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合纵周朝初建以来,齐国即崛起为东方大国,拥有丰富的海盐鱼利和广袤平坦的土地。位于东海之滨,齐国背靠大海,东边无敌,成为春秋时期的东方霸主。在齐桓公的统治下,齐国首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到了战国时期,田氏代齐的时代,齐国的国势出现动摇,虽然衰弱,但东方大国的威望依然不减。
与此同时,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崛起,其军队被天下诸侯视为虎狼之师,秦国本身也被看作虎狼之国。面对秦国的崛起,各诸侯国纷纷选择合纵抗秦,希望共同致力于重创秦国,以免将来受到威胁。合纵的倡导者以三晋为首,其次是楚国,再次是燕国,齐国则位列末位。齐国对于合纵攻秦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可谓提不起劲。在八次合纵中,齐国有五次直接未参与,尤其在后四次更是连续缺席三次。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何齐国在关键时刻选择缺席,这是否与齐国的政治战略和历史仇恨有关?
要理解齐国不参与合纵的决策,需回溯到第五次合纵攻秦之前的历史。战国时期,制衡强国是各国都参与的国际大事,齐国也不例外。在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齐国曾积极对抗崛起的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魏国。齐国参与了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等两次专门针对魏国的战争,同时也在第二次(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96年)和第四次合纵(公元前287年)攻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第五次合纵攻秦前后,齐国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司马迁认为,齐国不参与战国中后期的合纵攻秦,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和贿赂。反间计和贿赂成为齐国做出这一决策的关键原因。君王去世后,齐国内乱,被秦国利用金钱和反间计谋将齐国的臣子拉拢,使他们成为反间者,劝说齐国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这样的策略导致秦国灭亡了五国,齐国自己也因此遭受重创。
然而,事实上,齐国的不制衡政策并非完全源自对秦国的贿赂和反间计。早在齐襄王的时期,即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的时候,齐国就已经实行了不参与制衡的政策。在君王后死后,齐国继续了这一战略。这表明齐国不制衡并不仅仅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谋,更是因为齐国内部对于秦国崛起的危机意识的缺乏。这种战略的延续不是一个君王或一个时期的决策,而是齐国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普遍缺乏对于秦国威胁的认知。
这一认知的改变可以追溯到曾经使齐国霸主天下的齐湣王时期。在齐湣王统治时期,齐国吞并了宋国最富饶的地区,国势达到巅峰。湣王开始积极推动军事扩张,对外侵略,尤其是对中原霸主魏国的两次战争,使齐湣王成为所有诸侯国都曾经打击过的敌人。这为后来五国联军灭齐创造了历史背景。
公元前284年,燕国联络各国,共同谋划围攻齐国。燕、秦、赵、韩、魏五国联手,五国围攻齐国,将其逼至灭亡的边缘。在此过程中,燕国崛起,士卒乐意轻松作战。乐毅成为联军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伐齐。齐国最终战败,湣王被迫出逃,燕国进攻齐国都城临淄,夺取了齐宝,烧毁了宫室宗庙,齐国在这场惨败中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幸存。这场血海深仇让齐国的统治阶层对于五国的围攻产生了深深的仇恨。
而五国攻齐的事件不仅使齐国陷入困境,更让齐湣王在出逃的过程中遭到楚国派来的援军将领淖齿的谋杀。尽管楚国声称出兵是为了救齐,实际上是为了分得齐地,以减少齐地百姓的反抗。这一血海深仇的背景,使得齐国对于与其他五国合纵攻秦的提议不感兴趣。让这些国家狗咬狗,而齐国则在一旁舔着伤口、渔翁得利。
综上所述,齐国不愿参与合纵攻秦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齐国在那个时期的实力还未恢复到巅峰时期,正处于历史上最为衰弱的时刻。其次,地缘政治的角度上,齐国与秦国相距过远,战争成本高,而战争收益有限,甚至可能助长其他强国如三晋楚国的崛起,对齐国形成更大威胁。最后,五国联军灭齐的历史事件造成了齐国与其他五国的深仇大恨,使得齐国不愿意与这些国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