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应邀参加同学聚会,饭桌上一众老友相谈甚欢。但此时一件突发事故,却让毛主席瞬间勃然大怒,愤然离席。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毛主席为何如此生气?最终,他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点个赞,我们继续往下看。
1949年,刚到北平没多久的毛主席,无意中得到了一则消息,自己的同窗好友汤璪真,此刻正在北平一所大学任教,而自己上学时亦师亦友的恩师黎锦熙,也在同一所学校里工作。他乡遇故知向来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毛主席在知道老同学们的下落后,分外激动,立马托人找来了汤璪真的联系方式,并主动和汤璪真联系。
汤璪真在接到毛主席的电话后,也十分的激动,他没想到,阔别三十多年的好朋友,竟然还有再见的一天。得知毛主席就在北平后,汤璪真立刻开心地表示,自己会叫上黎锦熙,一起去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在听到汤璪真的话后,却制止了他,并谦虚地解释说,黎锦熙是我的老师,自古都是学生拜见老师,哪有老师拜见学生的道理?还是我去看你们吧。拗不过毛主席,汤璪真只好答应了他。
考虑到毛主席现在是一国领袖,出门时必然会有很多警卫人员保护安全,为此,汤璪真和黎锦熙特意借来了很多桌椅板凳,准备供给警卫人员休息使用。同时,他们还不忘交代自己的夫人,要尽可能多地预备饭菜,不要出现饭菜不够的尴尬情况。
在两家人激动地等待中,下午三点,毛主席来到了学校职工宿舍。令人惊讶的是,毛主席并没有像众人想象的那般,带领一大票保镖前来。他的身边,只有一位警卫员。好友相见,几人激动不已,在一阵亲切的寒暄过后,汤璪真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怎么只带了一位警卫员呢?看着疑惑的众人,毛主席笑哈哈地说,我又不是皇上,我是来参加同学聚会的,不是皇上驾到,哪用得上那么大的排场?
听到毛主席略带调侃的话,众人立马明白,这位敢与唐宗宋祖争领风骚的领袖,是真的不喜欢封建时代搞特权那一套,他是真的想和每一位老百姓做朋友的。明白这一点后,众人和毛主席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便更亲近了几分。
在门口简单寒暄过后,大家一起进屋就餐。餐桌上气氛十分融洽,三人不约而同地开始追忆青春。回想起几十年前,汤璪真幼年时,和毛主席在一个学校念书,由于天资聪颖,他曾连跳两级,学习速度和深度令毛主席都为之赞叹。
而黎锦熙则是毛主席的历史老师,两人亦师亦友,共同学习进步。当年蒋介石撤离大陆时,他原本是有机会跟着一起走的,但他毅然撕毁了要他撤离的通知书,并告诉家人,自己要在这里,等一位堪比唐宗宋祖的伟人。由此可见,黎锦熙有多么的信任毛主席。对于这位坚定支持自己的老师,毛主席也十分尊重,他直言黎先生是“可以商量学问,并探讨国家大计”的良师挚友。就这样,几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不断传来。
就在几人相互打趣,乐得开怀大笑时,门口突然来了一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正在和朋友吃饭,不好直接进去打扰,于是便叫走了门口的警卫员,对他说了几句话。没过多久,警卫员便回来了,他来到餐桌旁,伏在毛主席耳边,悄悄地说着什么。黎锦熙和汤璪真两人听不到警卫员说的内容,但他们发现,在听到警卫员的话后,毛主席脸上的笑容便开始凝固,接着逐渐消失。看着毛主席这不寻常的神情,两人猜到,可能是发生大事了。
警卫员报告完消息后,便迅速退出了门外,黎锦熙和汤璪真二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好多问,于是便面带疑惑地看向毛主席。毛主席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后,面带歉意地看着两人说,蒋某人存心不想让我喝好这顿酒啊,我得先走了。
黎锦熙两人一听,心中立即明白,这是对面又在闹幺蛾子了。
2.毛主席满怀欣喜参加同学聚会,但席间发生的一件事却令他异常愤怒。当时到底发生
了什么?
毛主席与恩师黎锦熙,同窗汤璪真把酒言欢,席间,警卫员过来悄悄报告了一件事,毛主席脸色大变,当即离席准备返回住处。在回去的路上,工作人员详细向他报告了事情全貌。原来,就在几个小时前,国民党的几艘军机竟然强行闯过防空线,对内地进行了一轮轰炸。轰炸伤亡结果还没出来,但可以预见,受伤的人员不会少。
听到详细内容后,毛主席脸色十分凝重。他知道,国民党虽然败退孤岛,但此时的他们仍然拥有不俗的军事实力。别的不说,仅就战机数量,就足以形成威慑。如果没有足够的防空力量,那类似今天的这种轰炸,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
回到住处后,毛主席迅速叫来了朱老总和周总理,三人一起商议对策。
考虑到当时我们刚刚建国不久,按照国内的工业力量,别说是造飞机,就是连一盒火柴都未必能造出。所以,想要拥有防空力量,势必需要向外国购买武器装备。按照毛主席的想法是,我们应当尽快向苏联购买一批战斗机,形成有效的防御网。以后,国民党的军队要是再敢来,就让他有来无回。
毛主席的提议很正确,因此朱老总和周总理都没有反对。不过,朱老总在思考过后,提出了另一困难,并询问毛主席该怎么做。朱老总表示,飞机好说,买来就能用,可飞行员不好培养,在飞行员培训出来的这段时间内,我们该怎么防止对方再来聒噪呢?
