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不仅频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比如对一个人的评价或者是讽刺某人时,我们一直会用这个老生常谈的词,可是封建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说,封建这个词儿我们真得懂吗。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五年多年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在我国历史上,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中央集权的国家。牧野之战后,周人顺利取得了国家的统治权,从此中华文明进入周朝的统治。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商朝人普遍信仰自己的祖先,他们认为祖先死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只有对祖先保持虔诚的心境,才能将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在商人普遍崇拜祖先的大环境下,整个商朝的环境也变得压抑阴暗,他们甚至住在埋葬先人的坟墓里,并且以此来成就自己的忠孝,但是周人不一样,他们宣传“君权神授”,意思就是周天子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任何人都得服从。自从牧野大战之后,周人便自以为高商人一等,周武王为了表示对于商王朝的意思尊敬,将朝歌这块土地送给了纣王的孩子,也就是商王朝原本的继承者,因为不是很放心,又将自己的弟弟管叔派来监视他们。
这就是分封制的开端,后来周王朝拥有华夏十九洲,权利的触角不能够延伸,所以在众多谋士的规划下,周朝开始实行分封制,这也就是“封建”词中的“封”,意思是将王侯将相分配到各地做王,拥有自己的一个小国,名义是周的附庸,其实自主权很大。 但是年老的王侯肯定是要死去的,对于继承是怎样一个法则,必须要好好地谋划,因为这关系着江山社稷,所以便有了封建二字中“建”的由来。嫡长子继承制,也是从那时候演变来的。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国主,只能拥有一个妻子吗。虽然,在古代社会妇女的地位是及其低下的,但是一个男人只有一个妻子。妻子所生的就是嫡子,对于家产具有绝对的继承权。其他妾室生的孩子,只能分一点微不足道的家产。
但是嫡子之前也有先后,于是便有了“立嫡以长不以贤”一说,就是妻子生的孩子,以年长的为尊,周朝传下来的这一套继承制度,一直流传了两年多年,融合了绚烂的中华文明,所以后世所说的“封建”,其实就是讲得分封制和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