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刘备亲自发动的,但最终却惨遭初出茅庐的东吴都督陆逊的击败,损兵折将的情况不必多提,最关键的是,这场战役不仅让刘备的军队元气大伤,甚至最终还丧命。可以说,这一战对于刘备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羞辱。
那么,为什么刘备的军队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了仅仅五万兵力,就如此一蹶不振呢?实际上,五万兵力几乎是刘备当时所有的兵力,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从《三国志》的记载中得出一些答案。当时刘备攻打荆州时,仅有三万兵马,而且这些兵员大多是刘备接管荆州后,刘表的旧部,尤其是当初刘琮投降时带来的那批士兵。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刘备派去和他合作的,也正是这支部队。
当刘备占领了荆州后,他将其中两万多人留给关羽,让关羽负责驻守荆州,而自己则带着一万多人南征蜀地,去攻打刘璋。起初,刘备攻打刘璋并未见到明显的战果,原因就在于他所带的兵力过于薄弱,战斗进展缓慢。后来,他才从关羽处调来了大约两万多人,才让刘璋感到压力巨大,最终主动投降。由此可见,刘璋的兵力也不过四万左右。刘备原有的三万兵力,再加上刘璋蜀郡的四万人,总共大约七万人,这几乎是刘备军最强的时候。
然而,战局却在后来发生了变化。关羽因擅自发动襄樊之战并败北,损失了不少兵力,初步估计损失了至少三万人。而最致命的打击还是关羽的死亡,这无疑削弱了刘备的军队力量,等同于失去了左膀右臂。正是在关羽去世后,刘备选择了发动夷陵之战,但诸葛亮、赵云等人均不赞同这场战争。他们认为刘备军并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如果贸然出兵,结果无论胜败对刘备的集团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在面对北方曹魏强敌的压力下,刘备更应该谨慎。
不仅如此,在刘备出征之前,他的谋士法正也已经去世,刘备麾下的将领黄忠和马超也相继去世,整个刘备阵营的力量急剧下降。然而,刘备依然执意发动战争,带着新招募的兵员,总算凑齐了五万大军,信心满满地准备进攻东吴。就在出征前夕,张飞竟被部下所杀,这对刘备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尚未开战,他便已经失去了一员猛将。
可以说,关羽和张飞是刘备能够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重要支柱,他们的去世对刘备集团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尤其是在夷陵之战时,刘备又犯下了严重的战略错误。尽管他本有水军,且水军原本是他的一大优势,沿长江进攻东吴本应是轻而易举的事,东吴的陆逊也十分忌惮刘备的水军。然而,刘备却放弃了使用水军的优势,选择将大部队在陆地上安营扎寨。结果,陆逊趁机发动偷袭,用火攻打击了刘备,导致他八百里连营被烧,损失惨重。
这场战役几乎摧毁了刘备的五万兵力,直接导致了刘备集团的重创。可以说,在刘备去世后,集团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战斗力。幸运的是,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及时稳住了局势,选择与东吴孙权和谈,并开始重新招募兵员,逐步恢复了刘备政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