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又一伟绩:选择北孔为衍圣公,为国不惜承受委屈
迪丽瓦拉
2025-11-24 13:33:46
0

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孙的世袭封号,始于宋朝至和二年(1055年),最初在唐朝时是祭祀官职,到了宋朝则被升为衍圣公。然而,尽管衍圣公一系享受国家的高规格优待,他们的忠诚和节操却堪忧。金朝时他们向金朝投降,元朝时又向元朝投降,仿佛是一株随风而动的墙头草。到了清朝,他们又顺应清朝,甚至在1908年,第75代衍圣公孔令贻还公开迎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放入孔府供奉。

元朝时期,曲阜孔家的人数为元朝汉人家族中最多。衍圣公孔克坚极力抵制红巾军,甚至导致了山东义军毛贵的失败。在明军进入山东之后,衍圣公孔克坚依然忠诚于元朝,当时他因为生病拒绝接受召见,三次被请访仍然不应,甚至显示出对明朝的强烈不满。曲阜孔家对元朝有着高度的认同,而对朱元璋却并不友好。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朱元璋的旗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而曲阜孔家态度如此恶劣,朱元璋为何还继续封他们为衍圣公呢?这个问题如今被许多人误解,其实其中隐藏着朱元璋的深思熟虑。

其中一种说法是,朱元璋为了招揽天下儒生的心,忽视了曲阜孔家的恶劣行径,继续优待他们。然而,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首先,孔子后裔有两支,一支是曲阜孔家,另一支是衢州孔家。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南渡定都临安,孔子后裔中的第48代衍圣公孔端友便从曲阜迁至衢州,建立了孔氏家庙。南宋建立后,衢州孔家被封为奉圣公,后来改为衍圣公。因此,相比之下,衢州孔家在血统上更为正宗,因为他们是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的后代。如果朱元璋真心想要招揽文人,他完全可以选择衢州孔家,甚至他当时确实下诏邀请南孔来京,准备从南孔中选择。

其次,朱元璋对当时的衍圣公孔克坚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敬。在记录朱元璋与孔克坚对话的石碑中,朱元璋称孔克坚为老秀才,尽管孔克坚是元朝的世袭公爵,官至二品,还是礼部尚书。这足以看出朱元璋对孔克坚并无好感。此外,朱元璋还表示不委付你勾当(不安排官职),并要求孔克坚遵守祖宗法度,直言曲阜孔家要再出一个好人。这其中的再出一个好人显然含有深意。

既然朱元璋对曲阜孔家如此不满,为什么还要选择他们,而不是选择更有节操的衢州孔家来继承衍圣公呢?

实际上,这就是朱元璋的无奈之处,选择北孔是现实所迫。自从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到朱元璋即位,已经过去了500多年;从北宋末年到明朝初年,淮河秦岭以北的地区已丧失了300多年。南北已出现割裂,甚至在风俗上也有了明显差异,中华文明正面临巨大危机。

谈及中华文明,许多人会自豪于中华民族的同化能力,但同化他人的同时,自己是否也在被同化呢?特别是作为统治民族,更具有同化被统治民族的天然优势。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发布命令: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这表明,经过蒙古百年统治后,胡风盛行,汉人也开始普遍蒙古化,尤其在北方。这种逆向同化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因此,要恢复中华,不仅仅是驱逐胡虏,更要恢复传统的华夏文化与习俗。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弥合南北差异,保持国家的统一,朱元璋无奈地选择了继续封北孔为衍圣公。或许,孔克坚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三次拒绝召见,摆出了足够的架子。朱元璋为国家大局着想,最终只能选择北方的曲阜孔家,而不是更有节操的南方衢州孔家。 通过一系列治理,曾经割裂的南北差距逐渐缩小,这也是朱元璋的又一大功绩。尽管朱元璋对文人的态度较为严苛,而且清朝也不断抹黑他,但他无疑是中华历史上最被低估的伟大英雄之一。 朱元璋之后,朱棣迁都北京,常被解读为担心南京的朱允炆残余势力。然而,朱棣能够在一隅之地成功造反,怎会担心残余势力呢?事实上,朱棣迁都北京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弥合南北差距,更好地控制北方。可以说,在当时,没有比迁都北方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北方问题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保... 为了更好地照顾许世友将军的晚年,首长特别安排了一位保健医生——顾锦萍。顾锦萍来自南通,年仅二十岁时便...
原创 玄... 有一句古话说,打天下可以很快,但治天下却需要时间。军事虽然重要,但它是政治的延续,政治的作用比军事更...
原创 草... 你可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是流传数百年的经典之一,但你或许并不清楚,历史上这个计策与诸...
大禹父子治水是神话?真实文献告... 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丰功伟绩,奠定了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基础,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大禹精神也成...
原创 中... 有一位考古学家在美国加州的一位朋友家做客时,结识了一位作家,名叫佐尔茨·罕特·韦利亚逊。考古学家之前...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十六个女儿,其中只有四位的名字被史书记载下来,分别是长女朱镜静、六女朱福宁、十...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论文章之一无疑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当时,刘备屡次战败,听说诸葛亮才智出众,便不...
原创 为... 张飞在三国时期以勇猛和忠诚著称,是蜀汉的顶尖将领之一。他在长坂坡一声怒吼,吓得敌人胆寒,成为历史上的...
原创 周... 孔子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周朝礼仪文化的崇敬之情。周朝的礼制文化在...
原创 日... 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记录了浙江的风貌,拍摄者是一位日本摄影师。那时,日本间谍的活动...
原创 典... 作为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五大猛将:张飞、马超、赵云、许褚和典韦,单从武功角度来看,他们之间的强弱到底如...
原创 影... 隋文帝杨坚与其妻子独孤皇后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源于杨坚对独孤皇后的深厚感情,而不仅仅是因为他怕她。独...
原创 年...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御史请教,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官职?这个问题涉及到清朝的官制,因此特...
原创 孝... 提到孝庄太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她不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性格也非常活泼。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太...
原创 刘... 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自己也曾公开表示,自己比不上韩信的才能。但实际上,韩信...
原创 中... 在中苏对立的那个时期,苏联的街头景象颇为特殊。高楼大厦的墙面上挂着马克思的肖像,似乎在昭示着那个时代...
原创 秦... 李斯,秦国的丞相,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极高声望的政治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他的生平和成就至今在历史中...
原创 清... 宗人府这个名字在许多清宫剧中经常出现,并成为剧情的重要背景。比如《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和紫薇曾在宗人...
原创 历... 这组清末民初老照,藏着时代最真实的模样。底层百姓的生计、“不东不西” 的炮兵、义和团成员的斩首之痛,...
原创 靖... 靖康之变对宋朝百姓来说,几乎像是一次致命的心脏病发作。 王安石变法才刚过42年,到了宣和五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