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国索要六城,楼缓说给,虞卿说不,赵王的想法呢?
迪丽瓦拉
2025-09-03 14:34:28
0

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大胜赵军,应侯范雎忧心白起的功名远超自己,说服秦昭王撤兵。

秦国派遣使者向赵国索求六座城邑作为讲和条件。赵孝成王犹豫不定。

六座城邑给还是不给,一出大戏静候二位主角。狡猾、聪慧的楼缓和忠心、睿智的虞卿,将如何展现自己的才能?

楼缓刚从秦国来,赵王和他商议说:“给予秦国城邑怎么样呢?不给怎么样呢?”

这位楼缓可能是亲近秦国的魏臣,就像要赵国尊奉秦为帝的魏将辛垣衍,受魏王指派而来。

楼缓客气推让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即便这样,您试着说说个人意见吧。”

抢着表达自己意图的肯定不是高水平的骗子。

楼缓说:“大王听说过公甫文伯的母亲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生病去世,妇人为他自杀在房中的有二人。

他母亲知道后,就不愿意为他哭泣了。他家的保姆说:‘哪有儿子死了不哭的呢?’

他母亲说:‘孔子是贤德的人,被鲁国驱逐,这人不追随孔子。现在他死了,有两妇人为他自杀,这样的话,这人对长者冷淡而对妇人厚道。’

所以从母亲的话语来说,她是贤德的母亲;如果从妇人的话语来说,必然免不了被视作好嫉妒的妇人。所以同样的一句话,说的人不一样,人们的看法也会变化。

现在我刚从秦国来,要是说不给吧,那不是正确的方法;说给吧,唯恐大王以为我为秦国讲话,所以不敢作答。假如我为大王谋划这事,不如给予秦国。”

赵王说:“好。”

骗子不是每一句都是假话。楼缓通过公甫文伯母亲的故事,提醒赵王“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

以退为进,他讲故事的目的是建立信任感,让赵王觉得他公允,为自己的计谋作铺垫。

如果楼缓真心不想参与此事,就应该是另外一种对话方式。

赵人楼缓为秦昭王相国,齐国、魏国、韩国三国攻入函谷关。秦昭王准备割地讲和,他征询楼缓的意见。楼缓说,“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而问焉?”楼缓彻底地远离此事。

对比可见,魏人楼缓的欲语还休其实是一种巧妙的伪装。

虞卿听说这件事,入宫进见赵王。赵王把楼缓的话告诉他。

虞卿说:“这是虚饰之辞。”赵王说:“什么意思?”

虞卿说:“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兵力衰减而撤退的吗?大王以为秦军还有进攻能力,因为喜欢大王而停止进攻的吗?”

赵王说:“秦国攻打我国,不遗余力,必定是因为兵力衰减而撤退的。”

虞卿说:“秦国用他们的力量攻打他们无力攻占的城邑,兵力衰减而撤退。大王又把他们凭自己力量无力攻占的城邑给予他们,这是在帮助秦国攻打自己。明年秦国再攻打大王,大王就没有办法自救了。”

虞卿给楼缓的话定调,“此饰说也”。虞卿批评楼缓的办法,等于帮助秦国攻打赵国自己。

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二次见面的楼缓。楼缓说:“虞卿能详尽地知道秦国的力量可以进攻到哪里吗?如果他不知道秦国的力量不能进攻到哪里,这点弹丸之地也不给予,假如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大王能不割让内地而求和吗?”

楼缓指责虞卿不了解秦国,误导赵王。

赵王说:“如果听您的割让土地,您一定能保证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吗?”

赵王已经有了割地的心思。影视剧中出现这种台词,基本上是要投降、叛变的。

楼缓说:“这不是我胆敢担当的事情。从前韩国、魏国、赵国结交秦国,相互友善。现在秦国放过韩国、魏国而单独攻打大王,大王用来事奉的必定不如韩国、魏国。

现在我为您解除因背弃秦国而遭受的攻击,开启两国边关、致送钱财,与秦国一起和韩国、魏国交往。到明年大王还不能取悦秦国,必然是大王事奉秦国落后于韩国、魏国,这是我不敢担当的事情。”

方法我告诉您赵王了,最终的结果在于您做得好不好,和我楼缓没有关系。这就是骗子的特点,撇清自己的责任;以便来日继续忽悠你。

赵王又把楼缓的话告诉虞卿。虞卿:“楼缓说,不能讲和,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大王不得不割让内地而求和。现在讲和,楼缓又不能保证秦国明年不再进攻赵国,那么割地有什么好处呢!

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又割让秦国的力量不能侵占的而讲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办法,不如不议和。

秦国虽然擅长进攻,也不能攻取六座城邑;赵国虽然不擅长防守,也没有丢失六座城邑。

秦国兵力衰减而撤退,它的士卒必定疲乏。我们以五座城邑聚拢天下的兵马来攻打疲惫的秦军,这是我丢失土地给诸侯,而从秦国获取补偿。

我国崇尚利益,这比坐等着割让土地,自我削弱来强壮秦国如何呢?

