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江苏沛县人,早年任职厩司御,随后成为滕公的随车侍卫,因此人们通常称他为“滕公”。他与刘邦结下深厚友谊,二人关系密切,堪称亲如兄弟。刘邦起义之初,夏侯婴便在其中驰骋沙场,驾车冲锋陷阵,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楚汉之争中,刘邦在彭城遭遇惨败,刘盈和鲁元公主几乎被楚军俘虏,幸得夏侯婴及时相助,才保全了他们的性命。夏侯婴目光独到,慧眼识英雄,在韩信即将被处决之际,他极力推荐韩信给萧何,从而为韩信铺就了成为大将军的道路。同时,他还为季布求情,成功让季布脱险,最终季布也成为名将之一。随着刘邦的天下逐渐稳固,夏侯婴协助他平定叛乱、讨伐异姓诸侯,屡立战功,功勋卓著。他常年担任太仆之职,辅佐过三任皇帝,最终被封为汝阴侯。汉文帝八年(172年),夏侯婴去世,谥号“文”。
他初显锋芒,立下赫赫战功,虽出自卑微之地,却因忠诚与勇武,成为汉朝的中流砥柱之一,享有元勋之盛誉。
灌婴,河南商丘雎阳人,早年靠贩卖布匹为生。自刘邦起义之时,便以其骁勇善战闻名。从征伐四方、安定关中,到袭击彭城,他无一不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后来,他加入了韩信的麾下,率领骑兵屡次大获全胜,尤其是在魏、赵、齐等地的战役中,都取得了显赫的成绩。灌婴独立指挥一军,威猛如虎,曾率军平定江淮地区的五十二个县。在垓下之战中,他和其他将领一同大破项羽,之后追击至东城,继续扫荡江淮五十二县,为国家的安定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凭借着这些功劳,他被封为颖阴侯,并晋升为车骑将军。此后,他与周勃一同清除吕氏家族的权力,恢复汉室的政治秩序,赢得了卓越的声誉。在汉文帝四年(176年),灌婴去世,谥号“懿”。
他身经百战,屡次充当军锋,屡立战功,成就了开国元勋的地位。
樊哙,江苏沛县人,起初以屠狗为生。后来,他与刘邦一道隐藏在邙砀山中,待机而动,终于投入了起义的大军中。在与章邯的澲阳之战中,他表现出色,之后又在开封攻破赵贲。无论是在攻占武关时,还是在后来的战斗中,樊哙始终是冲锋在前,屡屡立下赫赫战功。在鸿门宴上,他与刘邦一同饮酒割肉,展现了过人的气度与胆略。作为刘邦的重要亲信,樊哙的战功令人震惊,总计斩首176级,俘虏288人,战胜敌军7次,攻克5座城市,平定6个郡县。因此,他被封为舞阳侯,并被授予大将军的职务。由于与刘邦的亲戚关系,樊哙在诸将之中享有特别的亲重。最终,他官至丞相,享年五十四岁,谥号“武”。
他勇猛果敢,屡次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一代英雄,享有开国元勋的荣誉。
周勃,江苏沛县人,虽出身卑微,却志气高远。从刘邦起义开始,周勃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开始崭露头角。在攻破赵贲、败章平、围困章邯的战斗中,周勃屡立奇功。后来,他随刘邦入汉中,参与征伐三秦地区,平定了泗水和东海两郡,并攻下22个县。周勃也是刘邦破燕王臧荼、破韩王韩信的重要支持者之一,尤其在平定陈豨和卢馆叛乱时,他表现得尤为出色。因而,他被封为绛侯,并在两次遭遇吕氏家族权力斗争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成功帮助刘邦恢复了汉朝的政治秩序。周勃深得刘邦信任,担任丞相,并在汉文帝时期两度被任命为丞相。他于汉文帝十一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谥号“武”。
他以忠诚厚重、德高望重为人称道,助刘邦稳固基业,立下赫赫战功,名留青史。
曹参,字敬伯,江苏沛县人,早年任职狱吏,生活并不显赫。但当刘邦起义时,他立刻投身其中,参与了薛县、胡陵、丰邑等地的攻防战,并在砀县、雍丘、李由等战役中屡次立功。曹参曾协助韩信攻占魏国,打破赵国,消灭齐国,最终帮助刘邦平定了楚汉之争,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由于曹参屡次参与重要战役,身经百战,他最终获得封爵,晋升为平阳侯,并成为国家的最高执政者——相国。他为人宽厚,善于休养生息,因此有着极高的声望。曹参无论是作为军事统帅还是作为政治领袖,都以稳重、高效而著称。在汉惠帝八年,曹参去世,享年五十岁,谥号“懿”。
他出将入相,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刘邦开国的栋梁之材。
这五位英雄,皆为刘邦的亲信,为汉朝的建立与稳固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四位更是从将领到丞相,位极人臣,掌握了国家的政权与军队大权。而夏侯婴则长期担任太仆,辅佐刘邦,五人被誉为刘邦的嫡系五虎大将,终生保全了各自的荣誉与功名。
图片来自网络!