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的历史教授曾经这样说: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的历史研究都是建立在主观条件当中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很有可能并不是当时的原貌。我们现在对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观印象,很有可能就是完全错误的。
举一个很简单又家喻户晓的例子来说吧,在《三国演义》成为四大名著之后,基本上每个人对于这本书中人物的理解都是按照作者的想法来进行的。也就是说,在看到《三国志》当中的曹操之前,人们就已经对《三国演义》当中那个奸诈狡猾的曹操有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这种印象就开始先入为主,即便别人再怎么跟你说曹操的丰功伟绩,即便之后的资料告诉你曹操没有小说中所写的那么奸诈狡猾,你也会觉得曹操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枭雄”,绝不能成为英雄。
同样的道理在《封神演义》中的纣王身上也同样适用,千百年以来,由于商朝年代久远,所留存的历史资料不多,而对那个时代感兴趣的学者也很少。所以基本上大多数人对纣王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封神榜》里面那个精神病的层面。而《封神演义》又是一本极为神奇的书,里面写的满满都是商纣王的黑历史。看完他这些黑历史之后,你会对他这个人是否正常产生很大的疑问,因为他所做的那些事貌似都不是任何一个正常人所能想出来的。
关于纣王的为所欲为,后人甚至将其归纳为了几个成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叱鸡司晨”了。
叱鸡就是母鸡的意思,而“叱鸡司晨”指的也就是母鸡越俎代庖,代替公鸡担当了打鸣的重任。这里的公鸡指的是商纣王,母鸡呢?当然也就是妲己了。
在历史传说当中,商纣王对妲己的宠爱那简直就是千年等一回。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简直什么事都干得出。不过这似乎是昏君的一个通病,千年前的夏桀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让纣王的祖先坐稳了江山。此时的纣王,却将历史再次重演。
对妲己的宠爱似乎让纣王变得有些神志不清,早些年还南征北战铁骨铮铮的一个汉子,却突然之间变成了妲己的提线木偶,搞出了所谓的酒池肉林,把酒倒在池子里,肉挂成树林,营造了一种糜烂原始而又不卫生的生活气氛。而这妲己除了生活糜烂,似乎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脑子有坑,好奇心特别严重。
别人的好奇心害死猫,妲己的好奇心害死的是纣王。为了满足爱妃的要求,纣王在传说当中剜出了忠臣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又剖开了怀孕妇女的肚子,试图观察胎儿的发育。
这种血腥又残暴的游戏真是想一想就让人毛骨悚然,所以当周武王的军队到达商纣王的城楼之下时,曾经的所作所为就变成了现在的种种罪状,让他百口莫辩万死不辞。
不过现在想想,纣王真的是一个无知昏庸的君主,妲己又真的是一个心狠手辣神经兮兮的妃子吗?其实也不一定,根据资料的记载,这酒池肉林的故事根本就没有什么现实依据,剖开孕妇肚子的行为更是无稽之谈,不过杀掉比干一事的确是真的,但这个故事远没有书中所写的那么荒诞。
在现实当中,比干还真的是商纣王的臣子,但他绝对不是什么拥有七窍玲珑心的忠臣。事实上,他也就是一个造反未遂然后被格杀勿论的失败者。
比干是纣王的叔叔不假,但他一开始就不支持这个纣王帝辛,他支持的,是纣王的亲哥哥。也许有人会问,商代不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吗?为什么皇位会轮到他一个二儿子来坐?
这就要提到帝辛的命了,他的命真是不错,母亲生哥哥的时候就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妾,生他的时候已经是皇后了。因为恰当的出生时机,帝辛做了王,这样哥哥当然会很不爽。所以哥哥就找了一帮人想造反,其中一个就是比干。最后一伙人造反失败被抓到了牢里,比干当然被处死了,怎么死的历史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一个造反者是不会有“七窍玲珑心”的。
就算纣王真的听信妇人言,对妲己言听计从。这些残酷的刑罚其实也大部分都是后人结合想象编造出来的。所以《封神演义》中的纣王,在历史上顶多算“昏君”,不至于是“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