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赓直言粟裕不受重用的原因:一是本事太强;二是不不会拍马屁
迪丽瓦拉
2025-09-16 13:06:01
0

1958年,粟裕大将因为一次批判运动——反对“教条主义”——被免去总参谋长的职务。尽管他被调任到其他职位,且有叶剑英元帅的保护,但粟裕的心情始终低落,无法释怀这个决定。对他而言,这种改变实在是难以理解。当时,许多军中大佬,比如叶剑英、肖劲光和陈赓等人,都纷纷站出来为他辩护,认为这完全不公平。

特别是陈赓大将的言辞,格外引人注目。尽管他和粟裕并不算很熟悉——两人直到解放战争后期才相识,陈赓仍然力挺粟裕。陈赓之所以愿意帮忙,是因为他真心佩服粟裕的才华和为人,同时陈赓个性直爽,豪气冲天,不忍见老友受委屈。

大约在60年代初,陈赓和粟裕都因健康原因来到了上海疗养。粟裕身体稍微恢复后,便主动去找陈赓聊天。两人一边谈天说地,一边也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粟裕被免职的事。陈赓很快就察觉到,粟裕仍然难以释怀这次变动,心里满是委屈,他渴望能够得到一个平反的机会,重新回到事业的巅峰。

然而,陈赓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好,知道自己可能没多少机会再说这些话,于是他把心里话全都说了出来:“老弟啊,咱们中国有两个大忌讳:第一,功劳太大,能力太强;第二,不懂得迎合领导,不会拍马屁。你啊,这两条都占全了,能不倒霉吗?”

陈赓看得很透彻,他知道以粟裕那种刚直的性格,注定无法改变这两点。但他还是想让粟裕明白,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有更深的根源。他希望粟裕能看开些,放下心中的负担,变得更洒脱一些。陈赓的这番话充满了阅历和智慧,听起来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前辈在做劝导。确实,陈赓的经历相当丰富,从十几岁就参军,曾在旧军队中打拼,后来在蒋介石阵营里待过,也做过地下工作。相比这些复杂的经历,他觉得粟裕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没那么棘手。

但陈赓的眼光更加深远,他认为粟裕的困境,根源其实在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之间的矛盾。

1954年,国防部刚刚成立,之前军事工作由总参谋部等部门掌控。国防部成立后,彭德怀元帅担任国防部长,刚从朝鲜战场凯旋,声威赫赫,而国防部也迅速扩大了权力。与此相对,虽然总参谋部的地位不如建国初期那样绝对,但仍然掌握着实权。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两者职权不清,谁该管什么,谁负责什么,界限模糊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总参谋长粟裕与国防部长彭德怀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比如,一个文件应该由总参谋长签字,还是由国防部长签字?粟裕就因为这个问题,几次在处理上出现了失误,结果被彭德怀批评。对于彭德怀来说,总参谋部应该听从国防部的安排,而粟裕则认为总参谋部应该直接隶属于中央军事委员会,并不属于国防部管辖。两人的立场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尽管这在理论上有其道理。

为了化解矛盾,粟裕向中央建议,希望明确划分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职责。中央同意了他的提议,让总参谋部起草相关的条例。可是,这个决定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让总参谋部自己来决定与上级部门的分工,这真合适吗?毕竟,国防部的级别更高,而总参谋部虽然名义上不直接隶属于国防部,但事实上在很多事务上仍保持着较大独立性。

粟裕还犯了一个小错误。1957年,他访问苏联时,和苏联总参谋长聊天时随口抱怨中国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职能分配不清,希望能借鉴苏联的经验。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外交场合谈及军事机密时尤为危险。苏联的总参谋长当场回应说,总参应该听国防部的命令,分工不清的问题不存在。这件事后来传回国内,连叶剑英元帅都觉得粟裕言辞不慎,批评了他。

其实,国防部成立的初衷并非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机构,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彭德怀认为,国防部应当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发挥独立的作用,这与总参谋部的实际掌权地位发生了根本冲突。

粟裕虽然能力出众,功绩显赫,且为人刚直,但他恰巧坐在了那个火山口上。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权责不清的深层矛盾,才是他“倒霉”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曾经担任过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元帅,也因为工作汇报的问题曾经受到毛主席批评。这个职务本身就充满了压力和挑战,再加上粟裕个性上的直率,最终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
原创 抗... 谭炳云同志,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在1951年国庆庆典的盛大场合上,彭德怀举杯对这位穿着简朴的男子...
原创 日... 一个岛国,资源穷得叮当响,地震海啸年年闹,却偏偏几百年、上千年盯着东亚大陆不放,非要把中国搞亡国灭种...
原创 日... 很多人认为,日本的投降是因为美国投下了原子弹,但实际上,日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投降的真正原因与...
原创 清... 清官类电视剧的剧情往往引人入胜,除了故事情节外,演员的精彩演技以及华丽的宫廷服饰也让观众无法自拔。通...
原创 赤... 《——·前言·——》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孙权面临着一个极为关键的抉择:是选择向北方强敌曹操投降,...
原创 山... 阎锡山晚年生活在台湾,境遇可谓极为落魄和尴尬。自从他失去了权力之后,便开始修建窑洞作为住所,然而这种...
原创 孙... 一张尘封已久的老照片,记录了一段隐藏在岁月长河中的往事。照片中的孙中山,目光坚定、神采奕奕,仿佛能看...
原创 四... 1946年,为应对日益复杂的战争局势,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不同的战斗需求,先后组建了1纵、2纵、3纵、4...
原创 玄... 秦琼,作为《隋唐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以其威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骑马挥枪,英勇无敌,是战场上的传奇...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站笼,这种酷刑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让370人丧命。它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