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谈明朝:中国历史最腐朽、残暴的朝代
迪丽瓦拉
2024-11-07 10:11:01
0

原标题:金庸谈明朝:中国历史最腐朽、残暴的朝代

金庸老先生的才学大家都不陌生,他一生的武侠著作多被翻拍成电视剧,像《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都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而明朝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强盛的一个朝代,去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明朝整整有217年,可见其历史之悠久。那为什么金庸会在《袁崇焕评传》中这样批判明朝呢?

众所周知,这几年拍的古装剧大多是清宫戏,讲明朝的影视剧太少。因此提起明朝可能会有些陌生。

但如果你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话,想必你便会对明朝这个残暴朝代有所了解。从建国到最终的衰亡,明朝虽然出过很多名臣将相,但其贪腐、黑暗、残暴的一面似乎更盛。

内阁制的兴起

1380年,明朝的开国之帝明太祖朱元璋开启了一种新的统治制度,那就是内阁制。

古装剧中大家比较熟悉是其他朝代惯用的制度,对内阁制似乎有些陌生。其实内阁制的建立初衷是为了能够让明朝的皇权更为集中,削弱相权,这和明朝的腐朽黑暗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明朝前几任皇帝的统治中,确实是达到了明太祖的目的。

但内阁不同的一点在于,它能让皇权集中,也能牵制皇权。刚开始的皇帝因为内阁制度没有实权,基本朝中上上下下的事情都需要一手包办,皇帝看似皇权集中,实则是劳模无疑。

不是每一任皇帝都能成为劳模,他们总会有松懈的时候,而由于政务繁忙,无奈之下还是会选择把一些六部统一管理和政策交给内阁。

尽管起初的内阁确实没有实权,但随着明朝的发展,内阁的权力还是越来越大,甚至在大明宣德朝时期出现三杨辅政的局面。

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的时候,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这个看似没有实权,办事效率低下的内阁成为了腐化黑暗的基本,开始萌生贪官污吏。他们没有名臣将相的一展宏图之志,却有暗中勾结之风。

而这些奸臣的存在不仅多次干涉皇帝政权,还在多次宫廷混乱中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在明朝期间,其腐朽与官场的混乱脱不了干系。虽然说基本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贪腐官吏,但明朝的贪腐官吏之多自然是有原因的,而内阁制的存在便首当其冲。

厂卫制度的黑暗

明朝除了内阁制的政治制度特殊,其更特殊的是一个特别的组织,还是由皇帝亲自设立,便是赫赫有名的厂卫,先后设立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这样一些神出鬼没的组织,相当于现代的特务职位,不听命于任何人,只听信皇帝的吩咐。

如果说内阁的设立让明朝的办事效率十分低下,那么这些组织的设立就刚好相反,这是一个效率极其高的组织。

高到什么程度呢?皇帝睡前下命令抓人,半夜人就已经到了大牢里,而进了大牢的人,基本没有能活着出来的。它和明朝的黑暗、残暴关系颇深。

锦衣卫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整治贪官污吏,肃清官场。而东厂的设立是皇帝朱棣为了暗中打探消息。没想到最终都变成了冤假错案的集中处理点。

他们最惯用的手法便是将犯人抓来在入狱之前,一般会授意被告发者,让犯人说出自己家门中在朝的权势之人。

这样,家中的权势之人如果用足够的金银来贿赂他们,那么他们之间也就相安无事了。

但如果这位有权势的人吝惜钱财,不能满足他们,或者,所给的钱财数量不够,那么,他们就会马上汇报给皇帝,被告发者就会被下入镇抚司的大狱。

而犯人一旦入了镇抚司的大狱,必死无疑,其审讯的残暴不得而知。

太监的宠信

在历史上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太监要数明朝太监,而赫赫有名的东厂头目也是太监总管王振。

可想而知明朝的太监权力到底有多大。原本宦官在古代地位一直低下,但明朝的宦官略有不同,他们多飞扬跋扈,虽然文化水平低下却因为亲近皇帝而深得宠信。

明朝初年,朱元璋对太监的监管十分严格,凡是宦官都不得识字念书,不得干预政事儿。

按理说太监的地位不可能有如此之高,但明朝的太监的专权得益于皇帝朱棣,因为朱棣的谋反得益于太监的辅佐,故之后亲信太监,便允许太监设立东厂。

之后宦官一脉便纷纷效仿,在明武宗年间更是出了一位贪婪专权、臭名昭著的太监刘瑾,他的存在差点让整个明朝覆灭。

在整个明朝期间像他这样专权贪腐的太监还不少,前有王振,后有魏忠贤。

他们不仅没有按照明太祖的规定不干政事,反而在朝中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对皇帝献媚谗言,依仗皇帝狐假虎威坏事做绝。

更有甚者萌生除掉皇帝,独揽大权的痴心妄想。宦官的宠信为明朝的黑暗贪腐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皇帝的残暴

明朝的残暴除了厂卫制度的设立,还跟统治者有关。

历史上很多酷刑都来自于明朝,其残恶程度常人都难以想象。

若受罚官员落得个罢黜下狱、杖责都要回家感谢祖宗庇佑。每天上朝前都要在自家祠堂拜一拜祖宗。

这并非一句玩笑话,而是真正的提心吊胆做官,这也是明朝很多能人不愿考取功名做官的原因,不仅每月俸禄少的可怜,还要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难保哪天脑袋就不在脖子上了。

在上文说到的明武宗年间的太监刘瑾,最终就落得一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

这样的奸臣被用酷刑可以说是罪有应得,可另一位忠臣也遭遇酷刑而死,连带诛灭十族,却令众人惋惜,忠臣方孝孺因为不屈服皇帝朱棣的威逼,宁死不改篡位之实而惨遭诛灭十族。

明朝连皇帝都这样残暴,下面的人也纷纷效仿。而厂卫监狱的酷刑也是让人闻风丧胆,在审讯过程中死了的人不计其数。

明朝的黑暗与残暴,和特殊的制度、统治者的管理方式,以及能人抑郁不得志,小人当道关系颇深。

金庸老先生如此批判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