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手下大多出身底层,为何能成为出色的人才?三个原因让人深思
迪丽瓦拉
2025-09-13 06:03:40
0

在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他共封了7位异姓王和143位列侯。除了异姓王相对独立外,143个列侯基本上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士兵,他们和刘邦一起打天下,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现象。为什么原本出身底层的这些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开国功臣、各领域的人才呢?

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相当于县令的秘书,算不上官员,只是个小吏。在战争期间,萧何成为了刘邦的后勤主管。在刘邦前线奋力拼搏时,萧何负责为他提供足够的兵员和粮草。在多次战争中,当刘邦几乎面临全军覆没时,萧何总能及时送来兵马支持。最终,萧何成为了西汉的第一任丞相,并被尊为开国功臣中的首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曹参最初是沛县的狱掾,相当于县监狱的小吏。作为开国功臣,曹参在刘邦麾下的军功最多。他不仅是从小吏成长为能征惯战的将领,还担任过齐国相国。后来,他接替萧何成为西汉的第二任丞相。曹参与萧何一样在刘邦的团队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而其他人的出身甚至比他们更低。

周勃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小工匠,给人们编织蚕具和吹箫来补贴家用,连字都不识。但他在战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仅次于曹参,排在第二位。由一个无知的小工匠转变为杰出的军事将领,周勃的人生转折非常戏剧化。后来,他还曾担任太尉和丞相,或许他是西汉唯一一个不识字的丞相。

樊哙出身贫寒,是一个屠户,也就是社会底层的人物。他不仅是刘邦的连襟,还凭借着骁勇善战的表现,成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将领之一。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他屡立战功,并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的性命。刘邦统一天下后,樊哙成为大将军和左丞相,地位显赫。

夏侯婴原是沛县的厩司御,专门负责养马驾车,职责类似于今天的司机。他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吏,社会地位极低。后来他成为刘邦的随行司机,在战斗中屡次救过刘邦的性命。刘邦成为皇帝后,夏侯婴的封地超过了樊哙,成为了西汉的九卿之一,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马,从小吏到九卿,夏侯婴的人生可谓大放异彩。

灌婴起初是一个低贱的小商贩,靠卖丝织品为生,属于社会底层。后来他投身刘邦的阵营,在战场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逐渐晋升为刘邦麾下的骑兵统帅,最终还成为了太尉与丞相。作为一个曾经的小商人,灌婴的转变同样是一个典型的逆袭故事。

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几乎所有的刘邦开国将领都出身底层,但他们随着战争的进行逐渐成长,最终成为西汉帝国的开国功臣,并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有的成为了杰出的军事将领,如周勃、樊哙、灌婴;有的成为了治国的丞相,如萧何;有的兼具文武之才,如曹参;有的则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如夏侯婴。那么,为什么这些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能够脱颖而出,跻身统治阶层呢?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这三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适用。

一、选择大于努力

如今有句名言:选择大于努力。很多时候,选择的方向错了,尽管再努力也无济于事。而当方向对了,成功才有可能。刘邦麾下这些出身底层的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选择了跟随刘邦,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韩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最初,他选择投靠项羽,担任了一个低级的警卫职务——执戟郎中。但韩信显然没有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如果他继续跟随项羽,历史上就不会有“兵仙”韩信的故事。直到韩信选择投靠刘邦,凭借其超凡的军事才能,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刘邦对韩信的重用,证明了选择的重要性。

与韩信类似,陈平也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取得成功。陈平最初投靠过多个诸侯,最终选择了刘邦。作为刘邦的谋士,他多次提供关键性的战略建议,帮助刘邦打下江山。如果陈平继续留在项羽那里,成就恐怕就没有那么大了。

