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聊聊三国这段历史,要是诸葛亮北伐成功了,那蜀汉可就厉害了,直接兴复汉室。不过,这成功之后,局势可就复杂了,说不定啊,有两个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为啥这么说呢?咱慢慢分析。
刘备当年临终托孤,看似只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人大权,实际上,还有赵云和魏延呢。在当时的蜀汉政权里,诸葛亮那是大权在握,军政一把抓,刘禅之下,百官之上;李严呢,是永安都督,管着江州永安那一片,《三国志》里记载,刘备让李严当 “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至于魏延,一直镇守汉中,刘备到死都没把他换掉,可见对他多放心。从政权地位来说,诸葛亮>李严>魏延和赵云;论军权呢,诸葛亮>赵云和魏延>李严。
要是北伐真成功了,诸葛亮说不定得收拾两个人,一个是李严,一个是魏延。先说李严,这人野心不小,曾经要求划分五个郡出来,弄个巴州,自己当巴州刺史,这不是想当一方 “土皇帝” 嘛,诸葛亮肯定不同意啊。后来,诸葛亮把李严从永安调到江州,还让陈到去守永安,这明显是在削弱李严的兵权。可李严还不死心,居然怂恿诸葛亮接受九锡,进爵称王,这背后的心思,不就是想搞政治斗争,给自己谋利益嘛。最后,诸葛亮实在忍不了,把李严扳倒,还流放到梓潼郡去了。你想啊,要是北伐成功了,李严这种不安分的人,下场估计更惨,能被废为平民,那都算是诸葛亮手下留情了。
再说说魏延,这也是个刺头。《三国志》里写着,“魏延常谓诸葛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啥意思呢?就是魏延觉得诸葛亮胆子小,老是埋怨自己的才能没处使。他居然敢对自己的直属领导诸葛亮指手画脚,在背后还骂诸葛亮胆怯,这谁能忍啊?换了哪个领导,心里都会有疙瘩,说不定还起了 “杀心”。要是北伐成功了,诸葛亮大概率会拿魏延开刀,就算不杀,至少也得把他兵权削了。
你看,这诸葛亮和魏延、李严之间,在军权和政权上的争斗,后主刘禅可是都看在眼里的。刘禅心里也明白,他得支持相父诸葛亮啊,为啥呢?因为这两个人要是继续这么折腾,刘禅这皇位,还真不一定能坐得稳。
咱再从另一个角度想想,这北伐成功之后,蜀汉肯定得论功行赏,重新分配权力。像李严和魏延这样的人,要是不处理好,很可能就会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李严一心想当 “土皇帝”,要是让他掌握更多权力,说不定就会割据一方,不听中央的话了;魏延呢,自恃才能高,又对诸葛亮不满,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乱子。所以啊,从巩固刘禅统治的角度出发,诸葛亮也很可能会对这两人动手。
咱可以想象一下,北伐成功后,长安城一片欢腾,蜀汉军队凯旋而归。诸葛亮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切,心里想的可不仅仅是庆祝胜利,还有怎么稳定蜀汉未来的局势。这时候,李严和魏延的命运,其实已经悬在了半空。
当然啦,这都是咱根据历史资料,站在当时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历史没办法重来,诸葛亮最终也没能北伐成功,这些也只能是假设了。不过,通过这些假设和分析,咱能更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那些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还有权力斗争的残酷。
好啦,今天关于 “北伐成功后诸葛亮会杀谁” 的话题就聊到这儿。要是你对三国历史感兴趣,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后续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祝各位看官都能发财,生活顺顺利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