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这人,早年搞工人运动,1922年跟刘少奇一块儿领导安源路矿罢工,闹得挺大,那时候他就成工人里的领头羊了。1930年因为“立三路线”那事儿,中央让他去苏联检查,去了之后就困在那儿15年,干些翻译和联络工作。
1936年他在莫斯科娶了李莎,本名叶丽萨维塔·基什金娜,俄罗斯萨拉托夫人,比他小15岁。她家原是贵族出身,但她早投身革命,1933年两人通过朋友认识,聊中国工人罢工和苏联远东情况,慢慢处出感情来。婚礼简单,就在公寓里请了陈云夫妇等十来个人。
1946年李立三终于回国,先到延安见毛泽东他们,汇报苏联见闻,然后调东北局干工会。10月李莎带着大女儿李英男从莫斯科坐火车颠簸十来天也到了哈尔滨。她一落地就适应得快,进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教书,教工人基础俄语和苏联文学入门。家里住简易房,她布置床铺,李立三装灯具。1948年小女儿李雅兰在北京出生,全家迁首都。李莎调北京外国语学院,继续教俄语,参与翻译苏联技术书,帮工业项目。
新中国成立头几年,中苏关系铁得很,苏联专家来华援助,李莎常接待,介绍中国风俗。李立三当劳动部部长,推动工厂建职工委员会,管工资和安全。1950年抗美援朝,他兼防空委员会秘书长,用莫斯科反空袭经验指导城市疏散。
家里四代人,李莎从莫斯科接母亲来,从湖南接婆婆,厨房做酸奶给俄方老人,辣菜给中方。开国大典李立三站天安门城楼,李莎在家听广播,女儿们围着鼓掌。日子过得稳当,李立三巡视煤矿,更新安全灯,李莎备课到深夜。
1953年李立三转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起草女工权益条款。李莎学汉语,记家用账,女儿李英男上俄语班,李雅兰练儿歌。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批斯大林,国内开始讨论,李立三在工会会强调独立自主。李莎护照续签时少去使馆。1957年郭沫若访苏,李莎帮整理资料,但不深交。审查涉苏人员加强,李立三照常开工会大会,表彰模范。
1958年中苏分歧加深,苏联撤部分项目,李立三起草工会改革方案。李莎课程调成通用语言,少讲苏联历史。1959年庐山会议,间隙有人单独找李立三谈,说国际形势复杂,他老婆苏联籍易生误会,建议离婚表态。李立三回说,李莎1938年他坐牢时没走,现在不能扔她。谈完他回家告诉李莎,她继续上课。会议后传闻李莎跟苏联联系,李立三报告她已脱离苏联共青团,为他奔走监狱。中央暂不动,李立三检查纺织厂条件。
1960年苏联全撤专家,中苏争论公开。李立三内部会支持中国立场。李莎护照到期去使馆,部门约谈,她解释只办手续。李立三陪提供文件。1961年经济调整,李立三组织工人下乡援农。李莎开进修班教俄语语法。家庭稳,李英男上大学,李雅兰学钢琴。1962年上半年中央会议后,几领导留李立三,又提离婚,说保政治前途。他回婚姻26年,不是筹码。领导记下,没逼。
李立三烦了,10月14日写四千字信给周恩来,申诉李莎结婚26年,政治一致,来华16年,思想进步,热爱党和毛泽东思想,引用毛1962年1月中央会话。周恩来看信后亲自约谈,了解详情,提方案:李莎申请入中国籍,既保家又明立场。李立三同意,转告李莎。她看文件,次日跟女儿商量,签放弃苏联籍声明。外交渠道跟苏联沟通,确认手续。
1963年推进,李莎考汉语水平。周恩来跟进。李立三主持劳模大会。李莎暂停教学,准备面试,述来华动机。1964年春材料上报,周恩来签批。7月李莎递北京市公安局申请,李立三陪同。9月批,她领新身份证。外交部通知苏联大使馆,完交接。李立三夫妇恢复日常,李莎教中级俄语,李立三视察钢铁厂,推动安钢宪法。
这事儿低调处理,风波平。李莎翻译工会文件,援越南教学。女儿毕业,李英男外交,李雅兰医学。两人散步北海,聊子女。李莎入籍后,家庭暂安,但中苏裂痕深,潜在风险没全消。李立三继续工会,强调服务国家。李莎著书记经历,用中俄文出,讲跨国人生。
李立三一生坎坷,早年领导罢工,建党骨干,后路线问题困苏联,归国后低调干活。李莎跟来,教书育人,贡献大。这段婚姻跨国界,赶上两国从蜜月到翻脸,中央劝离婚两次,他不松口,周恩来想辙让她改籍,算两全。搁平常人,早散了,他们硬扛。时代变迁,个人命不由己,但他们选了坚持。想想那年代,国籍就是立场,改了等于断根,可李莎干了,值不值后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