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自己也曾公开表示,自己比不上韩信的才能。但实际上,韩信在早期并没有那么出色。刚开始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持戟郎中,机缘巧合下才晋升为校尉。而在遇到萧何之后,才真正获得了刘邦的重用,被任命为大将军。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韩信并没有任何实战经验。那么,为什么刘邦会选择重用他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比司马昭更了解了。
当刘邦被封为汉王后,身边很多原本支持他的人都离开了,因为他们怀念家乡。刘邦心中也有重返故土的渴望,但当时他手中的力量并不足以支撑他打回去。这时,萧何将韩信推荐给了刘邦。韩信给刘邦出了一条妙计,他指出项羽已经失去了民心,只要刘邦能趁机出兵,便能打败项羽,夺回关中之地。而且,秦地的百姓也非常期待刘邦的归来,这一切将变得相对容易。听完韩信的建议,刘邦非常兴奋,并立即决定出兵。虽然当时刘邦并不完全了解韩信的真实能力,但韩信的见解正是刘邦所想的。于是,刘邦决定依靠韩信对天下的深刻理解和他所具备的胆略与智慧。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司马昭身上。当时,司马昭任命钟会为攻打蜀汉的主要将领。在司马昭决定灭蜀时,周围的将领都认为攻打蜀国不容易,而钟会则是唯一一个坚信能够胜利的人。因此,钟会被任命为镇西将军,率军伐蜀。司马昭曾经说过,如果一开始就畏惧战斗,那钟会的勇气和智慧将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他还特别强调,只有钟会,才能最终成功地灭掉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