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把国民党高官子女“教”成共产党,毛泽东这样办大学
迪丽瓦拉
2025-09-16 05:31:56
0

陕北公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亲自为陕北公学成立题写了振奋人心的题词:

要培养一大批革命先锋,这些人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远见;

这些人充满了斗争精神和无私的牺牲精神;

这些人胸怀坦荡,忠诚可靠,积极向上,品格正直;

这些人不图私利,唯一目标是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这些人在面对困难时从不退缩,总是坚定勇敢地迎难而上;

这些人不是狂妄自大或追逐名利的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务实肯干的真正革命者。

中国若能造就这样一大批先锋分子,革命的重任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当时年仅44岁的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书记,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远见,深刻指出革命成功的根本保障就在于培养这样一批坚定的先锋队伍。

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来自祖国各地的无数爱国青年汇聚革命圣地延安。由于抗大学员人数激增,单靠“抗大”已难以满足培养需求。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一所新的干部学校——陕北公学,这是一所立足统一战线、致力培养优秀抗战干部的新型学校。毛泽东的题词精准回答了“革命需要什么样的人”“陕北公学应培养怎样的人”这两个关键问题,主要涵盖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坚定忠诚的政治立场。题词明确指出:“这些人是革命先锋,具备政治远见,胸怀坦白、忠诚、积极、正直。”陕北公学始终把政治方向的坚定性放在首位。1937年8月,陕北公学面向全国及海外华侨开始招生,9月1日正式编班开课,11月1日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汇聚一堂,他们既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党员;既有工人,也有农民;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既有红军战士,也有国统区干部;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五十多岁不等。这样兼容并包的学校,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毛泽东曾强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把知识青年培养成无产阶级战士或同情者,是极为艰难的任务,必须注重思想转变的过程和领导。”学校遵循“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教学原则,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占重要比重,同时强调访贫问苦、参加生产劳动、加强党性修养和开展思想互助,帮助学生自我教育和思想改造。无论出身如何,甚至国民党高级官员子女,通过学习,都成长为政治坚定、意志坚强的革命战士。两年间,陕北公学吸收了3000多名青年加入共产党,许多学生自豪地称这里为“革命的熔炉”。

第二,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题词提出:“这些人在困难面前坚定不移,勇敢前进。”陕北公学教育方针明确:“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抗战期间,共产党办学条件极其艰苦。毛泽东总结为“四个没有”:没有教员、没有房子、没有教材、没有经费。面对“什么都没有”的窘境,学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家挖地窑、砍柴、种粮、纺线,解决了基本的办学物资。1939年春,数百名师生浩浩荡荡赴陕甘交界开荒2000余亩,这种艰苦的生活锻炼使得许多入校前体弱无力的青年,迅速成长为立场坚定、斗志旺盛的革命战士。1939年夏,随着陕公与其他学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师生们勇渡黄河,成为共产党在敌后创办的首个高等学府——“火线大学”。师生们散宿村落,集合即上课,边斗争边学习。英国教授林迈克称赞道:“在敌后解放区,有一批国内顶尖学者,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办学,堪称历史奇迹。”

第三,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题词强调:“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为民族与社会的解放奋斗。他们充满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陕公作为统战学校,重要使命是巩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师、干部、学生齐心协力,共同目标是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且富强的新中国。课程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比例设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天学习时间长达8小时,上课和自习时间各半。为加强师资,中央从国统区抽调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来校任教。中央领导及机关干部频繁莅临讲课,毛泽东本人更是几乎每隔几天就到校作报告,讲授抗战的战略和策略。这种政治思想基础让学生无论入学目的如何,经过短短数周或数月的学习,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纷纷树立为革命献身的坚定信念。从1937年7月至1948年8月,陕公及后继华北联合大学共培养出2.3万余名党员,他们活跃于各大抗日根据地及国统区,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不少英勇献身。

