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粟裕两次放弃挂帅出征,是否与当年红十军团失败有关?
迪丽瓦拉
2025-09-12 06:03:57
0

粟裕大将在军旅生涯中有过三次与“远征”相关的军事行动或者动议。一次是1934年红十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远征,一次是1948年中央令他率华野3个纵队渡江南进,一次是1950年毛泽东准备让他挂帅抗美援朝。

最后两次远征,且都由粟裕本人挂帅,但是,他两次放弃,或者说辞掉了。这是否与1934年红十军团远征失败存在一定关联呢?

首先,1934年红十军团远征失败,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当时,红军在中央苏区反“围剿”失败,在危急时刻,党中央接受国产国际的建议,组建远征军,即以红十军团(由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合编而成)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打出苏区,实际上为中央红军长征转移承担牵制敌军的任务。粟裕时任军团参谋长。结果,红十军团出征后,孤军深入敌后,遭遇强敌,补给匮乏,最终在怀玉山几乎全军覆没,19师师长寻淮洲牺牲、另一负责人方志敏被俘。粟裕因为率先头部队先出发一步而侥幸逃出敌手。怀玉山失败后,他在浙南山区打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晚年,粟裕反思这一次远征行动,认为“战略意图和作战动机严重错误”是失败主因之一。这一经历使他日后对远离后方、缺乏协同的大规模远征持审慎态度。

1948年春,为了把作战引向蒋统区,党中央计划派粟裕率华野3个纵队渡江南进,但粟裕经深思后,认为有三个困难:

一,渡江后要在敌占区转战数省,行程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敌人必然会利用其大后方的各种有利条件,对我军实施围追堵截。而我军则远离解放区,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作战,兵员的补充,粮弹和其它物资的供应,伤病员的安置和治疗,都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二,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江北部分敌军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敌人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主力军(师)。

三,再从战略角度来看兵力的运用问题。三个纵队渡江南进,而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四个主力军(师),则势将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这样,就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兵力对比,打掉敌人的优势,进一步改善中原战局;而我进入江南的部队,由于作战环境的关系,也发挥不了他们善打野战的长处。再则,三个纵队在渡江后转战过程中,预计会有约五万人的减员,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以同样的代价可以歼敌三至五个整编师。

因此,粟裕“斗胆直陈”党中央,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歼灭战比南进作战更有利。并且,他提出了豫东战役的构想,他的建议最终被党中央采纳。

粟裕这次向党中央建议取消南进计划,是否有红十军团远征失败的教训呢?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基于渡江后三个纵队的战场实际(如兵力对比、后勤保障)等,不排除会形成红十军团孤军深入为被敌人围歼而覆灭的可能。当时红十军团的教训,也可能强化了粟裕对“脱离根据地作战风险”的警惕,因此他更倾向依托解放区优势歼敌,避免重蹈覆辙,故选择在江北作战,先歼灭敌有生力量。

不过,1950年抗美援朝,粟裕没有挂帅出征,请辞的原因是健康问题。这是真实的。粟裕长期受战伤后遗症困扰(如美尼尔氏综合征、颅内残留弹片),1950年他的病情加重,头痛眩晕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为此,他向毛泽东说明身体状况难以胜任指挥抗美援朝的重任,中央最终改派了彭德怀。

尽管健康是主因,但是,陈冠任畅销书《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认为,其中也不排除红十军团远征失败的历史教训的间接作用:即红十军团远征中出现的粮弹困难、医疗匮乏等导致非战斗减员的记忆,可能加深了他对“身体状态影响战役指挥”的认知。不过此因素较隐蔽,远不如健康问题直接。

红十军团远征的失败为粟裕提供了深刻的战略反思素材,尤其使得他对孤军深入、后勤薄弱作战模式一直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这在1948年南征谏阻中有所体现;而1950年抗美援朝的请辞则主要因身体伤病所致。但是,两者关联在于历史教训塑造了他的全局风险意识,使得他指挥作战时既大胆又十分谨慎,从而作出理性的抉择。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友情提示:该书已出现盗版,请到正规渠道购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立...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立陶宛很多人...
当初俄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 720万美元买俄国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这是赚了还是赔了?为何说是有苦难言呢?先来看看美国花这...
原创 大... 大禹治水是上古时期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其中,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山海经...
原创 其... 冬日生活打卡季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曾将蜀中作为自己征伐天下的重要据点。究其根本原因,蜀地...
胡适批“横渠四句”:不过是四句...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有一个小故事: 著名天文学家高平子的孙子来拜访胡适,说到得意处,背起“横渠...
原创 南... 南方政权为何难以统一北方? 中国历史上,南方崛起的政权大多未能成功统一北方,而北方政权则常常以强大的...
原创 他...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至关重要的领导人,从青年时期的艰苦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高位坐镇,始终保持...
原创 作... 1952年,孙毅被调任为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协助当时的参谋长杨成武工作。尽管这一职务并不低,但在副参谋...
原创 叛... 提到秘书这一职业,许多人都会带着几分含糊的笑意。这个角色往往给人一种文雅、风度翩翩的印象,许多人都会...
解密:皇太极为何要杀忠心耿耿的... 在清朝开国的宏大历史篇章中,爱新觉罗・阿敏曾是一位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人物,身为四大贝勒之一,他本应...
甲午战争前日本社会的精神状态 周颂伦 100年来,人们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其中的优秀成果不仅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术价值...
原创 何... 朝鲜是我们相当熟悉的国家,毕竟它是我们的邻国,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民众之间...
原创 首... 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荣誉之一,首次设立于1929年,专门颁给那些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侮”...
原创 此...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岳振华这位年轻的营长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受到了毛主席的特别关注和承诺。岳...
原创 他... 1949年,毛主席与朱光的深情告别 1949年,全国各地纷纷迎来了新生的解放,而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却...
原创 八... 当然,这里是你文章的改写版,保持原意,增加了细节,字数与原文相近: --- 自古以来,登上皇位的道...
原创 关... 关羽和张飞,这两个名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早已不陌生。他们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义兄,更是以勇猛和超凡的武艺在...
原创 公... 时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探讨主题,而历史则是时间最为真实的证明。为了便于记录历史和时间的流逝,古代人们创...
原创 1... 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之际,总参谋长黄永胜突然在会场上直视着徐向前,开口不留情面地责问:“你...
原创 汉... 在许多人的传统看法中,明朝的灭亡通常归咎于官员腐败、文官贪婪、武将懦弱,甚至还受到频繁自然灾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