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到底比赵匡胤差在哪里?不是每个学霸,都注定比学渣有出息
迪丽瓦拉
2024-11-08 06:07:10
0

原标题:赵光义到底比赵匡胤差在哪里?不是每个学霸,都注定比学渣有出息

01相差12岁的兄弟

至今,对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哥俩,许多人都有个误会:认为岁数差不多。因为一些流传很广的野史就给人以这种印象,比如下面这个最著名的。

话说一天,陈抟老祖看到一位妇女,挑着两个孩子逃难。当时就一声惊呼:天啊,那是两条真龙。 并又来了两句诗:谁说当今无真主,两个皇帝一担挑。

真的假的?当然假的!咱别说赵匡胤的老爸好歹是官员,他老婆如何能挑着孩子逃难?就只说,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岁数。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而赵光义是公元939年,相差了12岁,如何一起跑到老妈肩挑的篮子里去?这明显不科学!

这个传说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后来,当赵光义夺了哥哥赵匡胤皇位后,为了坐稳便极力塑造自己牛逼闪闪的形象。潜台词是,既然哥哥是上天指定,我就不能沾点光吗?

02学霸和学渣

不过,无论赵光义怎么塑造自己形象,对有一点他却从来不回避,甚至还引以为傲。那就是:赵光义堪称是一位学霸,尤其跟赵匡胤这“学渣”一比,就更霸气的不得了!

据《宋史》哉,由于赵匡胤从小不爱读书,经常跟老师对着干,因此老爸赵弘殷就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赵光义身上。以至于有一次,他率军攻克淮南,却大肆收敛书籍,都给了赵光义。因此赵光义是典型的学霸。

这点在赵光义当了皇上后,也表现得很抢眼。比如他命人编纂《太平总类》后,无论多忙,也都抽时间读,并对劝他注意休息的臣子说:“我自幼读书,一日不读便无乐趣。你们这些臣子也应如此,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开卷有益!

反观赵匡胤,却把学渣本色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次赵匡胤钦点状元,可他看见满篇的“之乎者也”就头大,于是下旨:“你们这俩学子打一架,摔一跤,谁赢了谁是状元!”

一位叫王嗣宗的人,二话不说就把还在发愣的对方给摔在地上。赵匡胤顿时大喜:“好,状元就是你啦!”

啥叫学霸,又啥叫学渣?对比一下赵光义和赵匡胤就都明白了。

03为何赵光义比不过赵匡胤?

但历史好玩就好玩在,学霸赵光义,却根本没法跟学渣赵匡胤相提并论。以至于连《宋史》都毫不客气的说: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既,要不是赵匡胤刚死,他就心急火燎改年号,留下弑君的嫌疑,要不是他害死亲弟弟,逼死亲侄子,嫂子(赵匡胤的皇后)死后不让出殡,多打几次胜仗等等,那赵光义该有多完美啊!

赵光义最终得到这种评价,简直惨不忍睹!那么赵光义到底比赵匡胤差在哪里?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并非每个学霸,都注定比学渣有出息。

赵光义的最终成功,是靠赵匡胤提携起来的,这点无争议。但问题也就发生在这里,赵光义虽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社会实践来修正。这一点,恰是赵匡胤的牛逼之处。

赵匡胤发迹前,当了几年的“游侠”,走遍山山水水,对现实理解的非常深刻,以至于这段经历,还产生出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如“宋太祖千里送京娘”等等。可赵光义呢,小时候躲在老爸翅膀下读书,长大后又有哥哥为他撑腰,铺路。因此空有一肚子书本理论,却经不起实践检验。

如,赵匡胤晚年非要迁都,理由是:京都汴梁是四战之地,没天险为依托,必须要养活大量军队驻守保护,这不但有碍于民生,还极易发生问题。

可赵光义却引用书本上的话,来了一句“在德不在险”。由于有他挑头,那些利益网全在汴梁的大臣,也跟着起哄。赵匡胤只得作罢,并悲哀地补了一句:瞅着吧,若不迁都,百年后必出祸端。结果,一语中的!

这点也同样表现在赵光义的“雍熙北伐”之败上。由于他灭了北汉,决定赶走辽国,收服燕云十六州。至于依据,竟然是相信“契丹母寡子幼,群情不附”,根本就没总结之前的“高梁河受挫”那一战的教训。

对此,最讲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他老人家,在看《宋史》时曾一针见血的说:此人(赵光义)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赵光义缺乏对现实的清醒认知,过于空想,当然说“过于浪漫”也对。

所以,学霸虽让人羡慕,但想真正有出息,就必须走出书本,跟现实相接触,不能用书本里的东西去生搬硬套!赵光义堪称这方面典型,站在“郭威、柴荣、赵匡胤”这三代牛人肩膀上,一手王炸,却未能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历史任务。

且为了掩饰失败,他随后便又逼死燕王赵德昭、贬死秦王赵廷美……最终赵光义算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后代。可赵宋对北方辽国的弱势之态,从此也就注定,几乎再无更改可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下,保持字数差异不大,同时丰富细节,语义不变: --- 特权阶层手握那些不列...
原创 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凭借其卓越的贡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在历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人...
原创 赵... 本文所讲述的是一段神话传说,非历史事实,切勿当真! 在遥远的西域,有一座雄伟的山脉,名为昆仑山。它高...
原创 西...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焉耆国,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
原创 史... 在《西游记》这部作品中,唐玄奘受到了李世民的送别,手持通关文牒,身着袈裟,踏上了西行求取真经的征途。...
千古第一谋圣张良,有多牛?刘邦...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自此军中和朝廷上的大小事务几乎都交由诸葛亮处理。他对诸葛亮的信任深...
原创 有...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终于宣布认输,准备交出权力,告别他这充满戏剧性的首相生涯。无论人们对他持何种看...
原创 中... 中国的历史悠久深远,跨越了五千年,历经无数朝代的更替与兴衰。从中华文明诞生之初,经过数代帝王的治世,...
原创 希... 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越过苏德边境,发动了名为“巴巴罗萨”的入侵行动,目标直指苏联。与此同时...
原创 4... 40岁之后不要急,看看这7位名人如何大器晚成,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 67岁成名的沈德潜 沈德潜...
原创 重...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段落意思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和表达,整体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改...
原创 清...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疆红泉堂的朋友。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清代母钱的市场动态。清代的母钱在乾隆年间逐渐增...
埃及发现3座距今4000多年的...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6月28日宣布,埃及考古学家在该国南部阿斯旺省的库贝特哈瓦墓葬群发现3座岩石雕刻的古...
原创 隋...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决定在“大义公主”即将返回突厥之际,送她一份珍贵的礼物,以显示自己对这位公主...
原创 探... 嘿,朋友们!今天咱聊聊非洲一个挺特别的国家 —— 南非,它曾是非洲唯一的白人国家呢。这背后可有一段不...
原创 蒋... 戴笠曾陪同蒋介石前往罗浮山游玩,途中偶遇一位高僧。当高僧看到蒋介石时,立即行礼鞠躬,然而戴笠却毫不犹...
大清光绪年制粉彩龙凤纹执壶的艺... 一、历史背景与宫廷御制 大清光绪年制粉彩龙凤纹执壶是清代晚期光绪年间(1875—1908年)景德镇御...
原创 烧...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开展了大规模的销烟行动,标志着道光时期禁烟运动的高潮。这一天,后...
原创 清... 清朝皇帝的去世,至今仍然因档案记载的不完整而成为了许多历史谜团。但通过深入思考,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