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冒牌的民族英雄:被清史专家吹捧的尚可喜,其实是十足的历史罪人
迪丽瓦拉
2025-09-14 02:03:00
0

2004年,辽宁省海城市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纪念清朝平南亲王尚可喜诞辰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与公祭大会。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的60多位清史领域的专家学者。会上,部分学者毫不犹豫地宣称:“尚可喜作为开国元勋,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捍卫了祖国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分裂,显然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番言论一经发表,立刻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任何对历史有基本了解、且具备基本良知的人都能明白,清朝的崛起和其征服中原的过程,是一段充斥着对汉族人民的残酷屠杀和文化摧残的血腥史实。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汉族文官和将领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所作所为往往比外族的侵略者更为冷酷,甚至可以说,这些人对同胞的暴行比外族还要更为残忍。尚可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透过大量历史证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尚可喜远非所谓的民族英雄,反而是一个深重的民族罪人。接下来,我们将揭开他的真面目。

尚可喜,字元吉,号震阳,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祖籍山西洪洞,家族世代务农。在尚可喜的曾祖父尚生这一代,尚家迁往北直隶衡水,谋生艰难。待祖父尚继官继承家业后,家族又迁至辽东的海州。尚可喜成长于动荡不安的年代,年仅18岁时便亲身经历了后金入侵辽沈的战争,曾随父亲尚学礼逃难至辽西松山。随着后金的兵锋所及,尚学礼父子失去家园,最终选择投身明朝军队,并效力于左都督、平辽总兵毛文龙麾下。

尚可喜的命运似乎颇为幸运,不久后便受到毛文龙的赏识,并被收为养孙。毛文龙死后,尚可喜得以继承父亲的部队,逐渐升为将领。1629年,毛文龙因得罪蓟辽督师袁崇焕而被杀,尚可喜便转投东江总兵黄龙麾下,并因参与收复旅顺立下了赫赫战功,晋升为副将,并驻守广鹿岛。然而,命运的巨变在他身边悄然上演。

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后金再度攻占旅顺,守将黄龙兵败自杀。尚可喜留守的妻妾、家眷等数百人无路可逃,竟投水自尽。黄龙之死令沈世魁接管了东江军,而沈世魁与尚可喜的关系并不和睦,曾因尚可喜镇压皮岛兵变失势。在这一背景下,尚可喜选择不顾家国耻辱,携麾下将士和家族的财物,在1634年二月渡海投降后金。

尚可喜的投降震动了整个朝廷,皇太极亲自前往盛京迎接,并为其封为总兵官,享受与其他归降的明朝叛将如孔有德、耿仲明相同的殊荣。在随后的会面中,皇太极极尽赞美,称尚可喜为“知时务,达变通”,并赐予他大量赏赐,同时将失散的家族成员共计27人归还给他。尚可喜感恩戴德,心甘情愿地投身后金,为清朝立下不少战功,尤其在攻占明朝关外的要塞和讨伐朝鲜的战事中,他都贡献突出。为奖励他的功绩,皇太极在1636年改国号为清后,赐封尚可喜为智顺王,并将海州作为他的封地,成为初期清朝的“三顺王”之一。

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多尔衮的领导下,尚可喜随清军击败李自成,攻占了北京。随后,尚可喜与吴三桂等人南下,经过武关进入湖广、江西等地,追剿李自成的残余部队。李自成被杀后,尚可喜奉命回驻海州,不久后因在追剿李自成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平南王。

然而,尚可喜在南方征战时,行径日益残忍。特别是在攻占广州和潮州期间,他与耿继茂一起,对坚决抵抗的汉族军民进行大规模屠杀。特别是“庚寅之劫”和“潮南大屠杀”这两次暴行,堪称历史上最为惨无人道的屠城事件之一。广州的“庚寅之劫”造成了70万汉族军民丧命,广州市志中更明确记载了这场人间悲剧的细节。三年后,尚可喜再次率军攻陷潮州,又一次展现了他极度冷酷的屠杀行为,造成了十万余人丧生,令人发指。

尽管在广东地区,他曾积极重建社会秩序、发展农业、支持文化教育等,获得了一些政绩,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作为屠杀者的本质。作为清朝的忠实走狗,尚可喜不仅拒绝了吴三桂的反清联合提议,还积极协助清廷进行南方的征服。由于在清朝大权旁落后,他被晋封为平南亲王。然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却因为误判形势,最终加入了叛军阵营,并发动兵变软禁了尚可喜。在被软禁后,尚可喜试图自尽,但未能成功。最终,在恐惧和愤怒中,他于1676年去世,享年73岁。

康熙帝在尚可喜去世后为其赐谥“敬”,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尽管他手上沾满了同胞的鲜血,最后仍得以善终,这一历史事实,令人痛心和悲愤。尚可喜,一个在民族灾难中起到了极大作用的历史人物,最终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无尽的悲剧。

参考书目:

1. 《清实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

2. 《潮州府志》 (乾隆朝版),线装书局2005年版。

3. 《清史稿》,赵尔巽,中华书局1998年版。

4. 《广州市志》,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立...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立陶宛很多人...
当初俄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 720万美元买俄国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这是赚了还是赔了?为何说是有苦难言呢?先来看看美国花这...
原创 大... 大禹治水是上古时期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其中,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山海经...
原创 其... 冬日生活打卡季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曾将蜀中作为自己征伐天下的重要据点。究其根本原因,蜀地...
胡适批“横渠四句”:不过是四句...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有一个小故事: 著名天文学家高平子的孙子来拜访胡适,说到得意处,背起“横渠...
原创 南... 南方政权为何难以统一北方? 中国历史上,南方崛起的政权大多未能成功统一北方,而北方政权则常常以强大的...
原创 他...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至关重要的领导人,从青年时期的艰苦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高位坐镇,始终保持...
原创 作... 1952年,孙毅被调任为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协助当时的参谋长杨成武工作。尽管这一职务并不低,但在副参谋...
原创 叛... 提到秘书这一职业,许多人都会带着几分含糊的笑意。这个角色往往给人一种文雅、风度翩翩的印象,许多人都会...
解密:皇太极为何要杀忠心耿耿的... 在清朝开国的宏大历史篇章中,爱新觉罗・阿敏曾是一位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人物,身为四大贝勒之一,他本应...
甲午战争前日本社会的精神状态 周颂伦 100年来,人们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其中的优秀成果不仅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术价值...
原创 何... 朝鲜是我们相当熟悉的国家,毕竟它是我们的邻国,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民众之间...
原创 首... 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荣誉之一,首次设立于1929年,专门颁给那些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侮”...
原创 此...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岳振华这位年轻的营长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受到了毛主席的特别关注和承诺。岳...
原创 他... 1949年,毛主席与朱光的深情告别 1949年,全国各地纷纷迎来了新生的解放,而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却...
原创 八... 当然,这里是你文章的改写版,保持原意,增加了细节,字数与原文相近: --- 自古以来,登上皇位的道...
原创 关... 关羽和张飞,这两个名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早已不陌生。他们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义兄,更是以勇猛和超凡的武艺在...
原创 公... 时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探讨主题,而历史则是时间最为真实的证明。为了便于记录历史和时间的流逝,古代人们创...
原创 1... 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之际,总参谋长黄永胜突然在会场上直视着徐向前,开口不留情面地责问:“你...
原创 汉... 在许多人的传统看法中,明朝的灭亡通常归咎于官员腐败、文官贪婪、武将懦弱,甚至还受到频繁自然灾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