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草船借箭居然不是诸葛亮干的?正史里的真相让人大跌眼镜
迪丽瓦拉
2025-11-24 15:02:33
0

你可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是流传数百年的经典之一,但你或许并不清楚,历史上这个计策与诸葛亮并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草船借箭发生在东吴的孙权身上,而且其发生的时间、背景和小说中的描述完全不同。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段历史的真相,揭开真实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差距。

01 诸葛亮的光环是如何形成的?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草船借箭被描绘为赤壁之战中的关键情节。当时,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内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大胆承诺三天内就能完成任务,并且准确预测第三天会有大雾。于是,他带着船靠近曹营,曹操误以为这是伏击,命令弓箭手齐射,最终实现了借箭的奇妙计划。

这个故事突显了诸葛亮的智慧、胆略以及对天气的精准预测,成为他智勇双全的象征。然而,如果你翻开《三国志》这本正史,你会发现,实际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作用相当有限。正史中的《周瑜传》和《鲁肃传》都明确指出,赤壁之战的指挥权在周瑜手中,而诸葛亮主要负责与东吴的外交合作,并没有直接参与战场指挥。

至于草船借箭的故事,正史《蜀书》中并未提及,反而在《吴书》中找到了类似的记载,只不过故事的主角变成了孙权。

02 正史中的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真实历史发生在赤壁之战后的五年,即公元213年的濡须之战。当时,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南下,准备攻打东吴的濡须口(即今安徽无为)。孙权亲自带领七万兵力迎战,双方在长江对峙了一个多月。根据《三国志·吴主传》和裴松之的注释引自《吴历》的记载,孙权曾乘大船去视察曹营,曹操误以为孙权要进行挑战,便命令弓箭手齐射,箭雨迅速射满了孙权的船身,甚至导致船只倾斜,差点翻覆。为了保持船的平衡,孙权指示船转向,让另一侧也受箭,最终安全返回。

在这段历史中,孙权表现出了极大的冷静与应变能力。他的目标是侦察敌情,而非借箭。根据《魏略》的进一步描述,当曹操看到孙权的船靠近时,他误认为孙权要挑战自己,便下令全军射箭,导致孙权的船被箭射得满船倾斜,但他依然冷静指示船只反转,直到船身恢复平衡。最后,他指示击鼓奏乐,镇定撤退。曹操对孙权的冷静和应变能力深感佩服,甚至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段草船借箭的故事,实则是孙权面对危机时的应急反应,完全与诸葛亮无关。

03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是诸葛亮的功劳?