朱老总的问题非常透彻,那时,我们拥有的飞机数量非常稀少,因此每一架都被拉来做了战斗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多余的飞机训练飞行员。因此,那时我们军队中,可以胜任飞行员的人少之又少。而一个合格的飞行员,从摸飞机,到能独立飞行作战,是需要长时间培训的。就算现在飞机立刻到位,战士们立刻投入训练,那也需要很久之后才能投入战斗。在此期间,对面肯定还会再来侵扰的。一旦他们继续实施轰炸,势必会给我们造成损失,该如何在这段时间内防御呢?
听到朱老总的问题后,毛主席沉吟片刻,接着说道,那就请苏联先援助我们一批高炮吧。
用高炮防飞机,确实是一种常用的防御办法。我们的战士有不少都会操作高炮,即便不会操作的,加急训练后也可以很快掌握方法,比训练飞行员要快得多。毕竟,那些常年和枪炮打交道的战士们,学起新型武器来,是很容易上手的。
毛主席的决定考虑得很全面,于是大家便按照这个决定,开始和苏联协商。在众人散去后,毛主席又特意让人去叫当时的空军司令刘亚楼将军,想要问问他在防御对面空军上,有什么好的想法。
刘亚楼很快就来到了毛主席这里,毛主席也不绕弯子,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问题。听到问题后,刘亚楼沉吟片刻,向毛主席回答,首先还是飞机和飞行员,这个是必须要有的,只有发展好了这一项,我们才能彻底打断国民党在空中的蠢蠢欲动之心。而在训练飞行员的这段时间内,我们除了可以用高炮外,也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方法,那就是导弹。
听到刘亚楼的话后,毛主席思考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问道,导弹打飞机,世界上有先例吗?刘亚楼笑着回答,目前还没有。
听到回答后,毛主席笑着说,我们中国人要敢于做第一,没有先例,我们就要创造先例,总之,不把敌机打下来,我是睡不着觉的。
于是,在经过毛主席同意后,刘亚楼向苏联购买了一批导弹。很快,在这些导弹的帮助下,我们真的开创了这个先例。
3.毛主席预备用飞机和高炮防御敌机,但在不久后的一场战斗中,战士们却用另一种出人意料的办法赢得了胜利,并开创了此类战斗先河。那么,当时究竟用的是什么方式呢?
在听到刘亚楼将军的提议后,毛主席沉思片刻,便同意了购买导弹的请求。之后,在一场场谈判中,我们成功争取到了导弹援助,苏联同意出售给我们五套萨姆2型地空导弹。有了这些高科技加持,我们迅速建立起第一批导弹防空营。防空营建成没多久,便迎来了实战的机会。
那天,北京上空万里无云,天气十分晴朗。营中战士们刚刚结束一场辛苦的演习,正准备休息一天。但谨慎的营长在看到这种天气后,心中却响起了警铃。营长觉得,这种没有云彩的天气,能见度极高,十分适合侦查,对面说不定会派军机过来串门子。
为保证万无一失,营长连同战士们放弃难得的休息时间,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时刻观察着空中情况。
果然,营长的话应验了,上午十点左右,一架国民党军机升空,而后直直向内陆飞来。在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们的空军队伍立刻升空准备拦截。然而当时国军用的是RB-57D侦察机,升空高度最高能到两万米。而当时我军性能最好的飞机,是米格-19歼击机,最大高度只有一万七左右。仗着飞机性能高,国军战机升空甩掉了米格19,然后便肆无忌惮地向内陆冲来。
收到详细信息的导弹营意识到,创造世界先例的机会来了。所有人各就各位,全神贯注地盯着仪表盘,等待着发射命令。在敌机距离导弹营60千米时,营长果断下令攻击。之后,三枚带着尾焰的导弹升腾而起,呼啸着向入侵者冲去。
没过多久,众人就收到了消息,这架嚣张的敌机成功被击败,飞行员已经殒命,飞机也坠落在一片农田中。得知消息的导弹营一片欢呼,大家心中明白,这次的成功一定会给对岸带来极大威慑力,以后,他们绝不敢再如此嚣张了。
这则好消息很快就到了周总理的办公桌上,周总理见到后,立刻拿着报告来找毛主席。在听闻我们真的用导弹打下飞机后,毛主席兴奋之余还开起了玩笑,他说:有了这项先例以后,看蒋介石还敢不敢再来打扰我喝酒。
在导弹成功防御敌机的同时,刘亚楼将军也带领着空军从无到有,一步步打造出了一支辉煌的人民空军,令对面再也不敢猖狂。
在刘亚楼将军之后,我们的空军队伍里,还出现过一位优秀的将军,这位将军在战场上屡立奇功,70岁时,还能驾驶战斗机做高难度的眼镜蛇机动飞行。除了个人军事素质过硬外,将军在为祖国引进先进战机上,也做出过巨大贡献,这其中还有一件轶事。
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与苏联代表一起谈苏-27军购事宜,苏联人想在酒桌上给我们下马威,结果将军找到了一名天赋异禀的战士,说了一句“祖国需要你的胃”,于是这名战士便成功干趴下了十七位苏联将军,促使代表团顺利谈下军购单,为空军后续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推动。屏幕前的你,有知道这件事全貌的吗?如果有的话,请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答案吧。
回顾那些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刚刚建国时,偌大的中国领空上,只有七架不同型号的飞机,甚至为了营造出一种我们有成建制空军的假象,周总理还下达了一条令人心酸不已的命令,那就是让这些飞机在开国大典上连飞两遍。然而在毛主席和刘亚楼,以及其他各位老前辈们的共同努力下,二十年后,我们便拥有了一千多架歼5和两千多架歼6,彻底掌控了我们自己的天空。四十年后,我们拥有了完善的空军体系,并不停向着世界前列追赶。六十年后,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四代机,具备了能让一切来犯之敌有来无回的实力。这种进步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这里,让我们向这些伟大的先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