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灭亡后,大量被遣散的宫女为何没人愿意娶?溥仪道出其中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9-12 07:03:29
0

清朝灭亡之后,大量的宫女被遣散,她们有些在宫墙内生活了十几年,年纪大一些的则是大半辈子,她们是无辜的,也是最渺小的,就连愿望也很渺小。

宫女们的愿望,就是出宫以后,能找个好人家,然后安安稳稳度过下半辈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渺小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即使媒婆走遍了几个村落,根本没人愿意娶这些遣散的宫女,这是为何?曾经被“圈养”在宫里的末代皇帝溥仪,道出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先来看一个故事,这是在某个野史中记载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是一个宫女,名叫秋月。

宫墙外的第一缕寒风

1912年的北京城,紫禁城的朱红大门“吱呀”一声裂开道缝,三千多个宫女抱着蓝布包袱,像被秋风扫落的槐树叶般飘出宫门。

十八岁的秋月攥着刚领的100块大洋,指甲掐进银元边缘的锯齿里,这钱在宫里只够买二十盒胭脂,可掌事太监说:“够你们乡下人盖三间瓦房!”

秋月蹲在护城河边洗了把脸,河水倒映着她眼角的细纹。进宫那年她才十二岁,给瑾妃梳头时要屏住呼吸,生怕呵出的热气惊了主子。

如今对着河水,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背比河水还凉,那是常年泡在铜盆里给主子洗脚落下的病根。

秋月回想起在宫里的六年时光,突然有些茫然失措,青春岁月如此无情,夺走了她的一切,包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赶出来,明明按照规矩做的很好,没有犯过一丁点的错误。

到底是为什么?出宫之后又能做什么?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无数问题萦绕在脑海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宫外的街头。纷繁复杂的叫卖声、吵闹声,让她有点耳晕目眩。

市井里的流言蜚语

前门大栅栏的茶馆里,说书先生醒木一拍:“要说这宫里出来的姑娘,啧啧!”茶客们伸着脖子等下文,他却端起盖碗呷了口茶,“那都是伺候过皇上的人!”

台下一阵哄笑,蜷缩在角落里的秋月,听得很不是滋味。

这话听着体面,可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这是嘲讽,甚至可以说是对尊严的践踏。

距离家里越来越近,但秋月的心也更加忐忑,她挎着包袱走过时,卖烧饼的王二嫂“啪”地关上窗板,仿佛沾了晦气。

秋月不知道,她前脚刚出宫,后脚街面上就传开了:“宫里那些老姑娘,早被太监摸遍了!”“听说皇上都睡过她们!”连胡同口算命的瞎子都捻着胡子说:“宫里的女人,命格里带煞!”这些流言比紫禁城的宫规还狠,把秋月们钉死在“不洁”的十字架上。

落下了病根

同仁堂的老郎中给秋月把脉时直摇头:“姑娘这脉象,怕是难有子嗣。”秋月愣在竹帘晃动的诊室里,想起那些年在储秀宫值夜的日子。

三更天给隆裕太后端参汤,月事来了也得跪着伺候,青砖地的寒气顺着膝盖往子宫里钻。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说得透彻:“宫女们十个有九个血瘀,都是让凉水和规矩害的!”

太医院的老档记着,光绪年间给宫女开的药方里,十剂有八剂是红花、当归,治的就是经年累月的宫寒。

可这些药方出了宫门,倒成了嫁不出去的病根。

秋月最终在八大胡同落了脚。胭脂胡同的鸨母捏着她下巴打量:“到底是伺候过主子的,这通身气派!”可当秋月解开衣襟露出腰间暗黄的束腰时,鸨母甩着帕子冷笑:“三十老几的黄花闺女?骗鬼呢!”

那些真在宫里破了身的更惨。

太监小德张的相好春喜,被撵出宫后在南城赁了间矮房。每有男人敲门,她就对着铜镜往鬓角贴花黄,镜子里的美人早生了白发,可她还记着自己十六岁被先帝临幸那晚,烛光里乌发如云。

最后的归宿

1924年冯玉祥逼宫那日,秋月正在广化寺给观音上香。

老尼姑敲着木鱼说:“施主这双手,怕是端不起饭碗了。”秋月低头看自己十指,指甲缝里还嵌着给瑾妃剥松子的金粉,关节却已肿成胡萝卜。

她最终在西山脚下搭了间草棚,靠给香客算命度日。

有回遇上个戴眼镜的学生,听她讲完宫里的故事,掏出本子唰唰记:“这叫口述史!”秋月不懂啥叫口述史,只记得那学生给的银元上,印着个光脑袋的孙中山……

这名学生把秋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但大家都听得昏昏欲睡,因为没人会在乎这么一个宫女,她的命运飘向何方,根本没人在意。

