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为何不愿合纵,选择中立呢?齐湣王:我的死你们不要负责吗?
迪丽瓦拉
2024-11-05 18:52:12
0

原标题:齐国为何不愿合纵,选择中立呢?齐湣王:我的死你们不要负责吗?

自合纵周朝初建以来,齐国即崛起为东方大国,拥有丰富的海盐鱼利和广袤平坦的土地。位于东海之滨,齐国背靠大海,东边无敌,成为春秋时期的东方霸主。在齐桓公的统治下,齐国首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到了战国时期,田氏代齐的时代,齐国的国势出现动摇,虽然衰弱,但东方大国的威望依然不减。

与此同时,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崛起,其军队被天下诸侯视为虎狼之师,秦国本身也被看作虎狼之国。面对秦国的崛起,各诸侯国纷纷选择合纵抗秦,希望共同致力于重创秦国,以免将来受到威胁。合纵的倡导者以三晋为首,其次是楚国,再次是燕国,齐国则位列末位。齐国对于合纵攻秦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可谓提不起劲。在八次合纵中,齐国有五次直接未参与,尤其在后四次更是连续缺席三次。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何齐国在关键时刻选择缺席,这是否与齐国的政治战略和历史仇恨有关?

要理解齐国不参与合纵的决策,需回溯到第五次合纵攻秦之前的历史。战国时期,制衡强国是各国都参与的国际大事,齐国也不例外。在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齐国曾积极对抗崛起的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魏国。齐国参与了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等两次专门针对魏国的战争,同时也在第二次(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96年)和第四次合纵(公元前287年)攻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第五次合纵攻秦前后,齐国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司马迁认为,齐国不参与战国中后期的合纵攻秦,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和贿赂。反间计和贿赂成为齐国做出这一决策的关键原因。君王去世后,齐国内乱,被秦国利用金钱和反间计谋将齐国的臣子拉拢,使他们成为反间者,劝说齐国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这样的策略导致秦国灭亡了五国,齐国自己也因此遭受重创。

然而,事实上,齐国的不制衡政策并非完全源自对秦国的贿赂和反间计。早在齐襄王的时期,即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的时候,齐国就已经实行了不参与制衡的政策。在君王后死后,齐国继续了这一战略。这表明齐国不制衡并不仅仅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谋,更是因为齐国内部对于秦国崛起的危机意识的缺乏。这种战略的延续不是一个君王或一个时期的决策,而是齐国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普遍缺乏对于秦国威胁的认知。

这一认知的改变可以追溯到曾经使齐国霸主天下的齐湣王时期。在齐湣王统治时期,齐国吞并了宋国最富饶的地区,国势达到巅峰。湣王开始积极推动军事扩张,对外侵略,尤其是对中原霸主魏国的两次战争,使齐湣王成为所有诸侯国都曾经打击过的敌人。这为后来五国联军灭齐创造了历史背景。

公元前284年,燕国联络各国,共同谋划围攻齐国。燕、秦、赵、韩、魏五国联手,五国围攻齐国,将其逼至灭亡的边缘。在此过程中,燕国崛起,士卒乐意轻松作战。乐毅成为联军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伐齐。齐国最终战败,湣王被迫出逃,燕国进攻齐国都城临淄,夺取了齐宝,烧毁了宫室宗庙,齐国在这场惨败中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幸存。这场血海深仇让齐国的统治阶层对于五国的围攻产生了深深的仇恨。

而五国攻齐的事件不仅使齐国陷入困境,更让齐湣王在出逃的过程中遭到楚国派来的援军将领淖齿的谋杀。尽管楚国声称出兵是为了救齐,实际上是为了分得齐地,以减少齐地百姓的反抗。这一血海深仇的背景,使得齐国对于与其他五国合纵攻秦的提议不感兴趣。让这些国家狗咬狗,而齐国则在一旁舔着伤口、渔翁得利。

综上所述,齐国不愿参与合纵攻秦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齐国在那个时期的实力还未恢复到巅峰时期,正处于历史上最为衰弱的时刻。其次,地缘政治的角度上,齐国与秦国相距过远,战争成本高,而战争收益有限,甚至可能助长其他强国如三晋楚国的崛起,对齐国形成更大威胁。最后,五国联军灭齐的历史事件造成了齐国与其他五国的深仇大恨,使得齐国不愿意与这些国家合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溥仪这一生还是挺可怜的,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几经流转,颠沛流离。在他死后的时...
原创 “... 《周易》中有两个词,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 一开始,你需要隐藏起来,默默发展,等待机会,这就是潜龙勿...
原创 清... 钱币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之一,拥有铸币权对经济、政治、文化的控制力毋庸置疑。清末,各地起义风起云涌,...
行知读书会|古埃及文明对永恒与... 自上海博物馆特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展以来,至今热度不断。3月22日,新一期的行知读书会...
原创 南... 北齐皇帝 《后汉书·崔駰传论》记载:“ 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晋书·应詹传》记载:“训导之...
原创 雍... 张廷玉和年羹尧,是康熙皇帝捧出来的一文一武,也是汉臣之中的两个标杆。 不过,年羹尧和张廷玉一比,他的...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余年诸侯割据的局面...
原创 洛... 当生活遭遇到个人实在无法抵御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办?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求助,向亲友以及社会各界求助...
原创 唐... 唐太宗文韬武略兼备,他的功绩直到今日还为人所津津乐道,人们能想到的赞美之词基本都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
原创 清... 古代皇帝从即位的那一刻开始,有两件事就要立即开始办理:一是寻找万年吉地,也就是寻找自己死后的墓地;二...
原创 虽... 在公元前376年的时候,晋国公室最后的这一片土地也被瓜分了。在春秋与战国交替的过程中,三家分晋也就成...
原创 考...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赵春青研究员曾公开表示: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可能...
原创 历... 随着影视的发展,很多关于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被搬上的屏幕。当然,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历史上都是有一...
原创 清... 当时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将喘着最后一口气的大明王朝送上了亡命之巅。随后李自成在吴三桂和满清的合作夹攻之...
原创 秦... 秦舞阳十三岁入伍,霸气十足,为何刺秦王时表现却如此差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恢复罗马昔日荣光-查士丁尼的统... 查士丁尼的统治,公元527-565年 查士丁尼的统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最终...
原创 左... 慈禧的“风光伟绩”早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她一生奢靡得让人发指,大清朝几百年的积蓄被她挥霍一空,这...
原创 你... “大奸雄”、“大英雄”,曹操身上的标签有不少了。但今天要再给曹大人身上加一个标签就是“救火队长”。“...
朱高炽在位仅有10个月,为何却... 首先看一下朱高炽的庙号,“仁”,一直被封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是各朝各代统治的主流思想,所以对于...
原创 学...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和大家闲聊时,经常有人会问: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中,秦皇、汉武,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