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最痛恨的家族:泉州蒲氏
迪丽瓦拉
2025-09-12 03:32:59
0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一个崭新的王朝在铁血中诞生。

这位出身草根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整顿山河,对昔日威胁皇权或犯下重罪的势力毫不留情。

在他长长的清算名单中,有一个家族的名字格外刺眼——泉州蒲氏。

这个曾以海上贸易富甲一方、权倾一时的胡商世家,在洪武七年(1374年),被朱元璋一道冰冷的诏令,彻底打入深渊:“男人世代为奴,女人代代为娼,永世不得翻身”。

这是一个针对百年前的旧账。那么,这个家族究竟做了什么,让大明开国之君如此痛恨?一切,都要追溯到南宋末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大背叛,和一个名叫蒲寿庚的人。

泉州是南宋的“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

这里活跃着一支来自遥远阿拉伯(时称“大食”)的蒲氏家族。他们经营香料、珍宝,积累了泼天财富。

而家族的核心人物蒲寿庚,更掌控着帝国的经济命脉之一——泉州市舶司,这个管理海外贸易的实权机构长达三十年。

蒲寿庚不仅是首富,更掌控着泉州的武装力量,权势熏天,堪称泉州的“无冕之王”。

13世纪末,南宋王朝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下,已是风雨飘摇。

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南宋流亡朝廷一路南逃至福建。

而泉州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以其强大的海运能力,成为流亡君臣眼中最后的希望。

因为这里进可作为抗元基地,退可扬帆出海避难。朝廷将最后的筹码押在了蒲寿庚身上,期盼这位深受国恩的封疆大吏,能成为中流砥柱。

然而,蒲寿庚的抉择冷酷得令人窒息。

面对汹涌而来的元军,他非但没有尽忠报国,反而选择了最彻底的背叛。

他关闭城门,拒绝流亡朝廷入城。

这还不够,为了向新主子忽必烈献上“投名状”,蒲寿庚下令,将掌控的上千艘南宋精锐战船,无偿献给了元军,亲手断送了宋室海上逃生的最后希望。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指挥手下,对滞留在泉州城内外的南宋宗室成员、官员以及大批汉人士兵、和百姓展开了灭绝性的大屠杀。

据《泉州府志》记载,遇难者超过三千人,一时间“泉州港血流成河,惨叫连天”。

蒲寿庚用同胞的鲜血,铺就了自己在新朝的晋身之阶。

蒲寿庚的“识时务”之举,赢得了忽必烈的极大欢心。

元朝也给予了他最高的回报:任命他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泉州分省平章政事,继续执掌令他富可敌国的市舶司大权。

此时的蒲寿庚,名义上是元朝臣子,实际上在泉州沿海地区,仍是说一不二的“海上皇帝”。

这场用无数无辜生命换来的富贵荣华,让蒲氏家族在泉州更加不可一世。

然而,蒲寿庚的背叛,在南宋遗民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这种仇恨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消散。

近百年后,元帝国自身也走到了末路,天下再次陷入大乱(元末农民起义)。

眼看元朝统治风雨飘摇,蒲寿庚的后人们(如蒲师文等),非但没有吸取祖先背叛招祸的教训,反而野心膨胀。

他们竟趁着乱世,勾结由波斯侨民组成的武装力量“亦思巴奚军”(首领名那兀纳),企图割据泉州,自立为王,幻想待天下大势明朗后,再择新主投靠。

为了实现这个疯狂的野心,蒲氏家族与亦思巴奚军沆瀣一气。

《清源金氏族谱》详细记载了这段黑暗岁月:他们在泉州及周边地区肆意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时间长达近十年(1357-1366年)。

老百姓可遭了大殃! 好端端的日子被彻底打碎,家家户户提心吊胆,街市凋敝,田园荒芜。

泉州城不再是那个繁华的港口,简直成了人间地狱,到处是哭嚎和咒骂,老百姓对这伙人的恨意,真是到了“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肉”的地步。

由于民怨沸腾,终究有了清算之日。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当时控制福建的实权人物陈友定,决定铲除这颗毒瘤。

他派遣儿子陈宗海率军攻打泉州,经过激战,陈军攻破城池。

城破之后,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民怨,如同火山般爆发。

陈宗海下令对参与叛乱的蒲氏家族,及其党羽(主要是胡商武装)进行彻底清洗。

蒲氏男丁几乎被斩杀殆尽,但为了宣泄百年积恨,愤怒的军民掘开了蒲寿庚的坟墓,将其尸骨拖出,施以鞭刑。

史书记载战后清理现场时,蒲氏尸体“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这种带有强烈侮辱性的处理方式,昭示着蒲氏家族,在当地人心目中的罪不可赦。

