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乾元
一、我们如何定义元?强悍壮阔,实用至上
元朝在我们心中是一个充满强悍气息的王朝,这是对它最为深刻的印象。它的疆域广阔,几乎涵盖了从东到西的整个亚欧大陆。从北至北海,东至日本海,西接黑海、地中海,南濒波斯湾,疆域之辽阔无与伦比,横跨西伯利亚,几乎覆盖了整个亚洲与欧洲。即便是在唐宋的鼎盛时期,元朝的版图也无人能及。特别是西藏和台湾,直到元朝才首次纳入中国版图。
想要对元朝作出公允评价,最直接的方式或许是听听那个与它关系最为密切的朝代——明朝的声音。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元主中国,殆将百年,其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时号小康。”这位推翻元朝政权的帝王所言,表明在元朝初期,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定。然而,大多数人却认为元朝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蒙古帝国的征战摧毁了大部分中华文化圈,尤其是汉族为中心的部分国家。蒙古的残暴和屠杀之名早已传遍天下,军队的行为更是可怖,他们规定“凡敌人拒命,天石一发,则杀无赦”,这使得大规模屠杀成为常规,许多百姓因此丧命。元朝的征服不仅带来了血腥的战斗,还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史料记载,宋朝时期的人口约为1.4亿,但在蒙古征服中原的过程中,人口锐减,最终降至约7500万。底层百姓的困苦尤为明显,他们被分为四个等级,南方汉人(原南宋领土的人)处于最低一等,这也凸显了他们低微的社会地位。
然而,另一方面,历史学者也指出,蒙古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汉族的版图,堪称中国疆域的“奠基者”。例如,东北的燕云十六州、西南的南诏(大理)、西北的若干少数民族,甚至越南等地,均在五代十国至宋代时寻求独立或摆脱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蒙古的征服将这些地区纳入了中华文化圈的范围。因此,元朝使整个中华文化圈的疆域扩展到了史上最大,几乎将所有中华系国家除日本与越南外,全部吞并。
若从元朝的政治体制与经济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它在某些方面是开放的。虽然元朝废除了科举制度,这一措施并非毫无益处。它让社会民众能够更多地投身到感兴趣的行业,鼓励了工业技术和商业的流通。元朝的制度注重实用主义,弃旧纳新,不拘泥于传统。例如,元朝承袭了宋代的“二府”制度,中书省掌握内政,枢密院负责军事,皇帝居中调度。与此同时,元朝设立了御史台专责监察,简化了旧有的政府架构。虽然政府的核心权力机构是由蒙古人控制,但汉人却占据了重要的二把手和中层职位,打破了“忽必烈朝堂上汉人少”的传闻。事实上,元朝的汉人官员不仅数量多,而且权力也不容小觑。元朝的权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汉人提供了通过努力提升地位的机会,尤其在那个社会等级分明、汉人和南方人普遍遭受歧视的年代。然而,元朝对汉人实施双重民族标准的做法也有不足之处,造成了汉族精英在行政权力分配上的严重失衡,使得整个文人阶层长期处于抑制与压迫之中。
二、元史简要说:烧杀掳掠,短命多变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以《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为名,建立了元朝。元朝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除元帝国外,还有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这四个汗国在元朝廷看来就如同被分封的诸侯。尽管元朝国祚长达98年,但却有11位皇帝,足见其内政的混乱。
元朝建立八年后灭掉南宋,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此后,元朝还多次尝试向日本、安南、缅甸等地发起征战,但都以失败告终。在内政方面,忽必烈进行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一系列改革,然而效果却甚微。忽必烈去世后,由于长年的征战导致的种种问题爆发,百姓生活困顿,许多人开始起义,各地纷纷爆发脱离元朝统治的事件。
进入元朝中期后,皇帝更替频繁,政局更加动荡,百姓的日子愈发艰难,反抗者愈加猛烈。元朝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原因在于元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政治混乱,军队缺乏组织纪律,各地武装各自为政,甚至出现了互相残杀的情况。元朝的统治逐渐分崩离析,朝廷对这种局势无力反抗,最终错失了平定局势的最佳时机,任由各地局势如野火般蔓延,直至蔓延至京师。
1368年,起义领袖朱元璋攻入元朝的都城大都,宣告元朝灭亡。逃往漠北的元顺帝继续维持北元政权,但北元政权在三十多年后也宣告灭亡,蒙古帝国分裂成了鞑靼、瓦剌等部落,直至与明朝长时间的冲突。
元朝五代传承中,只有三位皇帝在位时间较长,其他皇帝更换频繁。政权的动荡不安成为其快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三、元朝带来了什么?疆土扩张与饮食革命
元朝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它为中华版图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在元朝之前,中原对一些边疆地区的控制名存实亡,包括青藏高原、新疆、西夏和大理等地都不在中央政权的实际统治之下。元朝不仅将这些地区纳入了中国版图,而且彻底加强了对这些区域的控制。特别是西藏,元朝首次将其纳入中国中央政权的管理范围,设立了专门的政治制度与宗教管理制度。元朝的这项举措为明清时期西藏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在饮食文化方面,元朝的多民族社会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蒙古族、汉族、契丹族、藏族、回族等各大民族的饮食习惯交汇,创造了丰富的菜肴。羊肉作为元朝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有烧肉、煮肉、肉下酒、肉灌肠等。此外,各种野味如鹿头汤、熊汤、盘兔等也是元代民间的常见菜肴。而水产品和蔬菜类的种类更是丰富,萝卜、茄子、冬瓜等应有尽有。元朝的菜市场,可以说与现代大城市的市场不相上下。
四、元朝破坏了什么?土地制度与文人士气
元朝对中国社会的一大破坏,是土地制度的破坏。
在农业社会中,土地的分配是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然而,元朝的土地兼并现象极其严重。蒙古族将大量土地变成牧场或赏赐给贵族,导致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广大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成为佃户。元朝时期,佃户的生活异常艰难,缴不出粮食时,农民不得不以农具抵债。这种局面使农民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元朝的“四等人制度”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蒙古人位居第一等,色目人(包括中亚、西域及东欧民族)第二,汉人和南人(主要指原南宋地区的汉人)则位居第三和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