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世凯死后为啥是黎元洪继位,而不是关系更近的段祺瑞?
迪丽瓦拉
2025-09-04 09:02:33
0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先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持续收到此类文章的推送,并与我们一起讨论与分享您的看法,您的支持将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文|小黑

编辑|t

1916年5月7日,黎元洪正式继任民国大总统,这一举动不仅是对他个人身份的逆袭,也让他一跃成为名义上的民国第一把交椅。对于这一事件,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百年后的我们,都感到惊讶不已。大家不禁好奇,这个看似平庸的黎元洪,究竟是凭什么坐上了总统的位置呢?

抛开所有身份的标签,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段祺瑞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比黎元洪更有资格担任总统。那么,为什么最终继位的却是黎元洪呢?不禁让人感叹,黎元洪真是好运气到了极点。

黎元洪之所以能在袁世凯去世后顺利接任民国大总统,首先得益于袁世凯的提携与身边权力的支持。根据历史记录,黎元洪成为总统的公告是在1916年5月7日发布的,而袁世凯直到6月6日才去世,二者之间相差将近一个月。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袁世凯去世前,黎元洪便已经被确定为接任者。

那么,袁世凯为何选择黎元洪?这与黎元洪对袁世凯的长期支持密不可分。早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时,黎元洪就积极为袁世凯造势。尽管他心中对孙中山等人有诸多不满,但更多的是表达对袁世凯的支持。他在多次公开场合中称赞袁世凯“居功甚伟”,这一言辞与古代臣子对皇帝的献媚行为不无相似。

在袁世凯正式成为民国大总统期间,黎元洪更是倾尽全力,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与资源,为袁世凯的上位铺平道路。由此可见,袁世凯能够顺利登上大总统的位置,黎元洪的贡献不容忽视。

接下来,袁世凯放弃称帝后,面对护法运动的压力,只能无奈让位。此时,黎元洪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促成了段祺瑞等人的归来,努力恢复国家的和平局面。虽然黎元洪不是袁世凯的亲信,但他为袁世凯所做的诸多努力,使得袁世凯去世时自然会为他铺好接班的路。

另一方面,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等人在《临时约法》中设定了副总统可代行总统职权的条款,这无疑是在为袁世凯埋下了隐患。然而,袁世凯却依然选择了黎元洪担任副总统,而非自己的亲信段祺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袁世凯早已将黎元洪视为更为重要的心腹,黎元洪的地位远超段祺瑞;二是袁世凯与黎元洪之间或许有某种默契,事先承诺给他副总统的位置,否则黎元洪便不会全力支持他。尽管袁世凯曾一度废除《临时约法》,但随着黎元洪的上位,《临时约法》得以恢复,黎元洪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一任大总统。

然而,袁世凯的支持并不代表段祺瑞也会支持黎元洪。回顾当时的局势,段祺瑞的军力和威慑力显然超过黎元洪。那么,为什么他没有趁机取而代之,成为大总统呢?诚然,段祺瑞或许曾有此意,但他未能行动,甚至可能是不敢轻举妄动。

尽管黎元洪的声誉并不好,但他在威信上却远胜段祺瑞。首先,黎元洪是武昌起义的关键参与者,而武昌起义则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虽然黎元洪在起义前曾有过退缩,但在关键时刻,他毅然接过指挥权,这使得他在历史上被视为“正义”的一方。与之相比,段祺瑞则是典型的军阀,曾是护法运动的主要目标,许多人将他视为“反派”角色。如果段祺瑞取代黎元洪成为大总统,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种种后果不言而喻。因此,段祺瑞即使有意图,也不敢贸然行动。

此外,黎元洪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威信也不可小觑。即使段祺瑞的力量更强,但他依然支持黎元洪上台,这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通过段祺瑞被任命为国务总理的事实,可以看出,二者已经形成了合作关系。那么,黎元洪又凭什么能成为段祺瑞的合作伙伴呢?这要归功于黎元洪在军事上的实力。

