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二战德军进攻苏联,零下35度,为什么傻乎乎穿着单衣?
迪丽瓦拉
2025-09-03 09:03:40
0

大家都知道,在二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就是苏德战场的形势大逆转。1941年6月22日凌晨,纳粹德国动员500万大军大举进攻苏联,为了准备这次突袭,希特勒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制定作战计划了,代号为“巴巴罗萨”,而苏联对此一无所知。当斯大林被人从睡梦中叫醒时,才知晓边境已经全部沦陷。

到了1941年11月,德军装甲部队甚至已经到了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的地方,如果按照巴巴罗萨预计的那样推进,苏联战败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就在这一年,苏军竟然奇迹般的守住了莫斯科,之所以能够完成超级大逆转,除了保家卫国不屈的斗志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气!

苏联的冬季不仅漫长而且极其寒冷,夜间温度甚至低于零下35°,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时作战的德军居然没有穿棉衣,光冻伤的人就多达22.8万,此外,还有25万匹战马也倒在了严寒的天气面前。而那些侥幸没有被冻死的士兵连枪械扳机都扣不动了。以当时德国的工业能力,提前生产和预备几百万件棉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然而为什么没有准备呢?答案是三个字:意大利!

意大利是二战中德军坚定的盟友,也是最令德军失望的猪队友,那么,这个锅为什么要意大利来背呢?因为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德军突袭苏联的时间是4月,这样在严寒到来之前,德军有充足的时间站稳脚跟,补充物资。但是偏偏在3月份墨索里尼向希特勒求援了,意大利被法国残军打得灰头土脸,为了挽回颜面,意大利掉头去欺负更小的希腊。但令墨索里尼没想到的是,9万意大利军队大败于希腊。希特勒很无奈,只好从前线抽调15个师的兵力去援救,如此一来,巴巴罗萨计划就推迟了2个月。

正是这要命的两个月,让德军刚打到莫斯科就遇上了严寒,德军根本没有把御寒衣物列入物资计划,不得不从国内紧急调拨。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说,德军的失利,意大利也是有责任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武松喝醉酒上山打死了大虫被知县赏了一千贯,首先我们就要看一看这1000贯的购买力放在当时能做些什么?...
原创 李... 甲午中日战争是千百年来中日交战当中,中国输掉的第一场战争。在它之前,无论是唐日之间的白江口之役,还是...
原创 原... 从14世纪开始,欧洲的科学技术在飞速的发展。欧洲的很多航海家开始驾着船在世界各地遨游,不停地发现新的...
原创 武... 人们常说自古皇帝都多情,而唐高宗李治更是多情皇帝的代表性人物。 李治和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历来被人们所津...
原创 这...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日本人曾经侵略过我国的领土,在当时我国出现了很多的爱国将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为我...
原创 血... 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一位老人回到台儿庄,村口有人问他:“将军,是你吗?” 老人老泪纵横,“别叫...
原创 强... 1991年12月26日,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的最后一次会议上,苏联宣布解体,这个成立于1922年...
权力漩涡中的崛起:蒋介石如何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病榻上留下《国事遗嘱》,其中那句“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
雅典是如何成为罗马帝国的城市 雅典是如何成为罗马帝国的城市:希腊化世界的古雅典 希腊化时期的希腊地图/维基共享资源 除了一些徒劳...
原创 很... 宰相制度及名称的演变 宰相是一种国家制度,是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国务院总理。...
原创 可... 1966年,乌江边一个叫“白涛镇”的地方从地图上抹去,1984年叫停,18年的核工程一夜停工,抹去的...
原创 晚... 科举选拔制度是中国封建时代最为公平,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选拔是一场全国性人才的选拔,...
原创 赤... 赤兔马是三国第一良驹。 它跟随过5任主人,4人惨死,谁善终了? 一、 董卓 董卓,长期在边疆,为大汉...
原创 二... 1939年的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
原创 微... 微宋史系列短文,每一段都是精华 一、赵楷不经意间创造了数项大宋吉尼斯纪录——第一个全国高考状元的皇子...
原创 王...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长...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激战,最终赵军惨败,秦军也付出巨大代价。这一年,是战国战局的重要转...
原创 一...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26日,天津迎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他就是爱新觉罗·载振。载振当时...
原创 被... 从古到今,诞生过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有的人物却很悲剧,可以说他们生不逢时,也可以说...
原创 北...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废除传统农历,推行世界通行的公历,通电称当日为“元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