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7年,蒋介石唯一一次到延安,当时他已经明白了:败局已定
迪丽瓦拉
2025-09-03 00:33:20
0

毛主席和蒋介石几十年的矛盾纷争,最终以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蒋介石败退台湾,据守孤岛,毛主席亲手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被蒋介石追赶、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很长时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是历史就是这样的公正,我们党最终还是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反动政权。

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以后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装备精良,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为什么就打不过共产党?

其实,蒋介石自己心里明镜的,早在1947年,蒋介石就到过延安,在延安的经历,已经让蒋介石预感到了自己败局已定。尤其是和延安的一个农民的谈话,更是让蒋介石认识到了国民党必败,毛泽东必胜。

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

1945年,伟大的抗日战争结束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打败了日本鬼子。准备迎来期盼已久的和平。

毛主席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做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给人民以和平、民主。

但是蒋介石坚持独裁和专制,不可能给人民以和平。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进行重庆谈判作为缓兵之计,把内战军队调动到内战的前线。

一切准备就绪,蒋介石在1946年的6月底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军的进攻,解放战争爆发。

解放战争开始,蒋介石发动了对各个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当时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部署,主动放弃一些大城市,让敌人化整为零,分散敌人的力量。这样,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

蒋介石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就改成重点进攻。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

在山东战场,经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全副美式武装的国民党整编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我们在电影《红日》中,直观感受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在陕北,毛主席和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主席掷地有声地说:

“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毛主席化名李德胜,意思是离胜利不远了。可见毛主席对解放战争打败蒋介石的胸有成竹。

毛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利用陕北高原有利的地形,和国民党军队军队周旋,这就是著名的“蘑菇战术”,把蒋介石的军队拖垮。

蒋介石兴奋不已,亲临延安

1947年3月19日,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占领了延安,胡宗南还在毛主席住过的窑洞门前拍照纪念。

这更是胡宗南在蒋介石面前邀功请赏的资本。

胡宗南电告蒋介石自己在战场上如何浴血奋战,如何克敌制胜才打败共产党,才占领延安。还是要在主子面前讨好。

胡宗南再给蒋介石的报告中写道:

“我军经七昼夜的激战,俘敌五万,缴获武器弹药无数,取得延安大捷。”

蒋介石对胡宗南的胜利极为兴奋,认为多年来和毛泽东的对抗,自己已经胜券在握,消灭共产党和毛泽东已经是为时不远了。

蒋介石因为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也想到延安去看看,被共产党所说的“圣地”延安到底什么样子?毛泽东靠着什么能够在延安指挥共产党的抗战,共产党的力量会越来越大?

蒋介石就在1947年8月7日,在蒋经国等人的陪同下,乘专机到了延安。

蒋介石要解开心底的怀疑:毛泽东凭借什么魔力得到下层穷鬼的支持?

蒋介石到延安,在延安的活动,让他已经认识到了国民党的大势已去,共产党为什么越来越强大,共产党的不可战胜。

延安农民一席话,蒋介石感到绝望

在枣园,蒋介石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毛主席居住的窑洞,他要看看毛泽东居住的环境怎样,因为蒋介石想象不到,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锦衣玉食?是雕梁画栋?

走进窑洞,映入蒋介石眼帘的是斑驳的墙,夯土的地面,门和窗户都是普通木制的,桌子的桌面有些凹凸不平,炕上仅仅是一块简陋的木板。

蒋介石的心突然有一丝不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他蒋介石的老对头,毛泽东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指挥着敌后战场的抗战?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

窑洞外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个小型的装置。蒋介石身为总裁,还是知道这是一辆纺车。

蒋介石怀疑的表情让胡宗南赶紧报告“这是毛泽东纺线用的。”

蒋介石惊诧不已“他毛泽东要亲自纺线?”胡宗南赶紧接着解释“延安物资紧缺,共产党高级领导都亲自参加劳动。”

蒋介石有一次震惊了:身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亲自纺线织布?

