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拥有昭君出塞这一传世佳话,但背后却隐藏着她凄凉的一生,这段历史至今仍令人感伤。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有的说作樯),字昭君,来自西汉时期的南郡秭归县(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村),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最初只是以一名普通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中,成为宫女。 传说中王昭君是当时宫中最美丽的女子之一,但她的真容却没有被汉元帝亲眼见到。如果他见到了她,也许昭君出塞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在皇宫中,女子的数量非常庞大,少则数千,最多时甚至有上万。作为一国之君,皇帝忙于政务,自然不可能逐一亲见每位宫女。于是,皇帝通常通过宫女们的画像来挑选心仪的女子。正因如此,宫中的画师变得非常受欢迎。 许多宫女为了争取皇帝的宠幸,都会通过金钱贿赂画工,让他们将自己的画像画得更美丽,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机会被选中。可是,王昭君在宫中并未向画工送礼。画工心生不满,于是将她的画像画得十分普通,导致王昭君一直未能得到汉元帝的青睐。 公元前54年,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在与北匈奴的郅支单于的战争中败北,向汉朝称臣,并三次进京朝觐。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请求娶一位汉朝的公主为妻,以便通过婚姻联姻,巩固与汉朝的关系。汉元帝自然不愿把公主远嫁匈奴,于是决定从宫中挑选一位宫女,将她封为公主,嫁给匈奴。最终,王昭君被选中了。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见到王昭君后非常高兴,汉朝能够与匈奴结为亲家,本就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而汉元帝又赏赐了他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子,令他喜上加喜。王昭君离开宫殿前,汉元帝看到她美丽的模样,十分不舍,甚至想要挽留她。然而,身为皇帝,他不能轻易违背自己的诺言。王昭君离去后,汉元帝心中渐渐感到不安,于是命人取出她的画像一看。看到画像后,汉元帝愤怒至极,原来画工并没有真实地画出王昭君的美貌。经过调查,才得知画工故意画得不美,汉元帝怒令将画工斩首示众。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生活了三年,期间生育了一子。然而,呼韩邪单于去世,使王昭君看到了回国的希望。于是,她上书请求回归故乡。然而,当时的汉成帝拒绝了她的请求,并命令她遵循匈奴的习俗,继续留在匈奴并嫁给呼韩邪的儿子。在匈奴,继承父亲遗妻是一种习俗,名为收继婚制,即父亲去世后,儿子可继承父亲的妻子,但生母除外。 这种习俗对于王昭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原本是受汉文化熏陶的女子,无法适应这种近乎物化的方式。王昭君再次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期间育有两个女儿。然而,十一年后,呼韩邪的长子去世,由他的弟弟接任,而王昭君则不得不再次嫁给他的弟弟。此时,王昭君已经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回到故乡了,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渐渐压垮了她。仅仅两年时间,她便因郁郁寡欢而去世。 根据古代的婚姻习惯,王昭君出塞时年纪应该不超过二十岁,但她仅在匈奴生活了十几年便早逝,可见她在那里的生活并不幸福。如果她在匈奴过得如意,又怎会上书请求回归,更不会在三十多岁时就因郁闷而去世?失去丈夫后,她不得不接受嫁给丈夫儿子的命运,这对从小受汉文化熏陶的王昭君来说,显然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在那段时间,她如同一件物品,先后辗转于父子三人之手,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