而选择错误的人,如曹无伤,最终的结局却是悲惨的。他投靠项羽,并背叛了刘邦,导致了鸿门宴的发生,最终丧命。这证明了选择的正确性对一个人的命运至关重要。

二、团队的胜利

刘邦的成功并非个人的胜利,而是整个团队的胜利。他的成功是通过一个强大且高效的团队合作实现的。刘邦身边有诸多杰出人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且各司其职,共同为刘邦的事业贡献力量。

比如,刘邦有张良负责出谋划策,有萧何负责后勤保障,有韩信负责指挥作战,有周勃和樊哙负责冲锋陷阵,有陈平提供战略建议,有郦食其和随何负责游说和拉拢盟友,还有夏侯婴负责驾车和忠诚护卫。这个团队在各个领域的精英协作,保证了刘邦能够在众多强敌中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是,刘邦能够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无论是识人还是处事,他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能力。即便是陈平这样有污点的人,刘邦也能为其提供机会,帮助他为刘邦出谋划策。这样的团队氛围和领导能力,是刘邦成功的关键。

三、优胜劣汰

刘邦团队的成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分享到。战死沙场的人比比皆是,历史记住了成功者,却遗忘了许多失败者。在刘邦的团队中,最终脱颖而出的143位列侯,正是能力出众,经过层层筛选的“优胜者”。

刘邦的团队是一个不断进行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些能够在高强度战争中存活并不断贡献力量的人,最终成为了成功者。例如,周勃、樊哙等人最终成为了开国功臣;而一些选择错误或运气不佳的人,如曹无伤、陈豨等,则最终未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不懈的努力与机遇的结合。尽管这些人出身底层,但他们通过在团队中的不断成长,取得了成功,证明了出身并非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立太子不仅是皇帝的私事,它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但立太子相...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从微不足道的小地方起步,经过多次起伏,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这段历...
原创 曹... 曹操,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远见卓识,成为了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原创 为... 看到这个话题,可能你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一些让人深思的历史趣事。我们常常说要发达...
原创 为... 犹太民族,作为一个历经无数磨难的群体,似乎始终未能摆脱歧视与迫害的命运。特别是在欧洲,犹太人从中世纪...
原创 毛... 1935年,毛泽东经历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后,重新掌握了红军的领导权。然而,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十分复杂且危...
伪满皇宫博物院与吉林建筑科技学... 11月14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M+悦读空间共同举办了“空间的语言——《证人溥仪》的...
原创 宋... 在我们之前的讨论中提到,宋庆龄和毛主席的出生年份相近,两人分别是在1893年1月27日和1893年1...
原创 如... 第一位,东汉评论家许劭; 最出名的评价——曹操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得到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8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
原创 晚... 一组老照片,为大家展示晚清社会人文风貌。触目惊心的“三寸金莲”、戴枷示众的犯人、自恋照镜子的慈禧太后...
原创 杀... 宋朝历史中,最令人痛心的事件莫过于靖康二帝被俘,而最令人惋惜的则是忠臣岳飞的冤死。 岳飞凭借一首...
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大历史系原...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唐文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
原创 非... 一个国家坐拥黄金、铀矿、石油这些宝贝,却依然陷在贫困的泥沼里,这本身就已经够魔幻的了。这样的剧本,在...
41岁古人类学家付巧妹入围“新... 11月24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三期“新基石研究员”获资助名单,35位科学家上榜。 澎湃新闻...
原创 罗... 每个人都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也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短处。这本来并不奇怪,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市记忆...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新建的文化墙真好看,不仅有老照片,还有酒仙桥独特的历史记...
原创 刘... 刘邦手下有几个非常忠诚的部下,比如夏侯婴、樊哙、卢绾等人。他们对刘邦的忠心与别人不同,是那种可以不顾...
原创 新... 11月19日,新加坡总理黄循才出席澎博社经济论坛,竟然恬不知耻的说道:让日本自卫队进入东南亚,维持治...
原创 中... 《史记》记载中提到,黄帝在击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最终合符釜山,从各个部落的图腾中抽取了部分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