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黛玉在贾府住了几年,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但贾母却没有安排她嫁给宝玉。甚至有读者猜测贾母变心了,不想让黛玉嫁给宝玉,而是另有合适的人选。其实这些只是猜测,并不是贾母的真实想法。以贾母对黛玉的爱,她绝不会为了一个外人而破坏宝黛的幸福。贾母之所以不早点安排宝黛的婚事,就是为了给宝玉创造读书成名的机会。
贾母为何不早点安排保黛的婚事?原来这对宝玉来说是一个机会。
一、怕耽误了宝玉的前途,给宝玉创造了读书的机会。
再说了,荣府,你听着,刚刚说的奇怪的事情就发生在这里了。荣公去世后,长子贾代善入仕,娶了金陵世勋石侯氏的一位小姐。他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但妻子还在。长子贾赦为官,次子贾政自幼酷爱读书。他的爷爷最疼爱他,他本来就想出生在客家。不料,当代善即将去世时,遗嘱一公布,皇帝出于对祖先的同情,立即命长子攻打官吏。他读过大学,现在已经晋升员外郎了。
从冷子兴在荣国府的讲话中可以看出,荣国府的爵位是世袭给贾母的长子贾奢的。次子贾政原本是要从客家开始,以求得尊荣。没想到贾岱山生前还写了一本书。皇帝见日后,出于对老大臣的同情,除了赐予贾赦世袭官职外,还额外赐予贾政一个长官之职。如今贾政已升任员外郎。
按照古代长子世袭制度,贾赦死后,荣国府爵位就世袭给贾琏。贾政的儿子目前不世袭。贾朱在世时,贾母和贾政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功名显赫。贾朱当时也很有志向,刻苦学习。如果贾柱没有英年早逝,他一定会功成名就,成为荣国府的新希望。
可惜贾朱早逝,贾母和贾政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尤其是贾政把照耀宝玉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所以对宝玉的教育十分严格。为了耽误宝玉的前途,贾政不准提前给宝玉纳妾,更不准过早地给宝玉安排婚事。
贾正寅道:“你忙什么呢?再学一两年,放人也不迟。我已经看上了两个姑娘,一个是宝玉,一个是浣儿。不过他们还年轻,我害怕他们错过了这本书,所以我还得再等一两年。”
这是《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的一段话。本来,赵姨娘想替贾环讨要彩霞,贾政却以两人年纪小为由拒绝了。贾政觉得宝玉和贾环应该再读一遍。二年册纳妾还为时不晚,不能耽误他们的前途。
贾母虽然宠爱宝玉,但谈到荣国府的兴衰,贾母和贾政的想法是一致的。贾母也希望宝玉好好读书,出个好名声。她也不希望宝玉早出嫁,怕耽误了宝玉的前程。这也是贾母没有早点给宝黛定亲的原因。当然,贾母这样做,也是为宝玉创造读书的机会,希望他日后能够扬名立万,大放异彩。
2、贾朱死后,贾母不敢让宝玉早出嫁。
贾母道:“上次有和尚说,这孩子不宜早嫁,要等年纪大了才嫁。可现在你也问了,无论富贵贵贱,只要嫁得好就行。”她长得不错,快来告诉我,只是他是个穷人,不过我只需要几两银子而已。”
贾母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宝玉从小就有不凡的出身。和尚说宝玉不能早嫁。贾母相信和尚的话。另一层意思,就是借此委婉地拒绝张道人对宝玉的求婚。
当然,除此之外,贾母不愿意早早为宝黛安排婚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贾母的早逝。贾朱是贾政与王夫人的长子。他十四岁入学,二十岁前娶妻,生子,后病逝。
贾珠的死因书中没有说,但从贾母和贾政对宝玉婚事的态度来看,应该与贾珠早婚有关。
在贾母看来,早婚不仅会影响宝玉的学业,还会影响宝玉的健康。再加上黛玉体弱多病,更不适宜早婚。
虽然贾母在故事中很少表达对宝黛婚事的看法,但从荣国府主奴们的反应来看,贾母应该是同意黛玉嫁给宝玉的,否则王熙凤也不敢公开批评黛玉。关于婚姻。玉开玩笑,别说是与平儿私下议论,都说宝玉与黛玉的婚姻,不需要花官钱。
其实王熙凤私下与平儿商量的正是贾母的意思。林如海病逝前,曾写信给婆婆索要孤儿。贾母安排贾琏陪黛玉回家探望。除了保护黛玉的安全之外,她还要在林如海病逝后,为黛玉争取继承财产的资格。
按照明清户制的规定,即使林如海生前为女儿留下了遗嘱,一旦林氏家族的人插手,对黛玉继承林氏财产也是不利的。幸好贾母已经安排贾琏陪黛玉回家了。林如海病逝后,贾琏利用贾家的势力,帮助黛玉争取继承权。林家的财产跟着黛玉到了贾家,贾母也就成了黛玉的女儿。玉的守护者。
以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她不希望黛玉将来嫁到外面去受委屈。再加上荣国府财政拮据,贾元春回家探亲时,林家的财产很可能被挪用。所以,贾母不顾亲情,不顾经济考虑,都会同意黛玉和宝玉的婚事,绝不会为了薛家的好姻缘而去关心黛玉的死活。
由此可见,贾母之所以没有提过宝黛的婚事,一方面是因为宝黛还年轻,黛玉身体不好,不希望他们早结婚。另一方面,他又怕早婚耽误了宝玉的学业,影响了宝玉的前途,葬送了荣国府的希望。
我是小孟,给大家讲《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支砚斋评《红楼梦》支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