倒是曾经的皇帝溥仪,为她们发声。

溥仪道出真相

溥仪后来在回忆录里,提到这个问题,说被遣散的宫女之所以没人愿意娶,有三点原因,前两点上文说过了。

头一条就是"身子早被掏空了",这些宫女打小进宫当牛做马,天不亮就得跪着擦地,寒冬腊月用冷水洗尿盆,膝盖肿得跟馒头似的,子宫受寒导致终身不孕都是家常便饭,更别提那些被太监当出气筒踹出来的内伤。

第二条是老百姓总觉得"宫里出来的不干净",哪怕宫女连皇帝面都没见过,坊间照样传她们是"御用马桶",有老光棍娶回家发现媳妇睡觉还保持着值夜的跪姿,第二天就嚷嚷着要退婚。

最要命的是第三条"活成了人精",这些在深宫熬了十几年的姑娘,看人脸色比看天色还准,张口闭口都是规矩体统,普通人家吃个饭,她能把咸菜摆出八珍玉食的阵仗,逼得婆婆摔筷子骂"伺候过主子的祖宗咱供不起"。

当年小朝廷散伙时,四百多个宫女被轰出神武门,有家人接的还能勉强糊口,没亲没故的只能流落八大胡同重操旧业,可连窑子老鸨都嫌她们年纪大不懂风月,最后不是冻死街头就是吞大烟自尽。

就像溥仪说的,这些女子"身上带着紫禁城的霉味",在新时代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她们用青春换来的宫廷生存术,出了宫墙反倒成了催命符,连改嫁坟头枯草的机会都没有。

你说可怜不可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愉快的阅...
原创 毛... 1951年2月,武川县公安局侦察股长孙有光带领着他的战士们,成功抓获了一个名叫张廷芝的匪首。张廷芝虽...
原创 战...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控制得差不多。 --- 蒋介...
欧洲最后的黄种游牧民-驯鹿为生... 今日世界完全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已很少,生活在欧洲北极圈内部分沙米人现在仍靠牧养驯鹿过活。他们传统的生活...
原创 洪... 希望大家能够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关注”,这样您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同时也方便您与他人进...
原创 日... 日本侵华战争,是二战期间最为关键的历史事件之一,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巅峰,也是东方大国近现代史上...
西安发现一座唐代砖室壁画墓 推... 西安6月20日电 (记者 阿琳娜)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布了《陕西西安唐韦君墓发掘简报》,在西安...
原创 国... 秋日生活打卡季 国民党军队,曾涌现出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的名字至今在近代史上响亮如雷。像抗战期间...
朱中原:秦始皇采药昆仑山刻石真... 《光明日报》6月8日的一则消息引爆了考古学界及历史学界: 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
原创 成... 成吉思汗,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铁骑征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缔造了辉煌的元朝帝国。作为一位天生的军事...
原创 方... 1934年11月初,红7军团抵达德兴县重溪村,在这里与原驻扎在此的红10军成功会师。红7军团此次的任...
原创 1... 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当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即1947年夏季,毛泽东做出了一个非同...
原创 女...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我在保持原意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字数也基本保持一...
原创 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吕布被塑造成了天下无敌的名将,他以一己之力震慑了虎牢关前的诸侯,甚至曾与刘...
原创 李... 检察厅这个地方绝大多数朋友都不陌生,它是限制公权力的一把好手,可以从根源减少公权力滥用。可若是这个部...
清风传家 | 严庆堤的家风故事 第33期: 严庆堤的家风故事 严庆堤像 严庆堤(1915—1993年),江西瑞金人,1935年加入...
原创 新...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的军部迅速展开了重建工作。在这场重建过程中,原无为游击队、新四军第...
原创 明... 明宪宗虽然终生未曾正式立万贵妃为后,但究竟他是否真心爱着她,仍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明宪宗朱见深对万...
原创 徐... 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迎来了新任司令员韩先楚,他对于这个部队并不陌生。韩先楚在此之前担...
原创 我... 我国的姓氏文化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其赋予了五千多年的传奇。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时期,姓氏作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