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坚临终前说:“独孤诚误我!”究竟是什么令他又念又恨?
迪丽瓦拉
2025-09-04 13:04:07
0

公元602年八月,陪伴杨坚三十六年的独孤皇后因病去世。两年后,杨坚也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临终之时,杨坚曾深感悔恨,对身边的侍从说:“若后在,吾不至此!”然而,几天后,他又突然喊出:“独孤诚误我!”为何杨坚会对独孤皇后既有深情又满怀怨恨?在短短四年里,太子被废、皇后去世和杨坚去世究竟存在什么联系?杨广是否真的弑父?让我们细细探讨。

清代史学家王夫之曾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杨坚被视为最容易得天下的帝王之一,但他登基之路并不平坦,甚至在即位前几天曾面临被杀的危机。对于杨坚而言,那时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杨坚出身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父亲杨忠是北方的军人,曾跟随宇文泰立下赫赫战功,官至上柱国、大司空,并封隋国公。少年时期,杨坚已担任骠骑大将军,随父征战沙场,磨砺了意志,增长了见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出落成一表人才。传说杨坚的额头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如炬,手心还自然显现出一个“王”字。初见杨坚时,北周太祖宇文泰就惊叹道:“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这一番话让杨坚的容貌与气质成为了流言的焦点,引起了宇文家族的紧张。北周明帝还记得宇文泰的评语,曾专门派遣相士赵昭去观察杨坚的面相,幸得赵昭为杨坚遮掩,否则他恐怕无法等到自己外孙登基。

在武帝时期,杨坚多次被人怀疑为不可靠之人,认为他有可能颠覆朝廷。比如齐王宇文宪就曾向武帝建议:“普六茹坚(即杨坚)貌有反相,恐其不安于人下,应当除掉。”内史王轨也曾多次劝谏武帝,说杨坚似乎有“反心”。尽管如此,武帝并未轻信这些传言,因为他认为杨坚只适合做将领而非帝王,且杨坚的女儿嫁给了太子,二人因此结为亲家。由于这个缘分,杨坚不仅避过了被武帝猜忌的险境,还能依靠自己妻子独孤伽罗的背景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独孤伽罗出身于北方少数民族最显赫的独孤家族,其父独孤信官至柱国、大司马,是北魏的权臣。这为杨坚在仕途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他日后的“惧内”埋下了伏笔。独孤伽罗不仅拥有卓越的谋略和坚韧的性格,还具备极强的政治眼光。当她意识到杨坚可能遭遇武帝的猜疑时,她坚定地支持将女儿杨丽华嫁给周武帝的太子宇文赟。尽管杨坚反对,因为宇文赟性格轻浮且不靠谱,但最终还是屈服于妻子的坚持。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杨坚的眼前危机,也为他后来的权力奠定了基础。

虽然杨坚在北周四任皇帝期间稳步过渡,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公元578年,杨坚的女婿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宣帝即位后,因纵欲成性、暴虐荒淫,逐渐与杨家疏远,并多次发出对杨家的威胁。某次,他甚至动了杀杨后之心,幸得独孤伽罗再次借家族之力为女儿求情,杨家才免于一难。但宣帝依然心怀不满,曾当面威胁杨家,说要“灭其满门”。没多久,宣帝召见杨坚,命令随行之人若发现杨坚有任何异样,便可立即处死他。杨坚心中早有准备,尽管内心忐忑,但他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稳住了局面,最终再次逃过一劫。

然而,命运之神似乎总在捉弄杨坚。就在他感到自己命悬一线时,周宣帝突然病倒,死于非命,杨坚的危机也随之解除。接下来,杨坚顺利登上了皇位,凭借独孤家族的庞大势力以及一系列权谋手段,完成了从辅政到篡位的过程。

即便在位后,杨坚始终对独孤伽罗怀有深深的敬畏与依赖。史书记载,杨坚即位后,与独孤皇后日夜相伴,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起。每早上,杨坚出宫上朝,独孤皇后都会一直送到宫外;每晚归宫,她又会在宫门口迎接皇帝,一同进膳,处理完政务后,二人同床而眠。尽管独孤皇后不亲政,但她凭借与杨坚长时间的密切沟通,逐渐在朝政中插手,甚至暗中指挥宦官监察朝政。宫中开始流传“二圣”的说法,而杨坚对此笑而不语。