这时候,蒋介石手下人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带来了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蒋介石先是挤出了一丝微笑,告诉老农民不要害怕,就是象和毛泽东一样和民众交谈。

在交谈中,蒋介石又一次震惊了。从这个农民的口中,蒋介石知道了生活中的毛泽东。

衣:毛主席的衣着朴素,穿的是自己纺线织布做的衣服,衣服上经常有补丁。脚上是布鞋,有时候也穿草鞋。共产党的干部,不管级别多高,都这样。

食:自己的菜园种的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有时候和村民在一起吃着饭,拉家常。

住:就是身后的窑洞,和我们老乡住的窑洞一样一样的窑洞。

行:开会,更多也就是步行。有时候也骑马。延安有两辆汽车,毛主席都拒绝使用,一辆车给了指挥军事的朱德,另一辆给了延安五老,也就是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等长者。

喜好:没事就看书,经常开会。帮着老乡抱孩子,还听听话匣子的唱戏。

蒋介石听到这些有关毛主席的日常生活的简单介绍,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则是五味陈杂。

蒋介石聪明着呢,他知道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读过《孟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明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但是蒋介石集团已经腐败透顶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蒋介石集团得阶级属性决定了必将被人民唾弃、抛弃。

将近九个月后的1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

一年后的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占南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南宋末年,元朝大军入侵江南之地,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也因此走到了末路,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却毁家纾难,...
原创 战... 导语:战国七雄,燕国因何而亡?迂阔之政,战乱之世固守王道传统的悲剧,燕国有三大特殊之处,周武王分封的...
原创 科... 一 贞观五年,初兴的大唐已然灭了悬在头上的利剑——东突厥。建立了不世之功的李世民,心头的自豪那是无以...
原创 五... 曹魏五子良将,是曹魏除曹姓和夏侯姓氏以外的名将,分别为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
原创 深... 深度反思: 为什么必须警惕日本精英分子? 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 中国国门大...
原创 青... 家人们,我最近刷到个离谱新闻!湖南郴州有个小伙子,爹妈给他取名叫朱云飞,结果他23岁那年突然“上头”...
原创 七... 在西汉历史的长河中,七国之乱无疑是一场惊涛骇浪,差点掀翻了汉王朝的统治巨轮。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段充...
原创 黄... 大家好,这里是史书上说了啥,今天和大家分享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唐朝发生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
原创 赵...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统帅,因长平之战指挥不当,导致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坑杀。所以一直以来被当成反面教材...
原创 不... 1258年8月11日,蒙哥因病去世在合州钓鱼城下,享年五十岁。蒙哥去世后,进攻南宋的军队纷纷撤退。这...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以来,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尤其是新航路开辟后,整个欧洲列强不断崛起,形成...
原创 洛...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
原创 上... 1949年的阳春3月,柔和的春风吹拂着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西柏坡,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
原创 张... 比“九一八”事件提前三年,师出有名,主动出击,能否改变历史? 历史不能假设,但假设一下也无妨! 19...
原创 原... 在历史上,只要是关于皇位之争,那就没有什么血缘亲情可言,父母所生的兄弟,那并不是兄弟,那只是一个绊脚...
原创 高... “重读史记”第一季第二十五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在司马迁...
原创 为... 宋太宗赵光义能够在宋太祖赵匡胤之后登上皇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面充满了争端和猜疑。 ...
原创 司... 司马家族在三国是最大赢家,建立晋朝结果败家。为什么反差如此之大。 司马家族从司马懿晚年开始开挂,发动...
原创 美... 在中国,总有人赞扬美式民主,认为美式民主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那么两党制或者多党制是不是真的那么美好...
原创 为... 因为唐朝打隋朝,再怎么说也是汉人与汉人之间的造反,只要喊着“杨广无道,人人得而诛之”的旗号,只要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