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女人有一特点,让中原男子避之不及,即使长得再漂亮也不敢娶
迪丽瓦拉
2025-09-02 01:04:09
0

食色性也,男人对漂亮的异性感兴趣是天性,对漂亮女人毫无抵抗力。

可凡事都有例外,在古代,中原男子对匈奴女人,哪怕是长得再漂亮的女人,也不敢感兴趣。非但不感兴趣,往往见了还退避三舍,就像小白兔躲避大灰狼那样。

是匈奴属于异族,让中原男子产生心理障碍吗?非也。

《辞海》上关于“异族”的定义是:不同的种族。具体来讲,就是文化不同,居住地不同,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不同,外貌往往也有明显区别。

东亚其他国家跟中国人一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和黑头发,使用的文字也类似,但是语言不同,基因也不同,居住地相隔千万里,所以他们对我们来说也算是异族。

匈奴算不算异族?

匈奴人多半是黄皮肤,黑头发,仅仅根据这些外貌特征,还不能说他们就跟我们是同种族。

匈奴民族是游牧民族,在世界分布很广。他们的后代突厥人在欧洲有两部分,一部分居住在高加索,一部分分布在中伏尔加河地区(今天的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

由于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中原人和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融合,相互之间的基因开始高度重合。

所以说,匈奴人对我们来说不能算是毫不相干的异族,大家的后裔融合在一起,都属于中华民族。这不是简单的推断,而是有充分依据的。

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司马迁老先生对此是这样记载的:“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也就是说,汉族和匈奴人在远古时期就是同一个人种,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都属于华夏一脉。

这就推翻了另外一种说法:现在北方汉人之所以有阿拉伯基因和阿尔泰基因,完全是游牧民族征服之后,产生了混血导致的。

匈奴人虽然总体上跟汉人属于同一个人种,有同一个祖先,但是有的匈奴人相貌与汉族人明显不同。在历史的变迁中,他们的命运不同,生活区域不同,导致了两个民族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首先,两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汉族以种地为主,是农耕民族。匈奴以放牧为主,是游牧民族。

其次,汉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匈奴人则没有。

根据司马迁老先生《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也就是说,最初的匈奴人他们是没有文字的。

汉民族的语言是汉语,匈奴人不说汉话,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也有人说突厥语就来自匈奴话。

不管不怎么说,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两个民族的性格和习俗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农耕民族生活区域是固定的,生活方式就是地里到家里,最多几里路。

中原农耕民族住宅相对固定,没有战乱等外因的话是不会主动迁徙的,一辈子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因此,汉民族性格比较保守,有储蓄意识,观念也比较封闭,做事情中规中矩,思想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十分保守。

反观游牧民族,基本没有固定住所,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走到哪住到哪,四海为家。

匈奴人生活的草原一望无际,天地辽阔,这形成了他们无拘无束的豪放性格。草原上的女子,也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像中原女子那样,一辈子围着锅台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在婚姻习俗上,两个民族也大相径庭。

中原民族讲究君臣父子和人伦,父亲跟儿媳有染会被人耻笑,儿子也不能跟母亲辈分的乱来。否则的话,会受到舆论谴责,被唾沫星子淹死。

而匈奴人则不然,父亲如果死了,儿子擦干眼泪之后,会化悲痛为力量,把继母娶到屋里,开始恩爱寻欢。若是哥哥不幸去世,弟弟也会毫不犹豫,把嫂子娶回家。

如果不这样做,大家还会说你没有担当,不够意思。——《史记·匈奴列传》:“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在中原,女子在家听父母,出嫁听丈夫,丈夫死了,要服从儿子。

比如《女儿经》就告诫女性: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丈夫说,莫使性,慢开口,勿胡言……”总之,古代中原女子整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

在匈奴,全然没有这些说道,女子地位很高,不说跟男人平起平坐吧,一个个全都是女汉子。

她们真正可以撑起半边天,不需要在男人跟前示弱。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不难看出匈奴女人是多么强大。

汉武帝时期,有个著名的使者名叫张骞,奉命到西域去。使命是向那里的小国表示,大汉愿意跟大伙联合起来,对付大家共同的敌人匈奴。

可是事不凑巧,当张骞经过河西走廊的时候,遇到了匈奴的骑兵。张骞一行被扣押,囚禁在匈奴的监狱。对方将他关了十年,张骞争取机会逃脱,到了西域。

不过那里的国王对大汉没有信心,不愿意跟匈奴作对。张骞无奈,只好返回。这次他担心被抓,就改变了行军路线。

不得不说,张骞的点儿太背,回来的时候竟然再次被匈奴骑兵撞见,成为俘虏。

这次匈奴单于下了决心,一定要说服张骞,让他放弃大汉国籍,为匈奴服务。但是无论匈奴如何软硬兼施,张骞依旧不改初心,表示自己绝不会背叛祖国,背叛汉武帝。

单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决定采用美人计,软化他的坚定立场。

匈奴人给了张骞一个漂亮姑娘,把二人关在屋里,让生米做成熟饭,然后拜堂成亲。张骞虽然身材魁梧,奈何对方也身高马大,力大无比,竟然被对方制服。

当时张骞只有25岁,在此之前在皇宫里当侍卫,长得一表人才,是标准的帅哥加猛男。匈奴姑娘很快就喜欢上了张骞,而且日久生情,真正爱上了他。

有一天晚上,姑娘对张骞说:“我的猛男啊,你跟我说实话,你想不想回国?”

