辱国的历史。然而,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曾有一...
原创 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周边地区的最强大国家,尽管如此强大,中国始终坚持“国无大小,平等相待”的立场。然而,...
原创 周... 1949年10月6日,两名男子乘坐国民党的汽车进入胡宗南防区,没想到仍然被拦下接受检查。经过搜查后,...
原创 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生活在如今这个美好社会中的我们,常常会回望过去。在回望中,那些曾经的痛苦和不堪往事...
原创 他... 1981年1月,身为兰州军区顾问的陈先瑞突然接到了离休的通知。对于这个意外的消息,他感到十分震惊和措...
原创 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毫无疑问是伴随西方强大冲击的到来。与西方社会和日本的封建制度几乎自动转变为金钱秩序...
南宋为何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六... 宋高宗赵构选择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主要是为了方便跑路,一旦金兵南下,从杭州水路撤退比较容易! 虽然说...
原创 傀... 东汉末年,皇权凋零,群雄割据。 9岁登基的汉献帝刘协,一生被董卓、李傕、曹操等枭雄挟持,沦为政治傀儡...
原创 德... 在1941年,战争的阴云已经在欧洲的天际蔓延,暗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即将降临。纳粹德国,这个现代战...
原创 建... “感谢您的好意,但我还是想走自己的路。” 周总理看到张发奎的回信后,露出了无奈的微笑。这已经是无数...
原创 三... 清朝三眼花翎是极为稀有珍贵的官员顶戴装饰,整个清王朝267年间仅有7人获此殊荣,连权倾一时的和珅都未...
古代科举制度背后不为人知的五个... 部分章节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请理性阅读 参考来源:《中国科举制度史》、《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