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关羽死于襄樊之战,这一战的失败对蜀汉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役不仅让蜀汉损失了大量兵力和将领,更为严重的是,最关键的荆州也在战后丧失。尽管历史已经定局,但回想起来仍让人感到无比惋惜。如果关羽能够在廖化、周仓、关平等将领的支持下成功突围,并顺利返回蜀地,这对时局的发展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可以想象,在那种情况下,甚至连诸葛亮也可能提前“退休”。
关羽为何会失败?
要理解关羽的失败,首先要弄清楚,像关羽这样勇猛无比的武将,究竟为何会死在敌人的算计之下。关羽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他的兵力远远不及曹魏,即便关羽个人作战技巧高超,他依然面临着曹魏大将徐晃、于禁、曹仁等强敌,背后还有曹操的指挥。单凭关羽一人之力,实在难以与曹魏匹敌。
此外,曾经的盟友东吴的突然倒戈也是关羽未曾预料到的致命一击。历史上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刘孙联盟曾联合击败曹魏,而在这次襄樊之战中,孙权却选择袭击关羽的后方,给关羽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当关羽危急时,刘备也未能及时派兵支援,最终使关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无法抵抗曹魏和东吴的联合攻势。
在遭遇徐晃的十重鹿角破围后,关羽只得选择逃往荆州,但荆州形势也岌岌可危,最终只能退向益州。在这过程中,关羽苦苦等待刘备的支援,然而支援却始终未到,甚至刘封、孟达也未出兵援助。最终,关羽抵挡不住东吴的马忠,被俘。关羽的高傲让他忽视了东吴的威胁,最终却落在东吴手中,实在让人感到可悲。
关羽若能回蜀汉,局势会如何变化?
假如关羽能够成功突围,顺利回到蜀汉,历史的进程将可能发生巨大变化。以当时的历史人物的立场和态度来看,可以推测关羽回到蜀汉后的场面将充满戏剧性。首先,关羽的归来肯定会引起孙权和曹操的不满。即便关羽能够安全返回成都,他也会被视作失败的将领,因为他不仅没有打胜仗,反而损失了三万兵力,导致蜀汉损失了众多优秀将领,如孟达投奔曹魏。
关羽若真回到蜀汉,必然面临刘备的处罚,但由于刘备与关羽的深厚情谊,刘备可能不会斩杀他。即便进行惩罚,也只是走个形式,外界给个交代。然而,孙权则不会轻易放过关羽,关羽曾掠夺东吴的粮草,且曾言骂孙权为“犬”,这些旧怨难以化解,孙权必会借此向刘备讨个说法。
与此同时,曹魏也不会对蜀汉放松警惕。此前刘备在汉中打败了曹操,而关羽此时正准备进攻襄樊地区,这对曹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曹操也许会趁机出手,若真的与曹魏交战,蜀汉势必遭受重大损失。关键在于,关羽与孙权关系破裂后,再联合抗魏也变得极其困难。处理不好这些问题,蜀汉的局势将岌岌可危,即使有诸葛亮,恐怕也难以改变困境。
此外,关羽归来后还势必追究救援事宜,而此时的诸葛亮首当其冲。回想当年刘备娶孙尚香时,关羽和张飞曾质疑诸葛亮的忠诚,怀疑他故意让刘备滞留东吴,目的是谋取更多权力。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多年,诸葛亮在蜀汉已建立了威信,但关羽依然会在自己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提出质疑。以关羽的脾气,他可能会要求诸葛亮解释为何没有及时救援。当诸葛亮解释时,或许会以他忙于汉中的战事为由,或者将责任推给刘备,毕竟整个蜀汉的大军由刘备亲自指挥,诸葛亮不过是军师。但无论如何,关羽显然很难接受这种答复,这可能导致他与诸葛亮产生矛盾,甚至逼迫诸葛亮辞职。如果诸葛亮提前退休,蜀汉的未来可想而知。
在此次战争中,还有一个人需要算账,那就是刘封。关羽死后,诸葛亮曾提出要处死刘封,因为他担心刘封会威胁到刘禅的地位。关羽为何要杀刘封?原因就在于刘封没有及时出兵援助关羽。在关羽被困时,廖化曾急忙去请求刘封出兵救援,但刘封最终没有采取行动。以关羽的性格,他绝不会轻易原谅这样的不忠行为。倘若关羽回到蜀汉,势必会要求刘备对刘封做出处理,这样一来,刘封与蜀汉的矛盾可能愈演愈烈,甚至最终投奔曹魏。
最后,关羽与孙权之间的恩怨也无法化解。即使关羽安然回到蜀汉,孙刘联盟的裂痕也难以弥补。孙权已经夺取了蜀汉的荆州,给刘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恩怨即使诸葛亮再能言善辩,也无法轻易化解。关羽死后,刘备便誓言为关羽报仇,然而他与孙权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诸葛亮和刘备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结语:
从分析来看,若关羽能够活着归来,整个天下大势必然会发生深刻变化。孙曹两国必将不会坐视蜀汉恢复元气,蜀汉面临的恶战将更加艰难。同时,关羽回归后必然会掀起一场新的内乱,这也为蜀汉的命运埋下了隐患。诸葛亮的心血或许也会因此化为乌有,蜀汉的基业能否保全,将充满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