张骞思索了一下说:“我做梦都想。”

“既然如此,我想办法帮助你逃走吧。”匈奴姑娘说。

张骞听了之后并没有激动,对逃跑不抱任何希望。他知道在茫茫戈壁中,没有导航的年代,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且沙漠里水源奇缺,气温极高,还没有食品,即使不迷路也难活着走出来。

看到张骞反应冷漠,没有信心,匈奴妻子鼓励说,一切包在我身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结果在匈奴妻子的帮助下,张骞战胜了千难万险,奇迹般脱险,返回到了祖国。

作为一名女性,而且是匈奴女性,史书上对她不会太多篇幅进行描述,只有寥寥半句话——“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张骞是汉人,对大漠地形根本不熟悉,想要成功逃脱,没有妻子的协助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匈奴女人的手段十分了得。

在《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迁就说过这样的话:“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

意思是,在匈奴,人们不同情弱者。如果你是体弱的话,就不会有同等的权力,分肉的时候只会分给你最少最差的。这就要求女子个个风风火火,能骑马射箭。如果跟中原女子那样,说话燕语莺声,走路不敢出声,说话用手绢挡住嘴巴,要不了多久,便会被饿死。

也只有孔武有力的姑娘,匈奴小伙子才会喜欢,不然的话很可能会成为剩女,无人问津。

情况放在中原,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女子走路大大咧咧,说话大呼小叫,会被认为没有教养。谁把这样的女子娶回家,肯定会被弄得鸡犬不宁。这哪里是娶媳妇,分明是娶回个祖宗回家。要不了多久,非把父母给气死不可。

别看张骞娶到了一位通情达理、敢爱敢恨的匈奴姑娘在前,可似乎后世的中原儿郎也没有被这个榜样带偏,很少有主动与匈奴女子结为秦晋之好的案例。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匈奴女子的这种性格特质,导致了守旧的中原男子哪怕是打光棍,也不敢娶匈奴姑娘进门。即使她们长得再好看,也只能避而远之。

不过,人的性格是会随着环建改变而改变的,匈奴姑娘的这种草原奔放型性格,如果她们来到中原,时间长了,也未必不会入乡随俗,做出改变,秒变成知书达理的小可爱。

参考史料:《史记 匈奴传》《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张骞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创下这四大记录的皇帝就是武则天,她十四岁入后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
原创 大... 抗战时,一个“大汉奸”搂着日本美女,赚日本人的钱,却用8个字,帮助我军杀死2万多日本鬼子。 今天要讲...
高清 | 坦斋周博临金文《作册... 作册大方鼎 时代:西周康王时期。因铭文提到“铸武王成王异鼎”,故此器应铸造于康王时期。 出土:192...
原创 大... 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大明帝国创始人朱元璋驾崩,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新皇上任的第一把火...
原创 唐... 你是不是听到过这样的言论:假如我生在唐朝就好了,这样就会被皇上选中了。 那么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 ...
蒙古对待金国皇室和宋朝皇室的态... 南宋那会儿,有个忠臣心里憋屈,直接跳江了,还背着皇帝一起跳海,反观金国那位末代皇帝,却是被乱军给干掉...
原创 从... 由于受到现代影视剧的影响,提起清朝军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破破烂烂的军装和油乎乎的大辫子,还有一触...
原创 老... 这组老照片由德国海军军官FriedrichCarlPeetz拍摄,地点是山海关。1900年,他在侵华...
黑美出版经典连环画故事《封神演... 今天继续分享老连堂《封神演义》之临潼关,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吴琼编文,孙福林绘画。 这临潼关是《封...
原创 从...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今河南省上蔡县),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辅助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原创 马...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现,震惊世界,在世界考古界掀起了一股马王堆研究热潮,马王堆考古发掘给中国以至世界都...
原创 朱... 元朝,这个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中最具争议之一。自它崛起之日起,便引发了无...
原创 刘... 三国时期的各方混战造就了一段传奇历史,不论是各方人物智斗还是直来直去的实力交锋,三国时期的枭雄们都在...
袁绍统一河北:历史上最强诸侯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末年的纷争与割席断交无疑是一个极为精彩的篇章。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袁绍的崛...
原创 马... 1949年5月,西安,第一野战军司令部。 彭德怀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他刚刚接到来自咸阳的捷报。 ...
原创 阿... 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起一帐药香。病榻上的诸葛亮突然屏退左右,颤抖着抓住心腹李福的衣袖:"告...
原创 继... "韩国人又要申遗了",这句话最近在网上频频看到,我们的筷子、端午节、泡菜等等很多领域,韩国人都坚称是...
原创 唐... 盛唐气象,歌舞升平,谁能想到,曾经如此辉煌的王朝,最终的落幕竟如此凄凉?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风雨飘摇后...
原创 消... 消失于历史中的4件文物,件件都是无价之宝,何时才能重现世间?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百年来的战乱...
原创 两... #文化大拜年# #春节大联欢# 什么?民国时期曾经两次要废除春节!是的,听我给你道来。 第一次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