第四,脚踏实地的务实品格。题词中明确指出:“这些人不是狂妄自大,也非风头主义者,而是务实肯干、脚踏实地的人。”陕公发扬延安人民特有的优良品质,乐观向上、扎实勤勉成为“陕公校风”的鲜明标志。在教学上,强调“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缺乏课本与讲义,教师多通过提出问题、讲授重点,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进行讨论。各种观点畅所欲言,辩论激烈,但始终以追求真理为原则,许多学生感叹这种方式胜过多年死记硬背。实践方面,陕公坚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调在残酷战争和恶劣环境中锤炼体魄。毛泽东曾提到,一位学员抱怨只学到了“爬山”,但他指出爬山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体现之一,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理论,还要付诸实践、磨炼意志,爬山精神即吃苦耐劳的象征。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党的育人理念。1939年夏,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与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组建华北联合大学,迁至晋察冀根据地。同年11月,决定在延安重建原陕北公学。1941年8月,陕北公学又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近四年间,毛泽东十余次莅临学校讲课、题词,并亲自选拔干部、制定方针。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陕北公学培养了逾万名革命干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陕北公学:“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美国高调重返亚洲,意在遏制中华崛起。国内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仍布满荆棘。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办大学更应扎根中国大地,坚定以毛泽东题词为指引,立足培养优秀人才为根本目标,助力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首先,要培养有志向的人,坚定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甘愿为国家、民族与人类贡献一切;其次,要培养有智慧的人,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挑战陈腐思想;最后,要培养有知识的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专业技能,否则志向和智慧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唯有这样的人才,“国家方能富盛,基业由是绵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势不可挡。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在阅读此篇文章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带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非常感谢您...
原创 鲁... 鲁迅与蒋介石,可以说是浙江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一位是文化巨匠,一位是政治领袖。从绍兴到奉化...
原创 曹... 中国古代,一个政权的成立是否被视为顺理成章,关键在于其正统性的认可。如果一个政权缺乏正统性支撑,即使...
原创 周... 头条深一度 在周总理的生平传记中,他通常被记录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周总理自己在填写履...
朱德晚年十个字评价毛主席,令人... 毛主席和朱德曾以“朱毛”之称传遍中国大地,在党和人民军队中树立了表率和标杆,成为党内团结的象征。 ...
原创 1...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一事件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标...
原创 中... 你是否曾好奇,咱们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得很,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
原创 刘... 刘备死前最大失误,把顶级战将让给曹丕,他的实力相当于2个魏延!那么刘备让给曹丕的战将又是谁呢? 人...
原创 日... 作者:武陟东旭 1940年8月13日,湖北汉川襄河岸边上演了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惊险剧:一支日军部队正...
原创 春... 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叫巫臣,他爱上了一个美女,便和她一起偷偷逃到了晋国。楚国的当权者本来也很喜欢那个...
原创 曾...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造就了许多彪悍的民族。历史上,曾有多个游牧民族令中原王朝头疼不已,他们的兵强马壮...
原创 史... 《——·前言·——》 没有杨氏的支持,武则天的命运绝不会如此波澜壮阔。她不仅无法爬上后宫的高位,更...
百团大战中,推开战友挡子弹 《亮剑》张大彪原型吴隆煮 百团大战中,推开战友挡子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方杨 严松...
原创 邓...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文章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作润色和细节补充,内容长度变化不大: --- 各位看官老...
原创 曹...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尽量保持字数接近,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 (...
原创 晚... “步军统领,秩如汉之司隶校尉、明之锦衣卫,虽为武职二品,威权极重。”这段话出自《听雨丛谈》,直接描述...
群山中的秦长城 这是6月21日拍摄的固阳秦长城天盛成段局部(无人机照片)。 固阳秦长城天盛成段坐落于内蒙古包头市固阳...
原创 1... 当然可以!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语句更流畅自然,同时尽量控制字数不大幅变动。下面...
原创 朝...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全球共产主义浪潮遭遇了严重的打击。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全球坚持社...
原创 曹... 四大美女之中,貂蝉与各路英雄之间的联系,一直是难以割舍的。美貌,这一被许多人视为女性的“武器”,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