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星堆修文物
迪丽瓦拉
2024-11-05 15:20:50
0

原标题:我在三星堆修文物

4月25日,郭汉中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清理待修复的青铜面具。

今年56岁的郭汉中是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40年。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的资深修复师,郭汉中深度参与了三星堆目前已发现的全部8个祭祀坑的发掘工作,累计修复文物6000余件。经他和同事之手,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等文物得以较为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郭汉中自学历史、考古、雕塑、冶炼、钣金、雕刻、美术等方面知识,将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了塑性补配、黄泥石膏翻模等修复工艺,还自制近300件文物提取工具。2023年2月,郭汉中获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野外工作全面结束,新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前三星堆遗址研究最重要的工作。“大概还有上万件文物等着修复,我这一辈都没法完成,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往下干。”郭汉中说,“我要把平生所学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人才。”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pagebreak

4月25日,郭汉中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准备清理工具。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pagebreak

2023年5月30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郭汉中(左)与同事讨论神坛底座修复方案。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pagebreak

2023年5月30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郭汉中将断开的神坛底座抬杠力士像头部与身体进行比对。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pagebreak

2023年5月30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郭汉中将三星堆8号祭祀坑出土的神坛底座推出库房。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pagebreak

2022年3月,郭汉中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清理大口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pagebreak

2021年4月15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郭汉中(左)与同事一起发掘一枚象牙。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pagebreak

2021年4月15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郭汉中(中)将刚取出的一枚象牙递给同事。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pagebreak

1990年,郭汉中在修复青铜神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pagebreak

1997年,郭汉中在清理青铜大立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来源:新华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说起民国初年那段日子,真叫一个乱。大清刚亡,各地军阀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直系打...
原创 军... 1977年8月,北京军区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经过选举,产生了三位新的领导人,他们...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英雄事迹,常常让人感动并铭记在心。关羽在酒宴中挥斩华雄的头颅,张飞在长坂桥的怒吼震慑敌军,...
新技术与石窟考古报告的编制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由敦煌研究院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
原创 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汉贼”,尽管他极为强势,最终却始终没有成为皇帝。虽然曹操没有成为名...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而它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一位传奇人物。朱元璋从一个贫苦的农民,经...
原创 如... 在“煮酒论英雄”的场景中,曹操实际上有机会杀掉刘备。如果曹操当时果断出手,历史的走向将完全改变,三国...
原创 张... 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一度误解赵云投敌,愤怒之下甚至说出要将赵云一枪刺死的狠话。幸好刘备及时劝解,让张飞...
原创 日... 1910年3月26日,旅顺的清晨冷得刺骨。监狱的铁门打开,日本人押着一个穿白色韩服的年轻人走向绞刑架...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11月7日政协中华路街道联络委联合中华路小学组织“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
原创 西... 在唐朝的辉煌时代,发生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瞬间。那是武德九年,整个朝堂的气氛风起云涌,李世民站在...
诗人@永泰:开在大宋朝的那些梅... 中国人爱梅,梅兰竹菊“四君子”,梅列首位。 宋代是中国梅花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著名的梅花典故、诗...
原创 刘...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王朝。而在其中有一个王朝,其开国皇帝的故事尤为励志。这个皇帝出生贫寒...
原创 他... 在与李鸿章有血缘关系的后辈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作家,甚至入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的...
原创 东... 文/袁 帆 鞍山,一座因钢铁工业而兴起的现代城市,其正式建立并命名的历史只有约90年;清华,一所与“...
原创 李... 公元211年,刘备在法正的帮助下,发动了入川之战。虽然庞统在落凤坡英勇战死,但刘璋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原创 何... 我们常常听到“燕云十六州”这个词,虽然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刻,甚至只是有些模糊的印象。历史上有这...
“唐诗之都”品牌效应如何最大化 雷蕾 唐诗是中华文化史上的明珠,长安是唐诗创作的地理中心。唐诗与长安有说不尽的故事,今天的西安建设“...
原创 柴... 我国四大盆地,从北往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其中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
逝去的古建筑 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古老的中国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古建筑,那是一种渗透在骨子里面的美,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