这一刻,是蒲氏家族权势崩塌的顶点,也是百年血债首次遭遇的惨烈报应。

陈友定父子的报复,虽然惨烈,却只是元朝内部的一次地方性清算。

蒲氏家族的终极审判,要等到一个崭新的王朝——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以铁血手腕,肃清一切潜在威胁的开国皇帝,对于百年前蒲寿庚叛宋投元、屠杀宗室军民、断送汉家江山的滔天罪恶耿耿于怀。

这份跨越朝代的恨意,最终在洪武七年(1374年)化作一道冷酷的诏令。

诏书的核心只有两条,却如两道永恒的枷锁:

男丁永世为奴: 所有在泉州的蒲氏幸存男丁,全部充军发配为奴。这还不够,朱元璋下令,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必须世代继承这“贱籍”,永远不得脱籍,永无翻身之日。《闽书》明确记载了附加禁令:“皇朝太祖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彻底断绝了蒲氏后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进入统治阶层的任何可能。

女眷世代为娼: 蒲氏家族中的女性成员,全部被没入官方设立的“教坊司”,沦为官妓。这意味着她们的子孙后代,只要是女性,也将承袭这一悲惨的命运。

朱元璋的诏书中,并未赘述蒲氏的具体罪行,但这恰恰是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宣示:背叛家国、残害同胞、唯利是图、反复无常,即使能一时得逞、富贵百年,最终也难逃历史的审判。

蒲寿庚死于1290年,而朱元璋对其后代的惩处,是在84年之后。

这个曾经富可敌国、权倾一时的泉州蒲氏,在“男世世为奴,女代代为娼”的诅咒下,迅速走向彻底的湮灭,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

蒲氏家族的覆灭,成为明初清算前朝“逆臣”最为酷烈的案例之一。

它以一种极端残酷的方式,烙下了皇权对“不忠”的极端厌恶,和对“叛国者”的永恒诅咒。

更深层的警示则是:当个人私欲与家族野心,凌驾于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之上,无论能换取多少短暂的富贵荣华,终将付出惨重的、甚至绵延世代的代价。

蒲寿庚及其家族的命运,警示着所有妄图以国家利益换取私利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名将,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爱好者热衷讨论的话题,他们的传奇故事至今依旧吸引着众多读者的关注。例...
原创 熊... “熊孩子”这一称呼,经常令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疼。年幼的孩子凭借天真无邪的特权,往往做出一些调皮捣蛋、甚...
原创 明... 明朝的火器,虽然在当时算得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如果其火药武器真有多强,凭借火药武器与冷兵器的巨大差...
原创 成... 大家好,欢迎来到《史书上说了啥》。今天我们将聚焦于成吉思汗这一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
原创 背... 前言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以其无与伦比的勇武与智慧,在巨鹿之战中一举击溃了秦朝的主力...
原创 明... 几年前,电视剧《闯关东》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剧情讲述了一家人从山东迁徙到东北后的生存与发展历...
原创 满... 清朝的建立并未获得许多人的赞同,主要因为满族并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清朝在刚成立之际,其军队对百姓...
原创 祖... 在云南省曲靖市,雷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清代安县银锭。这枚银锭承载着家族跨越数百年的记忆,是雷...
原创 原...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时与孟获相遇,遭遇了孟获的藤甲兵。这种藤甲兵的武器刀枪不入,让人束手无...
原创 吕... 吕蒙的少年时代,他跟随姐夫邓当学习,较早便投入了军旅生涯,曾在孙策麾下担任将领。邓当去世后,吕蒙接管...
原创 清... 在清朝末期,社会各界已经逐渐意识到西方国家所展现出的强大军事力量。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清朝与当时世界...
原创 考... 我国古代的名将众多,像白起、李牧、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常常有人说:“美...
原创 1... 在公元12世纪初,金朝已经掌控了中原的繁荣地区,且控制了广袤的蒙古大漠和草原。为了防止蒙古各部落联合...
原创 朱... 朱元璋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贪官,甚至斩杀了多达十五万贪官,却依然未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创 宋... 在谈到间谍战时,许多人会将其视为现代战争中的特有现象,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完全准确。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治体系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斗争路线:一是皇权的专制不断强化,二是中央集权的稳定...
原创 三...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三国时期东吴的皇帝孙皓,而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另外一位同一时期的重要人物:王...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早年生活充满艰辛与困苦。朱元璋出身贫寒,家庭条件极其拮据,当他的父母相继...
原创 玄...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后人甚至称他为“千古一帝”。他的文治武功堪称一流,与秦始皇、...
原创 北... 01 翻开中国历史的改革篇章,无法绕过一位重要人物——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