当时,民国国内有两支最为强大的军队,一个是段祺瑞的北洋军,另一个则是黎元洪掌控的湖北军,亦即武昌起义后建立的南方军。虽然湖北军相较北洋军略显逊色,但它的存在足以让段祺瑞不敢轻举妄动。这正是黎元洪与段祺瑞达成合作的筹码所在。

黎元洪的上台意味着国内暂时保持了和平,而如果段祺瑞登顶,湖北军势必会反对,进而引发大规模内战,这是段祺瑞绝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毕竟北洋军中,冯国璋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如果段祺瑞与黎元洪发生激烈冲突,冯国璋很可能会从中渔利。因此,经过深思熟虑,段祺瑞最终选择支持黎元洪。

政治如同一场复杂的博弈,每一次的变动背后,都是各方势力的暗中角逐。在那种情况下,段祺瑞并不急于争夺名义上的权力,而是更注重实际的控制。即使他无法成为大总统,他依旧掌握着实权,而黎元洪虽然名义上是大总统,但却因为张勋的介入而轻易被迫下台,颜面尽失。

严泉.1922年黎元洪复职及总统任期问题考辨[J].史林,2023,(01):162-168219.

赵炎才.清季民初黎元洪“忠”之人格的多维性[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32-3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芈月传》这部剧让许多观众记住了秦国的著名将领——白起。剧中,白起被塑造成一个从无人问津的孤儿,幸得...
原创 明...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在三国历史中相对不显眼的角色,如李傕和郭汜,即便...
原创 《... 《出师表》是历史上诸葛亮亲自撰写的著名辞章,大家对此都不陌生。不过,许多人可能注意到,《出师表》中提...
原创 一... 关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忠义化身,但令人好奇的是,这位拥有强烈傲骨的英雄,为何会对刘备...
原创 三... 在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被视为战乱纷争的年代,正如古人所言,时局造英雄。在这纷扰的背景下,涌现出许多杰...
原创 三... 在三国的后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仍然存在,而蜀国却在渐显暗弱的情形下不曾坐以待毙。蜀国一直致力...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谋士排行榜:诸葛亮为何未能问鼎第一? 在讨论三国演义中的谋士排行榜时,诸葛亮虽以其出众的才能...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一乱世之中,能够保全全家性命是极为困难的。然而,诸葛家族...
原创 三... 三国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几乎每位三国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然而,在...
原创 邓... 263年,曹魏的权臣司马昭派遣邓艾和钟会率领大军征讨蜀汉。邓艾乃是一位擅长军事的将领,他凭借着敏捷的...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中,刘关张三英的英勇形象常常吸引着我们关注,或是曹操、周瑜、司马懿等富有个...
原创 原... 关羽,字云长,被誉为“美髯公”,他以忠义著称,赢得了刘备和曹操的高度评价。然而,在这两位权臣之间,关...
原创 溥... 在溥仪实现退位之际,清朝的十二位铁帽子王并非没有反对之声,反而反对情绪十分激烈。一部分人表达了强烈的...
五谷之长的稷,北方的粟:西周时... 考古探源:时光碎片中的稷迹 旧石器至新石器:曙光初绽 考古发掘,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
原创 抗... 在我们所观看的许多影视作品中,清朝的形象并不如历史书中所描绘的那样衰败。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影视剧的创...
原创 汉... 三国时期,名将层出不穷,张辽、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等英雄人物声名显赫,广为人知。然而,在汉末...
原创 “...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关于“礼部尚书兼任锦衣卫指挥使”的设定显然存在严重的历史失误,这与明朝的官职制度...
原创 为... 苏轼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趟名为生活的漫长旅途中,我们总渴望用理性的罗盘指引方向,以...
原创 古... 明代在我们传统印象中,通常与朱元璋的传奇经历、东厂与锦衣卫的权力斗争以及明制汉服的华丽风格相联系。影...
原创 崇... 历代的亡国之君中,崇祯皇帝无疑是最令人同情的一位。身陷国破家亡的困境,他并未选择苟且偷生,而是毅然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