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文字狱”,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在祖孙三代的大清王朝中,亲手制造了一百多起文字狱案件,波及众多人士。其中,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案件以其残酷著称,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屈大均案”。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冤大头——屈大均。他是大清王朝初期的文学家,原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广东番禺人,身世为明朝的余党。在大清军占领广州前后,他曾参加抵抗清朝的组织,但遭遇失败。随后,他剃发出家,改名为屈大均,追求出世修行。他为自己的住所取名“死庵”,使用明朝永历铜钱,系上黄色丝带,以表明对明朝的忠诚。然而,怀抱才华和抱负的屈大均,如何可能甘心沉浸于出世之境?
在反清失败后,屈大均选择隐居桐庐,但对清朝的不满仍然通过诗歌表达。他以五言诗描绘清兵的残暴,控诉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与当时的反清志士如顾炎武、李因笃共谋“反清”之事。然而,这场密谋在1659年以失败告终,使屈大均重新选择避世,回到番禺。
在番禺,屈大均以写诗度日,对清朝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的著作《翁山文外》、《翁山诗外》等在1730年雍正八年“文字狱”时期被焚烧,使屈大均的二子屈明洪感到绝望,主动到广州投案自首。尽管因自首,屈明洪及其子最终被发配戍边,但这一事件在乾隆时期又有了新的进展。
四十多年后,乾隆皇帝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发现广东屈大均后人收藏的《翁山诗外》。乾隆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之举,下令对屈大均的后人屈稔祯、屈昭泗进行处罚,罪及斩立决。然而,由于两人文化水平有限,乾隆为了取悦民心,最终放过了这两位无辜者。然而,乾隆为了编纂《四库全书》竟然焚烧了七十多万的名著,对我国文化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这一段屈大均案件的历史不仅反映了文字狱在清朝的盛行,也凸显了文人在时局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屈大均的坚持和他的诗歌表达,不仅成为岭南文学的瑰宝,也为后人留下了反思清朝统治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