独孤皇后极为嫉妒,不容忍杨坚宠幸其他女子。某次,杨坚与宫中一位宫女发生了关系,消息传到独孤皇后耳中,第二天她便将该宫女处决。杨坚知道此事后,愤怒不敢发作,只得悄悄逃出宫外,直至冷静下来才返回。这一事件只是独孤皇后对杨坚的掌控手段之一,她不仅对丈夫严格要求,也对朝中大臣以及自己的儿子杨勇不遗余力地施加压力。

杨勇性格仁厚但过于放纵,喜欢歌舞,且与太子妃元氏关系紧张。当元氏去世后,杨勇毫无悲伤之意,反而与宠妾关系亲密。这一切深深激怒了独孤皇后,加上杨广早有篡位之心,独孤皇后最终决定废除杨勇,支持杨广继承太子之位。杨坚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无奈答应,将杨勇软禁。最终,杨广成功夺得太子之位。

独孤皇后在位时,坚持个人理想,但她的行为却为杨坚与家族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后果。独孤皇后去世后,杨坚开始彻底放纵自己,沉迷于享乐,后宫佳丽重新获得宠幸。然而,年事已高的他已经无法承受这种生活,病重并且一度卧床不起。据《隋书》记载,杨坚宠幸陈氏和蔡氏两位夫人,结果导致了他的健康急剧恶化。

临终前,杨坚深感悔恨,对独孤皇后发出了“若后在,吾不至此”的感叹,显示出他对妻子的深深怀念。然而,不久之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再次表示:“独孤诚误我!”这一转变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父子矛盾。史书记载,在杨坚病重时,杨广曾私下调戏陈宣华夫人,被杨坚发现。杨坚愤怒之下,决定改立杨勇为太子,但不久后便突然去世。此时,杨广似乎已采取行动,通过一系列手段将杨坚的生命终结。

在杨坚死后,杨广迅速加紧清除所有威胁,甚至将曾有功的杨素和张衡等人一一除掉。杨广的做法,不仅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弑父,也让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欧... 1. 火烧铜牛,铁娘子,骆驼帽——欧洲历史上十大残忍酷刑有多可怕? 第十种:火烧铜牛 火烧铜牛...
原创 1... 在1922年11月,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被重新打开之前,这座陵墓已经安静地埋藏在地下三千多年。当...
原创 1... 解放战争后期,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已成败亡之势。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创 三...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一个聪明能干的臣子,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和眼光为自己选择一个英明的主公。然而...
原创 中... 传奇性最强:韩信。 胯下之辱,国士无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水淹章邯。 涉西河,虏魏王,禽...
原创 苏... 苏联是世界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或者称之为联盟,共存在69年,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陆地面...
从欧洲宪兵到“战五渣”:沙俄帝... 1815年沙俄凭借击败拿破仑的赫赫战功,在维也纳会议上以“欧洲宪兵”自居,成为镇压革命的铁拳。然而百...
原创 为... 毛泽东的见识为何高人一等?1938年,八路军成功打破了日军的围攻,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以及晋...
原创 你... 导语:你知道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是坑,却不知道在职场中你也会经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三国乱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蛮夷... 三国时期,华夏大地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混战。从黄巾起义的烽火燎原,到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各...
原创 传... 每个易家人都有独特的魅力,散发着属于自己的个性与光彩。而作为女婿的他们,更是如此,他们不仅展现了深厚...
原创 中... 中国姑娘远赴非洲的悲惨真相:你以为的浪漫爱情,实则是陷阱。谁能相信,现如今还有人会在垃圾堆里寻找过期...
原创 2... “隐”是与“仕”相对的一个概念。东方朔居庙堂之高,长期出入朝廷,因此严格来说算不上真正的隐士,但他屡...
张飞、马超强强联手,为什么会被... 2018年前的好多年,也就是218年那会儿,刘备让张飞、马超还有吴兰三个人带兵去了武都,他们在下辨那...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有一种光辉,穿透历史的尘烟,永恒闪耀;有一种记忆,如同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   80年前,当世界反...
朱元璋与李善长:开国功臣缘何难... 77岁高龄、开国第一功臣、手握免死铁券……这些光环加身的李善长,为何被朱元璋拖到菜市口斩首?更离谱的...
商代鸮卣:远古“战神”变“萌神... 文物名:青铜鸮卣 尺寸:高19.7厘米,口长径12厘米、短径8.6厘米,宽13.4厘米 时代:商代晚...
原创 具... 当章邯率领劳工军团横扫起义军,东出函谷关,又重创燕赵,使整个战争的局势逐渐倒向秦国时,大秦的朝堂上却...
原创 倭...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
原创 左... 中国近代史上,左宗棠三个字如雷贯耳, 汉族,字季高,湖南 湘阴 人。 晚清 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