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曾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彼此对抗数年,局势复杂,刀光剑影之间,他们可谓是旗鼓相当、势同水火的对手。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病去世,司马懿逐步从第一线退下,两位英雄之间的对决才正式画上句号。然而,令诸葛亮没有料到的是,35年后,他的孙子居然会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效力,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诸葛亮只有一个亲生儿子和三个孙子。
诸葛亮年轻时并没有儿子,后来将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过继为自己的儿子。直到他46岁时才有了亲生儿子诸葛瞻。诸葛亮的后代由此单传,诸葛瞻也成为家族唯一的继承人。诸葛瞻成年后娶了蜀汉后主刘禅的女儿,并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诸葛尚、诸葛京和诸葛质。值得注意的是,诸葛尚与诸葛京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而诸葛质的存在仅见于张澍的《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很可能是虚构的。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长孙诸葛尚英勇战死沙场。
诸葛亮去世后29年,曹魏大军发动了对蜀汉的征讨。邓艾通过阴平偷渡,突破防线,攻占江油,直逼绵竹。此时,蜀汉大将姜维与钟会的军队在剑阁对峙,刘禅已经陷入困境。驸马诸葛瞻临危受命,带领诸葛尚、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李恢之侄李球等人,决心力挽狂澜。然而,尽管这些年轻的蜀汉武将勇猛善战,他们还是无法抵挡久经沙场的邓艾。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诸葛瞻、诸葛尚等人全部战死。虽然他们未能像诸葛亮那样挽救国家的命运,但他们英勇牺牲,忠诚报国,死得其所,保全了诸葛家族的名声。
诸葛亮的次孙诸葛京为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效力。
在诸葛瞻与诸葛尚战死之后,诸葛亮的直系后人仅剩下诸葛京(诸葛质的存在尚无证据)。蜀汉灭亡后,成都爆发了钟会与姜维的叛乱,局势动荡不安。为了躲避战乱,诸葛京与堂侄诸葛显(诸葛乔的孙子)离开成都,迁居河东。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曹魏称帝,建立晋国。随着晋国的建立,许多原蜀汉官员开始为晋国效力,其中就包括罗宪。
罗宪原为蜀汉的巴东太守,守卫永安城,他在东吴侵扰蜀汉之际英勇抵抗,保全了巴东。晋武帝司马炎得知后,表彰了罗宪,并询问蜀汉中是否还有人才可用。公元268年,罗宪为晋武帝推荐了许多曾在蜀汉为官的后代,其中便包括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经过晋国的考察,诸葛京于公元269年被正式任命为郿县县令,后来又官至江州刺史,虽不算显赫一职,但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让人感慨的是,曾经在战场上互为对手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如今的后代却开始在同一个阵营中共事。当年,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抗异常激烈,尽管诸葛亮多次取胜,最终却在诸葛亮去世后35年,自己的孙子诸葛京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效力,成为晋国官员。如果诸葛亮泉下有知,他或许会因孙子的选择而感到愤慨,可能会想让诸葛京保持忠诚于家族的原则,不必低头于曾经的死敌。也许,诸葛亮会希望他的后代能像他一样,保持一份骨气,而不仅仅是为了荣华富贵而为他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