现在楼缓说:‘秦国所以善待韩国、魏国而攻击赵国,必定是大王事奉秦国不如韩国、魏国。’这是让大王每年用六座城邑侍奉秦国,等于坐等着把土地丢光。

下一年秦国再要求割地,大王还给吗?如果不给,就是放弃了先前的进贡而挑起秦国侵伐的战祸;如果给,那么没有土地可割让。

俗语说:‘强者善攻,而弱者不能自守。’现在坐等着听命于秦国,秦国兵力没有疲乏反而更多地获得土地,这是在强壮秦国而削弱赵国。

以越来越强盛的秦国割取越来越贫弱的赵国,秦国的求地之计一定不会停止。

何况秦国是一个凶残如虎狼的国家,没有礼义之心,它的欲求没有终止,但是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土地供给没有终止的欲求,这样的趋势必定是赵国消亡。

所以说,楼缓的话语是虚饰之辞。大王一定不要给予。”

赵王说:“好。”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这是《战国策》中最有力度的语言之一。

赵王当然不能容忍赵国消亡。虞卿揭示了楼缓这种投降策略的危害,最终会导致赵国的灭亡。为了最大程度保持国土的完整,虞卿提出一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办法,来强壮赵国而削弱秦国。

楼缓听说后,第三次入宫进见赵王。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他。

楼缓说:“不对,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赵国结怨成仇,天下诸侯是喜悦的,为什么呢?

他们说‘我将依附强大的欺凌弱小的’。现在赵国被秦军围困,天下祝贺战胜者的,一定全都在秦国。

所以不如尽快割地求和来迷惑天下,让秦国心安。不这样的话,天下诸侯将利用秦国的愤怒,趁赵国疲乏而轻松地瓜分赵国。赵国将要灭亡,哪里还会图谋秦国!大王依此判断,不要反复地考虑了。”

赵王对谁的话都是好好好,摇摆不定、缺乏主见,楼缓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虞卿的对策认为可以团结诸侯对付秦国。楼缓以为诸侯都是恃强欺弱的,赵国如果不割地给秦国,赵国丧失生存的可能。

虞卿听说了,又入宫进见赵王。估计赵王还是要把楼缓的话告诉他。

他说:“赵国危险啊,楼缓为秦国谋划啊!

赵国被秦军围困,再割让土地求和,这是让天下怀疑赵国,哪里是让秦国心安?这不是向天下显示赵国的弱小吗?

而且我所说的不给,不是这样就结束了。秦国索取六座城邑,大王用五座城邑贿赂齐国。齐国和秦国有深仇,齐国获得大王五座城邑,和赵国合力往西攻击秦国,没等大王把话讲完,齐王就会听您的。

这是大王失地于齐国而从秦国获取补偿,一举就能与齐国、魏国、韩国结成盟国,与秦国的力量对比就反转过来。”

虞卿和楼缓一样都着急,虽然观点、动机不同。

虞卿前面还有所保留,只说楼缓的话是虚饰之辞,现在直指楼缓的可恶立场。

楼缓表面上为赵王出谋划策,其实暗地里是为秦国卖力。这可以让赵王惊醒。

虞卿再次详细说明自己策略的优势,为赵王不向秦国投降鼓劲打气。

赵王说:“好。”于是派虞卿往东去拜见齐王,和齐国一起图谋秦国。

虞卿还没有从齐国返回,秦国的使者就已经到达赵国。楼缓听说后,赶忙逃走了。

二十多年前,赵相李兑联合齐国、燕国等五国攻打秦国,进展不利,与秦国停战讲和。现在遭受重伤的赵国联合齐国就能打赢秦国?

这事虞卿不可能不清楚。所以他根本的想法是拒绝投降。

游说范雎劝谏秦昭王撤兵、让赵国割地求和的谋士,是谁派出的?难道这谋士擅作主张吗?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六韬》)那么赵国是赵王的,还是臣子虞卿的?

赵王求的是安逸,“诚听子割矣,子能必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虞卿要的是国家强大,“一举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

虞卿和赵王谁更热爱赵国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动荡再一次席卷中原大地,一场无法避免的斗争,就此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
原创 缅... 正如埃及苏伊士运河被称为欧洲国家的生命线一样,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马六甲海峡就是当今中国的生命线。 每...
原创 专... 德国的工业技术是有目共睹,而记忆金属的研发,也是德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所为,这种技术最早是用来给金属...
原创 大...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六次到了江南巡游,皇帝到各地巡行,历代都有,乃是帝王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 但...
原创 他... 说起汉朝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大帝,觉得这就是汉朝的明君盛世了。其实,汉朝开...
原创 秦... 一,修长城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今天的话题就从“孟姜女哭长城”说起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
原创 苏... NO.165 没有必要过度吹捧,也没有必要过度踩踏。 作者:淮河雨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
原创 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蒙古人完整的退回了草原,史学家认为元朝仍然存在,称其为“北元”。为了扫除边隐患,朱...
原创 唐...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时年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但是直到贞观二...
原创 子... 一般人读史,往往会有两个障碍:一是各个朝代纷杂的机构和官职设置,往往容易张冠李戴;二是各个朝代的皇帝...
原创 俄...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其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重要...
原创 中... 1987年春天,香港九龙城寨的麻石墙根下蹲着几个抽水烟的老汉。推土机的轰鸣声里,有个白胡子老头突然掏...
原创 “...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
原创 武... 唐朝女皇武则天当年立后的时候,朝中大把人反对。因为这个女人来路不正,且心思狠毒,野心勃勃。 在唐高宗...
原创 俄... 【历史】国家的兴衰那都是世界大势,从古代几千年历史来看,大国兴衰那都是不断更替,后浪推前浪的。而且基...
原创 杨... 公元602年八月,陪伴杨坚三十六年的独孤皇后因病去世。两年后,杨坚也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临终之时...
原创 四... 不读《三国》,难识英雄!大家好,我是卧仔~ 自汉朝以来,三国时期的名将如繁星般璀璨,令后人难以忘怀...
原创 秦...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的那一刻就震惊了世界。古代位高权重的帝王往往一生杀人无数,被很多人怨恨,他们在生...
原创 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姜子牙简介: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太公望、吕尚。 姜子...
原创 周... 引言: 在古代,对待犯罪颇为严厉,所以刑罚也是硬币的另一面。但是,不同于现在的法制,当时的刑法像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