那么,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成为了诸葛亮的功劳呢?这就要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人物塑造来解释了。《三国演义》的核心主题是拥刘反曹,在这个框架下,作为蜀汉的主要人物,诸葛亮必须被塑造成一个智慧超群的英雄。因此,作者罗贯中为他设计了许多神奇的计谋,而孙权的这段故事充满戏剧性,正好可以用来为诸葛亮增加光辉。 另外,赤壁之战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高潮部分,罗贯中希望通过丰富的情节让这场战役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将濡须之战的草船借箭情节提前,安排在赤壁之战中,这样既能加深读者的印象,又能让诸葛亮在这场战役中大放异彩。 事实上,诸葛亮在历史上确实有过类似的借箭事件,但并非草船借箭。据《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在北伐时曾使用木牛流马来运输粮草,还发明了连弩等远程武器。正是这些历史事实,让小说中的作者认为诸葛亮具备足够的智慧完成草船借箭的任务,于是便进行了艺术加工。 04 真实的诸葛亮:他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虽然草船借箭是小说虚构的,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依然不可小觑。根据正史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独立指挥战役是在入蜀之战中,他从荆州率军攻入益州,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后,他平定南中,七擒孟获,展示了极高的心理战术;在北伐过程中,他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解决粮草问题,并创立了八阵图来训练军队,令魏军不敢轻易出战。 特别是在建兴九年(231年)的卤城之战中,诸葛亮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成功大败司马懿,斩敌三千,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诸葛亮对魏军的重大胜利。然而,《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减轻了这段战绩的描述。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位善于治军、精通谋略的统帅,虽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被神化,但他无疑是历史上的伟大军事家。 05 历史与演义的区别:如何看待经典的改编? 草船借箭的故事,展现了历史记载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差异。正史重视真实,追求每个事件的出处与依据,而小说更注重戏剧性,允许一定的虚构。在《三国演义》的创作过程中,罗贯中为了塑造人物和推动剧情,将孙权的事迹改编为诸葛亮的功劳,这种艺术化加工在文学创作中非常常见。 我们在阅读历史时,应该学会区分史实与演义。例如,正史中的孙权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物。他少年继位,稳定了江东政权,并多次在危急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略。而诸葛亮,虽然没有参与草船借箭的事件,但他的忠诚、治国能力以及军事创新,依然值得后人敬仰。 从孙权临危不乱,到诸葛亮的真实战绩,再到草船借箭故事的演绎,历史与小说的差异像一面镜子,既映射了文学创作的巧妙,也反映了历史的厚重。下次谈起这个典故时,我们不妨加上一句:正史中这事儿是孙权干的,但诸葛亮的本事也不小。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历史态度——既不神话,也不贬低,实事求是才最动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一组老照片,为大家展示晚清社会人文风貌。触目惊心的“三寸金莲”、戴枷示众的犯人、自恋照镜子的慈禧太后...
原创 杀... 宋朝历史中,最令人痛心的事件莫过于靖康二帝被俘,而最令人惋惜的则是忠臣岳飞的冤死。 岳飞凭借一首...
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大历史系原...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唐文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
原创 非... 一个国家坐拥黄金、铀矿、石油这些宝贝,却依然陷在贫困的泥沼里,这本身就已经够魔幻的了。这样的剧本,在...
41岁古人类学家付巧妹入围“新... 11月24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三期“新基石研究员”获资助名单,35位科学家上榜。 澎湃新闻...
原创 罗... 每个人都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也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短处。这本来并不奇怪,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市记忆...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新建的文化墙真好看,不仅有老照片,还有酒仙桥独特的历史记...
原创 刘... 刘邦手下有几个非常忠诚的部下,比如夏侯婴、樊哙、卢绾等人。他们对刘邦的忠心与别人不同,是那种可以不顾...
原创 新... 11月19日,新加坡总理黄循才出席澎博社经济论坛,竟然恬不知耻的说道:让日本自卫队进入东南亚,维持治...
原创 中... 《史记》记载中提到,黄帝在击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最终合符釜山,从各个部落的图腾中抽取了部分元素...
原创 清... 鸦片战争后的70多年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屡遭外敌欺凌,不仅丧失了大量的领土,还将许多国土割让给了外国...
原创 如... 前言 大家都知道,魏、蜀、吴三国中,魏和蜀的许多君主和臣子都具备进取心,而东吴则偏重于稳定和自保。因...
原创 保... 为了更好地照顾许世友将军的晚年,首长特别安排了一位保健医生——顾锦萍。顾锦萍来自南通,年仅二十岁时便...
原创 玄... 有一句古话说,打天下可以很快,但治天下却需要时间。军事虽然重要,但它是政治的延续,政治的作用比军事更...
原创 草... 你可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是流传数百年的经典之一,但你或许并不清楚,历史上这个计策与诸...
大禹父子治水是神话?真实文献告... 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丰功伟绩,奠定了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基础,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大禹精神也成...
原创 中... 有一位考古学家在美国加州的一位朋友家做客时,结识了一位作家,名叫佐尔茨·罕特·韦利亚逊。考古学家之前...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十六个女儿,其中只有四位的名字被史书记载下来,分别是长女朱镜静、六女朱福宁、十...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论文章之一无疑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当时,刘备屡次战败,听说诸葛亮才智出众,便不...
原创 为... 张飞在三国时期以勇猛和忠诚著称,是蜀汉的顶尖将领之一。他在长坂坡一声怒吼,吓得敌人胆寒,成为历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