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无疑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在众多领袖中,他的光芒耀眼,众人对他的才能都十分敬重。尽管时代动荡,诸葛亮展现出的智慧和能力却是不容小觑的,无法用虚名来掩盖他的真正才华,这一点毋庸置疑。
刘备深知要争取诸葛亮这样的才俊,因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招揽这位人才。而曹操作为当时的另一位重要领袖,当然也意识到了聚拢诸葛亮的重要性。当刘备终于将诸葛亮迎入麾下后,他在对抗曹操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他为刘备的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功臣。因此,对于曹操而言,诸葛亮无疑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强敌。
那么,曹操为何一开始没有像刘备那样着手争取这个千载难逢的人才呢?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诸葛亮起初是隐居于山林之间,鲜有人知晓他竟是在那偏远之处潛藏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实际上,刘备最初也不知其存在,直到徐庶的推荐才让他了解到这位才子。因此,曹操因未知诸葛亮的存在,因此也无法对其展开争取,最终使得刘备抢占了这个宝贵的先机。
那么如果没有徐庶的推荐,诸葛亮就会长时间无人知晓吗?其实并非如此,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因为,诸葛亮的岳父身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自然会引起周围人的关注,身为其女婿的诸葛亮也会因为这一身份而受到瞩目。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金子终究会在任何地方发光。正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使他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声望。
既然曹操知晓诸葛亮的存在,为什么他没有主动邀请这位才华横溢的人加入自己呢?这并非是曹操对人才的不重视,实际上,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清楚,曹操极为重视人才,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刘备更为严谨。
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出。他的部下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曹操从不以出身论英雄,而是根据才能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尽管曹操被认为奸诈,但他能够凭借某人的才华而忽略之前的恩怨。为了发掘更多的人才,他不拘于道德品质,只要你有过人的才能,他就会重用之。
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关羽在被曹操俘获后,曹操并没有将他关押在牢中,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留住他在曹营,尽管关羽对忠义极为看重,始终想要回归刘备的身边,最终曹操不得不放他离去。
既然曹操如此重视人才,诸葛亮为何没有被他重用呢?即便曹操渴望人才,他也有自己的尊严。他希望跟随他的人都是志愿者,曹操自尊心极强,绝不可能采取刘备那种“以卵击石”的方式。而与此同时,诸葛亮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傲气,他凭借实力自信,因此唯有像刘备这般不顾一切、执着追求的人,才能将他成功招致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