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朝创立之初,选择沿用前朝废制,却为王朝带来不稳定因素
迪丽瓦拉
2025-09-04 02:32:40
0

全文共1767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秦朝之后,世人对“大一统”观念十分看重,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每一位君王都把统一全国作为自己的目标,“皇权天授,四海宇内”的观念深入人心。

秦朝之后,西汉王朝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高祖刘邦始终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施行何种国家体制,如何才能确保刘氏的江山不易手他人,需要高祖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中做出抉择。

而历史告诉我们,高祖显然并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而且险些亡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以解决。

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王朝刚刚建立起来,还有一些残余势力没有被完全铲除,尤其是那些拥立前朝的人,时刻都在等待这个初创王朝露出破绽。

随时都有大厦将倾的风险,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高祖刘邦是怎样做出抉择的呢?做出选择之后,对于西汉王朝的命运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国家体制的抉择

1、现实境况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登基,标志着维系了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分封制度的瓦解,秦始皇选用了郡县制治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而初创的西汉王朝,与秦朝的建立还是有很大不同,如果说秦朝是依靠武力消灭六国,那么西汉则是联络群雄,共同伐秦,这两种方式可以说是完全相反,刘邦更多地是靠拉拢盟友来逐步建立自己的基业的。

2、分封稳住人心

既然是盟友的关系,那么自然要给予好处,刘邦通过分封的方式来拉拢人心,手底下的这些能臣武将,都被刘邦封王,刘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底下人为自己卖命。

不止如此,秦汉两朝之间差距很短,纵观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时间间隔越短,发生动乱的可能性就越大,施行分封,既能稳住人心,又能显示出自己的大度,因为刘邦很顾及自己的平民出身。

3、两轨并行

高祖自身是不会满足于权力分化的,中央集权与分封自治的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会日益激化。在处心积虑除掉几个“不服管教”的功臣之后,刘邦致力于集权。

首先就是开始分封刘氏族人到地方为王,通过提高自己族人的权势,来巩固汉朝的统治,名义上是郡县制,但是实质上还是保留了分封的成分。

而这种并行的制度显然是相悖的,这也是为什么高祖铲除功臣,分封族人的根本原因,重视血缘关系是自古以来的通行做法,虽然其中也暗藏危机,但确实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二、“新体制”的危害与挽救

1、分封制的弊端

秦始皇之所以选择郡县制而废分封,正是看到了周朝分封制的弊端,后期诸侯叛乱,威胁中央统治,是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混战的根源所在,一旦天子无法命令各诸侯做到令行禁止,那么国家离分裂也就不远了。

王室的式微自然会招来祸患,所以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刘邦虽然也看到了分封制的危害,但为了稳住刚刚建立的江山,还是启用了分封制。

2、内忧外患相互勾结

当诸侯国的势力做大,甚至超越中央的实力时,难免会变得桀骜不驯,试图推翻现有政权。在西汉文景时期,这种势头愈演愈烈。

加之中央对于诸侯国缺乏有效的管控,导致内部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外部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相互勾结,严重威胁中央的统治,这一时期爆发了著名了七国之乱。

险些掀翻了西汉王朝的根基,而这一时期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由此可见,在“新体制”之下,中央与地方矛盾之深已经不可调和。

3、“新体制”的终结

七国之乱平息之后,汉景帝废除了六个诸侯国,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力量,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但是旧体制依然存在,西汉王朝随时都面临着威胁。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一局面才被打破,为了讨伐匈奴,稳定外部局势,汉武帝首先把目光放到国内,攘外必先安内。汉武帝提出的杀手锏就是“推恩令”。

推恩令顾名思义,就是允许各诸侯王在传位给嫡长子之后,把部分领地分给其他子弟,也就是“私恩”,而推恩令最令人称道的,是要求新分封的侯王要归中央管辖的郡管理。

也就是通过分封的办法,步步蚕食各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藩王实力,同时通过多次分封,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局面,有利于中央进行管控。在汉武帝时期,汉王朝才算找到了适合的道路。

新的王朝建立的时候,难免会面临国家体制的抉择,高祖刘邦选择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办法,虽然稳住了一时,但是弊端还是在日积月累中爆发,直至七国之乱结束,才算把前期积累的阴霾逐渐吹散。

到了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实现了对各诸侯国的削弱及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一统,也为后世王朝提供了借鉴。

这种体制上的探索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不断进行,日趋完善,我们可以通过一条条法令窥见古人的智慧。

参考文献:《汉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大家知道,在中国有两个十分特别的地方,就是香港和澳门,因为这是两个特别行政区。相比于香港,澳门的存在...
原创 原... 清朝的后妃制度形成经历了由关外到关内的过程。关外努尔哈赤时期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
原创 清... 清代两百多年中,先后出现了几十位皇后。但带着遗憾而死去的,却只有这么一位。 她不是别人,正是清太祖努...
原创 元... 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少数民族统一,分别是元朝和清朝。我们都知道元朝主要的统治者是蒙古族。 这个...
原创 溥... 光绪驾崩后,慈禧以“继承同治、兼祧光绪”的名义,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宣统的意思,就是要宣...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掌权者为了能够将整个国家完全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大兴农业,...
原创 大... 一半国土险沦丧,这个历史时期出现在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当时,中国疆域面临着巨...
原创 原... 有时候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一样的,当你强大有钱的时候,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人巴结你,讨好你...
后晋开国功臣桑维翰为何要坚持讨... 五代后唐末年,石敬瑭向契丹称儿,割让“幽云十六州”,致使中原无险可守,中原汉族之后遭受了四百多年的北...
原创 清... 清朝时期,皇帝的后宫妃嫔都住在紫禁城中的东西六宫。可是都说皇帝拥有三千佳丽,这么多人怎么住的下呢? ...
原创 太... 1851年,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天刚破晓,村庄却早已热闹非凡。洪秀全手持一把镰刀,站在两万多名农民的队...
原创 三...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在北方被曹操基本整合完毕,东南又被孙权经营起来的情况下,才在荆州获得了立足之地。 ...
原创 7... 提到民国四大家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宋家三姐妹,其中有一句话总结得相当贴切:“大姐爱财,二姐爱国,...
原创 一... 在奉系军阀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并不是因为军事才能而出名,而是凭借自己通过著书赚取收入的方式,...
原创 原...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四百二十八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导语:天下之...
原创 清... 近代时期的中国,也就是晚清统治时期,备受外国列强的欺辱,领土、资源也被人肆意宰割。清政府因为其错误的...
原创 古... 退休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古代常用“致仕”“告老”“乞骸骨”等词汇来形容...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 内部是沙乌·舒贾·乌尔·穆尔克(Shauh Shujah Ool Moolk)宫殿的内部,他是卡布尔...
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坐,张随口... 输出靠谱、有料的战争史,欢迎关注“今晚听历史”! (接上文)张宗昌有三个数不清:兵数不清、钱数不清、...
原创 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历史上的皇帝,大多数都对于自己的陵墓格外重视,而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