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近代史学家对明朝的一致评价。就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来说,也确实仅有明朝做到了这一点,即便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也在临死前留下了“勿伤我百姓一人”的言语。作为皇帝来说,崇祯的觉悟还是值得肯定的。
可一个国家的运转,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责任。尤其是对于封建王朝而言,当整个政治集团无法做到上下一心的时候,王朝早就已经名存实亡。
【崇祯皇帝最后还是没能挽回王朝】
崇祯的确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只可惜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扭转这个时代的大势?
现代人在《明史》中读到有关崇祯的事迹时,总会充满了感慨。可很多人都容易忽略,在崇祯努力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尤其是在大明灭亡前的最后80天,崇祯心存幻想进行的一系列救国举措,最终却引发出一出又一出的闹剧。
【崇祯在大明灭亡前的最后80天仍然在努力救亡】
学士出征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八,李自成对山西发动进攻,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李自成旗下的大顺军就成功抵达山西平阳。面对势不可当的大顺军团,平阳知府张璘也十分知趣地选择了投降。听到这样的消息,崇祯内心自然是十分不满的,可这个时候的崇祯却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无将可派。
在征讨李自成初期,崇祯曾先后选择了数位名将加入剿匪的军队之中。只可惜每一位将领,最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脱离了一线指挥。
【崇祯曾选择过很多将领率领明军剿匪】
所以当崇祯需要再次安排人员对李自成进行讨伐时,环顾自周,最终只能命令大学士李建泰“代帝出征”。
就李建泰刚刚离开京师的表现来看,勉强算是指挥得当,接连攻克了定兴以及广宗两县。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和李自成正在进攻的山西并没有任何关系。对方一路势如破竹,己方竟然还在自己的实力范围内平叛,两相比较之下,高下立判。
【李建泰作为大学士,在无将可用的情况下被崇祯派出去打仗了】
更重要的是,李建泰越往前前进一步,就越发感受到大顺军势不可当。最终,“代帝亲征”的李建泰竟然灰溜溜地跑到保定城躲了起来。等到北京城都已经被攻破,崇祯都已经自缢身亡以后,李建泰才从保定跑出来向李自成表示投降。
人们常说“将军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将军在外行军打仗,会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听从战场上信息匮乏的君王智慧。可李建泰的“君令有所不受”,实在是太过讽刺。
【明军最后没能守住北京】
奢求式捐款
对外出征的将领最终“偏安一隅”,那么生活在北京城中的达官贵人会不会好一些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在大明王朝即将灭亡的时候,崇祯做过最多的努力就是希望各级官员能够积极踊跃地为国家捐钱,让军队拥有足够的军饷和敌军战斗。
只可惜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个人利益远远高于国家利益,明朝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和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只要自己的财富还在、地位还在,最终认谁做皇帝都没有关系。看到这样的情况,崇祯既愤怒又无可奈何。
【崇祯希望官员可以捐款助力军队,但最后失败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希望老丈人能够多捐一点做一个表率。这样一来,其他官员应该也会多捐一点。抛开数额不谈,一个皇帝做到这个地步,多少有些凄惨。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即便是自己的老丈人,也根本不愿意多捐。整个朝堂上下,所有官员全都在哭穷,崇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他至死也没能相通,为什么官员们会认为叛军攻入北京以后,他们能够明哲保身。
【即便是崇祯的老丈人周奎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财产】
最终结果也确实如崇祯设想的一样,当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之后,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没能幸免。在李自成看来,百姓之所以会过得如此凄惨,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官员贪污克扣,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事实上,除去学士出征以及奢求式捐款之外,崇祯南迁也同样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天子守国门确实值得赞扬,可真正到了这一步,崇祯内心也有一百个不愿意。然而就崇祯自身的性格和身份来说,却根本不愿意主动提及这件事情。只可惜这个时候的大明大臣们,几乎全都在考虑如何在“新朝代”中保全自己,至于崇祯和大明王朝的归宿,早已没有多少人关心。
【李自成的攻势太猛,很多明朝官员已经在思考改朝换代之后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