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了一些事情,今天的人不想着去创新,而总是想着要去模仿,但又难以超越。像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就是这样,在唐代那个是个盛行的年代,李白却是以一种合乎古人的写作手法写就了这篇《蜀道难》,中国的诗仙李白使用了不到300个字就从各个方面将巴蜀道路的奇特挥洒的淋漓尽致。我们评价一首诗歌或者文学作品总是要联系到整个人的人生和宇宙大规律来看才算得上是一篇优美的作品,但李白的《蜀道难》似乎并没有命中这几个点,整体来说无非就是描写巴蜀地区的地势险要而已,这样的格局局限于一州之地,又是靠着什么被中国人推崇了近千年呢?
李白奇笔书写巴蜀美景
有山水的地方必定有中国诗人,有中国诗人的地方必定会被后世开放成为旅游景点。徐霞客数百年前免费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景点还是曾经的样貌吗?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李白《蜀道难》之中所描绘的巴蜀美景。因为李白那个时代进入蜀川地区总共就是两种路线,一种是逆三峡而上的水路路线,另外一种则是从诸葛亮北伐的山川路线入蜀。
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唐人进入到巴蜀地区都是一件极具生命危险的事情,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盛行一句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巴蜀地区的山川美景和人文美食总是让人流连忘返,而老年之后不出川居住在巴蜀地区更是一种极佳的养老生活,离开巴蜀的性命之忧让很多人停止这种想法,所以那个时候出川的人一般都是李白这种追逐功名利禄的良家子。
《蜀道难》更多的时候是李白一家乡人的身份去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因为李白就是四川人。他以时间的角度叙述了四川地区的国家文明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万八千年之前,虽然没有盘古开天地的十万八千年久远,但也是值得川人骄傲的事情了,毕竟有李白为他们背书。整首《蜀道难》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即使以千金之赏也改变不了这种格局。
从开头那种久远的呼唤读到末尾对于国家安危的思考,就可以看到李白不仅是一个读书人,他对于巴蜀地区地势险要和国家文化存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他希望唐王朝能够派遣可靠的人镇守巴蜀地区作为华夏文化的西南宝库,后面的安史之乱其实就已经证实了李白眼光的高瞻远瞩。数百字的文字给我们心灵之中一副电影排山倒海的感觉,这样的诗或许只有诗仙才可以吧?
郭沫若先生挑战李白
从《蜀道难》问世之后,李白的在唐代以及后代的诗歌的地位就是无人能及了。因为好的作品总是会以教科书的形式出现在后世学习诗歌创作人的桌子之上,所以后面许多诗人开始写诗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了解过李白的这首诗歌,并且有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模仿,声称自己也可以写出来,但到最后都成为了一个笑话。
普通人模仿失败的话也是没有什么,大家也就是一笑了知。但我们都知道自李白死后中国境内很少有名家去模仿李白的《蜀道难》,就算是模仿也只是暗中模仿意淫一下,根本不敢公开自己的诗作,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玷污李白的名声,另外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的名声受损。毕竟东施效颦的故事一直摆在哪里,被笑话了数千年,谁也承受不起,但近代有一个人不仅模仿还特意公布,自以为超越了李白,大家知道是谁吗?
这个人叫作郭沫若,他的这首诗写于1961年9月份。那个时候的郭沫若正是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在民国时代的那些对手死的死,逃的逃,他的地位俨然就是中国首位文学大家,因为心情比较好,所以他便乘船游览三峡,看着眼前的山水景色,他不禁想起了一千多年之前李白出蜀的场景,看着往事越千年的那种美景,他写下了自己的《新蜀道难》,为了追求古意,他特意使用了毛笔写下了这幅作品。
郭沫若老先生的这首《新蜀道难》花费了900多字,使用了许多陈述,夸张,比喻,拟人,对比,化物等创造手法,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说这首诗歌读起来真的是朗朗上口,很多地方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色,因为郭沫若的厚实文学功底,这首诗歌一出世,就被称为近百年来无人出其二,这个时候的郭沫若看到的是与李白不同时代的三峡,所以巴蜀美景有了很大的变动。
实际上等郭沫若老先生去世之后,我们终于可以公正地看待这首作品,他并没有以前那么优秀,和李白的《蜀道难》比起来真的是差远了,很多地方明显都是郭沫若强行为了模仿李白诗歌的格式而模仿,就像文中的二百四公里,读起来就让人觉得不通顺,到底是二百四十公里还是二百零四呢?写诗歌简化是一个好事情,但你不能简化到产生歧义啊!
还有郭沫若对于巴蜀地区河流雅砻江,大渡河,这些有名江河没有很好的融会贯通,完全就是杂糅其中,最后就造成了这个样子,不知道的老四川人还以为这又是网上谁写的打油诗,虽然缺点很多,但郭沫若这种敢于挑战李白的精神依旧是值得我们歌颂,毕竟他是第一个,后面这首诗歌被重新命名为《蜀道奇》,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到郭沫若的这首作品,能够和李白的《蜀道难》相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