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唐朝打隋朝,再怎么说也是汉人与汉人之间的造反,只要喊着“杨广无道,人人得而诛之”的旗号,只要胜了就有人服,没有人会喜欢永远打仗。但是清兵是满族,也称为金人,不是汉人,所以说吴三桂在明朝末年帮清兵,就成了降清。
在唐朝时期,其实隋朝的幽州王罗艺,即为罗成的父亲,就是先反隋,助唐,之后在李世民即位之后,却又反唐,以悲剧结局,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不是谋逆,虽然悲剧,却也归为忠勇之列,并未称为奸妄。这当然归功为他助过唐,并且唐朝的当权者,也同为汉人(并不是因为影视剧中的罗成是他儿子,罗成是编出来的人物)。
但是吴三桂却不一样,他助的是满族,而当时的当权者崇祯再差也是汉人,各民族都有一种自家孩子只有自家能打的莫名习惯,吴三桂这种帮着别人打自己家孩子的人,当然是会被绑起来批判的,而满人却不会相信一个汉奸,于是吴三桂虽然降了,但是依然吃力不讨好。
人们比较难以接受异族的背叛,所以不管是吴三桂还是别的其他的首领,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批判,并且还是一大批绑着清朝辫子的文人的批判,只是吴三桂算是牵头的那一位,所以批判得更为厉害。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投敌,永远都不会被写成忠烈,这是亘古不变的,因为民族之间的背叛都会无限的扩大,像金庸的两部小说就是同样的道理,有着汉人血脉的杨康被完颜洪烈养大,被喷了个不忠不义不教,但是身为契丹人却有着汉人心的萧峰,却硬生生的被质疑逼回去,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