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的起家起点是在南阳与兄长刘縯一起创立舂陵军。尽管他们手中有一些部队,但在反抗王莽的大规模起义中,刘秀兄弟的力量还不足以完成更大的目标。于是,他们决定暂时投靠绿林军,把绿林军作为自己的依靠和支撑。
刘秀凭借出众的能力,一加入绿林军便迅速获得极高的声望和号召力。在刘秀兄弟的带领下,绿林军也逐渐壮大起来。在决定最终皇帝人选时,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秀兄弟本应是有力竞争者。然而,绿林军高层,尤其是大司马朱鲔,对刘秀兄弟产生了疑心,担心他们最终会取代自己的权力。于是,朱鲔开始操纵皇帝人选,使更始帝刘玄登上帝位。 在朱鲔的挑唆下,刘秀的哥哥刘縯被以功高震主的莫须有罪名处死,更始政权原本还打算连刘秀也一起铲除。不过,权衡之下,刘玄最终没有动刘秀。恰在此时,机会来了——河北地区对更始政权并不完全认同,于是更始政权想派一位大臣去安抚当地。朱鲔明知刘秀能力出众,死活不肯放他前往河北,因为这无异于放虎归山。但在刘秀族兄刘赐的劝说下,加上刘秀本身是汉室宗亲,刘玄最终同意让刘秀前往河北。虽然名义上刘秀成为更始政权的大司马,但这个职位在权力上几乎是空头。朱鲔安排刘秀前往河北,其实别有用心。他故意不给刘秀配备任何实权或军事力量,让他孤身进入河北这个复杂多变的地区。从各路人马和地方势力的情况来看,刘秀单枪匹马去河北,不仅难以安抚民心,几乎是自寻死路。在朱鲔眼中,这一计策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秀只能带着少量亲兵前往河北。然而,更始政权没有料到的是,预想中的刘秀在河北遭难的剧本根本没有发生。刘秀凭借这个机会,不仅在河北找到了支持者,如真定王刘杨,还通过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收编了铜马等大规模农民起义军。这一切,让朱鲔大为意外。 最终,刘秀在河北建立起稳固的基础,并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东汉政权。即便如此,朱鲔仍然在刘秀手下任职。这不仅出于政治需要,也许刘秀对朱鲔的操作心怀感激。正是朱鲔的排挤和设计,反而给了刘秀脱颖而出的机会,使他像大鹏展翅一样,一飞冲天,最终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